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均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公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肝乐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疗效被引量:1
- 2011年
- 选择8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健肝乐,对照组服用复方紫参冲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和无效率分别为25.0%、70.0%和5%,对照组则分别为12.5%、75%和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人均药费支出比对照组少。
- 贺正文王友斌黄文均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疗效
- 水利血防工程-沉螺池阻螺效果定量评价被引量:6
- 2014年
- 为研究沉螺池阻螺效果,2007 ~2010年在长江中下游5省疫区引水洲滩设置了10处沉螺池螺情变化跟踪监测点.通过5 a的螺情跟踪监测和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典型水利血防工程——沉螺池防螺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取得了有意义成果.评价结果认为,沉螺池对阻止钉螺扩散有一定效果,但要取得更大成果,还必须配合沉螺池下游灭螺、沟渠硬化、沉螺池清淤等措施.
- 朱朝峰曾庆芳李以义黄轶昕黄文均
- 2008-2014年湖北省公安县围栏封洲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纵向观察和分析围栏封洲控制血吸虫病疫情,为控制湖沼型血吸虫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湖北省公安县采用围栏封洲措施防治血吸虫病的18个村开展纵向观察,分析人群和耕牛感染情况和钉螺情况。结果2008—2014年,实施围栏封洲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人群感染率从2008年4.43%下降到2014年0.81%,期间没有出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报告。耕牛感染率从2008年3.45%下降到2013年0.61%,2014年没有存栏耕牛。钉螺情况,围栏内侧环境的钉螺感染率从2008年的0.0154%下降到2011年的0.0086%,2012、2013和2014年没有查到感染性钉螺;感染螺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每年维持在约220ha(1ha=10000 m^2)和1只/框。围栏外侧环境,2009和2011年查到感染性钉螺,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0275%和0.0100%,其余年份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感染螺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每年均维持在约1300 ha和0.68只/框。结论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采取围栏封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扩散,人和耕牛的感染率显著降低,应保持防治措施的持续性。
- 黄文均贺正文徐肇纲曹淳力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 氯代水杨胺缓释颗粒剂杀灭钉螺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氯代水杨胺缓释颗粒剂(LDS-SRG)杀灭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的效果。方法将5%、10%LDS-SRG分别配置成有效浓度/剂量为0.1、0.2、0.4、0.8、1.6、3.2、6.4 mg/L(浸杀法)或g/m^2(喷撒法)的溶液或药剂。实验室浸杀试验中,各浓度分别投螺袋3包,每包30只钉螺,分别于24、48、72 h各取1包螺袋,计数试验螺数和死亡螺数,计算钉螺死亡率。实验室喷撒试验中,每剂量投放钉螺约200只,于施药后3、7 d各取约50只钉螺,施药后14 d取其余全部钉螺,分别计算钉螺死亡率。现场浸杀试验中,LDS-SRG浓度为0.4、0.8、1.6 g/m^3,每浓度投螺袋6包,每包30只钉螺,分别于24、48、72 h各取2包螺袋,计算钉螺死亡率。现场喷撒试验中,LDS-SRG剂量为0.8、1.6、3.2 g/m^2,每剂量施药于3个有螺沟渠小区(每小区约100 m^2),于施药后3、7和14 d,每小区抽取10框钉螺,计算钉螺死亡率。全部试验均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1.0 mg/L或g/m^2或g/m^3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实验室浸杀试验结果显示,5%LDS-SRG 0.1~6.4 mg/L浸杀72 h,以及1.6~6.4 mg/L浸杀48 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24、48、72 h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70、0.01、0.01 mg/L;10%LDS-SRG 0.1~6.4 mg/L浸杀72 h,以及0.2~6.4 mg/L浸杀48 h,钉螺死亡率均为100%,24、48、72 h LC_50分别为0.15、0.01、0.01 mg/L。实验室喷撒试验结果显示,5%LDS-SRG 1.6、6.4 g/m^2施药后7 d,以及3.2、6.4 g/m^2施药后14 d,钉螺死亡率均>95%,其3、7、14 d半数致死剂量(LD_50)分别为0.06、0.16、0.18 g/m^2;10%LDS-SRG 1.6 g/m^2施药后14 d,以及6.4 g/m^2施药后7 d,钉螺死亡率均>95%,其3、7、14 d LD_50分别为3.29、0.75、0.16 g/m^2;5%LDS-SRG各剂量处理不同时间的钉螺死亡率均高于药物对照组(P<0.05)。现场浸杀试验结果显示,5%、10%LDS-SRG 1.6 g/m^3浸杀72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6.43%和98.21%,与药物对照组的1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喷撒试�
- 魏凤华覃杰李博刘敏何汇李小萍元艺贺正文黄文均徐肇刚季洁杨吉星王增珍李桂玲龚新国徐兴建
- 关键词:灭螺效果血吸虫病湖北钉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