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维樑

作品数:53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6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艺术

主题

  • 17篇文学
  • 15篇雕龙
  • 14篇文心
  • 14篇文心雕龙
  • 10篇《文心雕龙》
  • 5篇文化
  • 5篇文学理论
  • 5篇文学批评
  • 4篇代文
  • 4篇文论
  • 4篇比较文学
  • 3篇情采
  • 3篇翻译
  • 2篇登高
  • 2篇杜甫
  • 2篇学史
  • 2篇译家
  • 2篇余光
  • 2篇余氏
  • 2篇中国比较文学

机构

  • 19篇香港中文大学
  • 14篇台湾佛光大学
  • 9篇澳门大学
  • 3篇俄亥俄州立大...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45篇黄维樑
  • 1篇李嘉璐
  • 1篇张叉

传媒

  • 7篇东方翻译
  • 5篇华文文学
  • 4篇中国比较文学
  • 3篇云梦学刊
  • 3篇中外文化与文...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文艺评论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文化
  • 1篇写作(中)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符号与传媒
  • 1篇语文学刊
  • 1篇华文文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2
  • 1篇199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礼赞木棉树和控诉大烟囱——论余光中八十年代的社会诗
1989年
一、批评社会的诗 台湾50年代兴起的现代诗,常常招引非议。罪名中除了隐晦难懂之外还有社会性、现实性薄弱等。尽管70年代乡土诗崛起,努力要洗脱这些罪名,而事实上我们也读到不少明朗且现实性强的作品,晦涩的诗,重个人抒情的诗,仍然存在。
黄维樑
关键词:烟囱控诉木棉
中美学者在“比较文学家之径”上——刘介民编译《见证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序
2009年
在上个世纪,我与曹顺庆兄合编了一本《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港学者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在序中,我有这样一段文字:
黄维樑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文学家
宏微并观 纵横比较 彰显中国——曹顺庆主编《中外文论史》评介被引量:3
2014年
20世纪中国的文学学者,比较追赶潮流的,无不大用特用现代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做研究。大家或对马克思主义马首是瞻,或对心理分析学心向往之,或对新批评惊艳如对巴黎新时装,或对弗莱(NorthropFrye)崇奉如对佛祖,或与结构主义结了不解之缘,或对女性主义顶礼如对圣母或圣女;到了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流行的时候,
黄维樑
关键词:文论史主编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含英咀华”之三 艾略特:“客观对应物”还是“意之象”?被引量:1
2012年
艾略特于1919年提出objective correlative,自此它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术语之一。多年前我把它译为“意之象”,即“与作者拟表达的情意相关、相应的景象、物象、事象”,应是一个文雅且能表现“东海两海,心理攸同”说的译法。
黄维樑
关键词:艾略特客观对应物景象物象事象
《文心雕龙》的雅俗观及文学雅俗之辨
2016年
