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创

作品数:49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动脉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0篇疗效
  • 9篇心肌
  • 9篇介入
  • 9篇梗死
  • 8篇心肌梗死
  • 8篇桡动脉
  • 7篇疗效观察
  • 6篇心脏
  • 6篇介入治疗
  • 6篇老年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血管
  • 4篇动脉痉挛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4篇球囊
  • 4篇综合征

机构

  • 33篇贵港市人民医...
  • 15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黄创
  • 30篇李霖
  • 21篇郭鹏
  • 17篇陈艺钊
  • 15篇杨立华
  • 14篇徐鸿远
  • 5篇樊金莲
  • 5篇何媛
  • 4篇翁羡吾
  • 4篇刘英荣
  • 3篇黄业清
  • 2篇覃文周
  • 2篇陶宗欣
  • 2篇黄睿
  • 1篇蒙凯凤
  • 1篇黄睿

传媒

  • 5篇华夏医学
  • 4篇广西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医学文选
  • 2篇河北医学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微创医学
  • 2篇内科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蛇志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年龄70岁以上)50例,与同期住院年龄70岁以上经股动脉行PCI治疗的52患者进行观察比较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结果桡动脉组(观察组)50例中,对其中62支病变血管进行TRI,TRI成功率为97.2%;股动脉组(对照组)52例,对其种63支病变血管进行PCI,成功率为97.5%。观察组无桡动脉闭塞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PCI治疗中,经桡动脉穿刺途径与经股动脉穿刺途径相比,两者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治疗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较股动脉路径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体位及活动不受限制,术后护理工作量小,尤其适合较为肥胖的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创
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胺碘酮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4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黄创
关键词:胺碘酮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观察
2003年
樊金莲黄创
关键词:高压氧CO中毒迟发性脑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71例,均按其条件限制及意愿非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支架植入术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并均于复律后口服胺碘酮;支架植入术组在此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随访6个月支架植入术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91.7%(29/35),常规治疗组为82.9%(33/36);随访12个月支架植入术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6.1%(26/35),常规治疗组为74.3%(31/36),随访6、12个月时支架植入术组窦性心率维持率均高于常规治疗(P<0.05)。随访12个月时,支架植入术组LAD、LVEDD及LVESD均小于常规治疗组,LVEF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更有效地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功能,缩小左心房内径,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
郭鹏李霖黄创徐鸿远陈艺钊林文培
关键词:心房纤颤
尿激酶超选择性脑动脉注射法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疗效观察
2001年
黄创樊金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痉挛的防治与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桡动脉痉挛是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及冠脉造影当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桡动脉痉挛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总结,并着重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药物预防的不同方案及其疗效,旨在对预防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发挥一定参考意义。
李霖黄创郭鹏
关键词:冠脉介入并发症桡动脉痉挛鸡尾酒疗法
经左锁骨下静脉起搏脉冲引导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研究起搏脉冲引导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技术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方法以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鞘管。设置起搏器频率超过患者自主心率20次/min,输出电压为5V,感知灵敏度为2mV,从鞘管推送电极至心电监护显示脉冲信号及起搏心律。结果28例患者获良好的起搏效果,其中25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2例患者2次插管成功,1例患者3次插管成功,操作时间3~8min,平均4.2min。插管深23~30cm。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由起搏脉冲引导,经左锁骨下静脉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起效迅速,成功率高且安全。
杨立华李霖黄创
关键词:心律失常起搏脉冲引导左锁骨下静脉临时心脏起搏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与老年心功能不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老年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收集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心脏检查结果正常的同年龄段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动态观察NT-proBNP水平与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变化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所有参考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试验组患者NT-proBNP水平、LVEDD、LVESD、Tei指数随心功能级别的升高逐渐升高,LVEF、LVFS、E/A比值随心功能级别降低逐渐降低,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VEDD、LVESD、Tei指数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影响大小顺序为LVESD、LVEDD、Tei指数。LVEF、LVFS以及E/A比值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影响大小顺序为E/A比值、LVEF、LVFS。结论 NT-proBNP与老年心功能不全各项指标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级数越高,NT-proBNP水平越高。
黄创李霖郭鹏徐鸿远陈艺钊林文培
关键词:老年心功能不全
不需行房间隔穿刺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8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不需房间隔穿刺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方法采用Brockenbrough房间隔穿刺针和外鞘管,通过反复操作外鞘管经卵圆窝进入左心房,而不直接穿刺房间隔。结果28例病人不需房间隔穿刺进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均获得成功,且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本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
杨立华李霖黄创
关键词:心脏手术房间隔定位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初学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附500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初学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在我院经笔者初入门时独立完成的500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类型、发生率和处理方法。结果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20%,手术相关病死率为0.40%。主要并发症包括非致死性Q波心肌梗死(0.60%)、冠脉夹层(0.20%)、冠脉血栓形成(0.80%)、冠脉痉挛(2.00%)、严重心律失常(0.40%)、造影剂过敏反应(0.20%)和周围血管并发症(1.40%)。结论本组以初学者为术者独立完成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较文献报道低,可能与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治并发症有关。提示初学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是可以控制的。
杨立华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