《文心雕龙》谓文学风格有八种,第一种是典雅,而"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文心》一书,"雅"字常出现。《文心》论"谐",则说它"辞浅会俗,皆悦笑也",又说"俗皆爱奇"。《文心》并没有"雅文学"和"俗文学"的名目,也没有把"雅"和"俗"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讨论;但上引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文学雅俗之辨,颇有参考价值。一般来说,通俗文学"辞浅"、"奇"情、富娱乐性(刺激、"悦笑"),其读者为普通大众;高雅文学则辞较深、情较不奇、缺乏通俗的娱乐性,其读者为文化修养较高的人,尤其是文学学者。《诗经·国风》的情诗、很多唐诗宋词、荷马的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发表、流行的当时是通俗文学。屈原的《离骚》、杜甫的《秋兴》、艾略特的《荒原》、乔艾斯的《尤利西斯》,在发表时一直到现在,都是高雅文学。通俗文学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且成为学者注释、赏析、研究的对象,则转化成为高雅文学。文章引述现代学者对雅俗文学的见解,列举古今中外的作品,包括上述提到的,以及狄更斯、余光中、九把刀等,作纵横析论,以畅题旨,并指出《文心》雅俗观历久弥新的理论价值。
黄维樑
关键词:《文心雕龙》高雅文学通俗文学
让“绝唱”流传不绝——李元洛《绝唱》序
1999年
“元洛兄以其热爱诗歌的元气淋漓,洛诵新诗,捕捉了新诗中的洛神,采撷了新诗中的洛花,而成为此册。”我在元洛兄的《写给缪斯的情书——台港与海外新诗欣赏》一书的序言里这样说。李元洛这个名字,和诗歌结缘数十年。缪斯,不论古今,无分中外,一向是他的最爱。他赏析诗篇,有上述的书,还有《诗卷长留天地间》、《楚诗词艺术欣赏》、《缪斯的情人》诸书;他建构诗学,出版了《诗美学》煌煌巨著。在内地。
黄维樑
关键词:月光奏鸣曲诗论序言
朱寿桐的从俗思维和脱俗写法——析论其散文《从俗如流》
2019年
朱寿桐是学者,有其学术创意;他写散文,也有其创意。其散文《从俗如流》即如此。此文写朱母在乡间去世后丧礼的“恶俗”景象:灵堂播放假哭磁带,种种配置“怪异别扭”,吹鼓手哇哩哇啦在灵堂外吹打弹拉。朱寿桐读过、看过肃穆素雅的文明丧礼,实在看不惯乡下“丧事的排场和做派”不过,由于对母亲死亡的悲痛,以及对“恶俗”景象所隐含的孝思的体会,朱寿桐“从俗如流”地接受了这一切。此文写景叙事,据事抒情,融情入理,层次转折分明,最后归于主旨。本文连结鲁迅小说《孤独者》中魏连殳的行为,加强了作品的文化底气,更蕴含着一种民俗学、心理学的深层探索,这是《孤独者》所不触及的。
黄维樑
关键词:散文恶俗
Ben Jonson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班·姜森的莎士比亚颂和中西比较诗学
2010年
论者常谓中西诗学殊异,中西文评手法大别。例如说中国诗论文评乃直觉式,不分析,无体系;西方则理性而细腻,分析性强,体系严密。中西果真迥异?本文"自其同者而观之",指出班·姜森(Ben Jonson,1572—1637)所写的莎士比亚颂,力求褒贬不任声、抑扬如其实;姜森通过比较,极言莎氏的伟大独特;又说莎翁得力于自然,复乞灵于艺术;有天赋,更卖力。他所用的理论、所用的言辞,和刘勰《文心雕龙》及其他中国古典诗论文评相当接近。姜森誉莎氏若星辉璀璨,若阿文河可爱的天鹅高飞;其比喻简直和中国文论的"藻耀而高翔"(刘勰语)、"光焰万丈长"(韩愈语)、"朝阳鸣凤"(朱权语)等齐飞而一色。班·姜森当然不是班固或姜夔的后人,但他写的确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本文以班·姜森的莎士比亚颂诗为例,指出中西文论之心同理同情同辞同处,并略为分析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与古典文论差异之原因。
黄维樑
从猎狮到传师——余光中记述翻译家梁实秋
2013年
梁实秋(1903--1987)是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在翻译方面,代表作是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当代杰出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余光中(1928--)年轻就读台湾大学时,有“猎狮"之举,结果是与梁实秋长达数十年的亦师亦友情谊。梁氏慧眼识英材,加以提携。余氏报答恩师,述介其生平,推尊其著译。梁氏逝世后,台湾设立梁实秋文学奖(包括散文奖和翻译奖),余氏主其事逾二十年;艰巨的付出,带来丰美的收成。余氏在记述梁氏的文章中,对恩师的言行趣事,或通过观察,或引录.书信,轻松着笔,传为文坛学界的逸话美谈。
黄维樑
关键词:翻译家散文家莎士比亚批评家代表作余氏
春的悦豫和秋的阴沉——试用佛莱“基型论”观点析杜甫《客至》与《登高》
当代文学理论家诺尔弗普·佛莱认为古今的文学作品,自有其内部规律,有其公式,有其"基型"。佛莱发现的基型体系,数目不少,其最著名者莫如"晨昏春秋人生文学的类比",以及"喜剧和悲剧的境界对比"等。本文试用佛莱的基型理论,分析...
黄维樑
关键词:杜甫《客至》《登高》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