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麟淇

作品数:26 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矿业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矿山
  • 4篇硬岩矿山
  • 4篇微震
  • 3篇岩爆
  • 3篇声发射
  • 3篇微震监测
  • 3篇金矿
  • 3篇金属矿
  • 3篇金属矿山
  • 3篇采矿
  • 2篇单轴
  • 2篇循环经济
  • 2篇英文
  • 2篇硬岩
  • 2篇有色
  • 2篇有色金属
  • 2篇有色金属矿
  • 2篇有色金属矿山
  • 2篇支护
  • 2篇深部开采

机构

  • 26篇中南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湖南柿竹园有...
  • 1篇山东黄金矿业...
  • 1篇贵州开磷(集...

作者

  • 26篇黄麟淇
  • 19篇李夕兵
  • 6篇周健
  • 6篇王少锋
  • 5篇董陇军
  • 4篇马春德
  • 3篇刘志祥
  • 2篇吴超
  • 2篇石英
  • 2篇赵国彦
  • 2篇司雪峰
  • 1篇刘栋
  • 1篇周韬
  • 1篇宫凤强
  • 1篇曹芝维
  • 1篇李地元
  • 1篇徐欣
  • 1篇杜坤
  • 1篇刘科伟
  • 1篇林卫星

传媒

  • 7篇Transa...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黄金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大学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饱和含水量下三维高应力圆形隧道的破坏过程及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含圆形贯穿孔洞的立方体花岗岩试样进行真三轴压缩试验,研究饱和含水量(SWC)对圆形隧道围岩破坏过程和特征的影响。SWC条件下板裂化破坏可分为4个阶段:平静阶段、屈曲变形阶段、岩片逐渐屈曲和剥落阶段及形成对称的V型槽阶段。当水平轴向应力和垂直应力保持不变时,板裂化破坏的严重程度随着侧向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在自然含水量条件下,圆形孔洞边墙发生具有动态破坏特征的强岩爆;在SWC条件下,破坏的严重程度降低,圆形孔洞围岩发生板裂化破坏,表现出渐进的静态破坏特征。因此,在深部地下工程中,水可以降低围岩破坏的严重程度,对岩爆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司雪峰黄麟淇宫凤强李夕兵
关键词:圆形隧道岩爆
未来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3
2021年
我国深地、深海、深空战略的布局与实施对未来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简述贵重有色金属分布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有色金属的深地、深海、深空采矿现状和开采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有色金属深地开采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有色金属开采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精准、连续、智能与绿色开采之路。本文介绍了作者为实现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工作,并给出了对未来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黄麟淇陈江湛周健周健尹土兵董陇军马春德石英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
顶板冒落前后微震活动性参数分析及预警被引量:24
2016年
基于微震活动性参数研究在岩体稳定性预报中的重要性,探讨b值、能量指数EI、施密特数S_(cs)、累积视体积ΣV_A等微震参数在顶板冒落前后的变化,提出"能量指数与累积视体积之比(EEI)"以及"施密特数与累积视体积之比(EScs)"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岩体稳定性预测的参数。结合前人对b值与事件数在岩体稳定性预测中的研究,以这3组参数建立微震监测预报的一般模式,应用到用沙坝矿岩体稳定性预测。结果表明:b值在顶板冒落前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具有危险预警的功能;能量指数、施密特数急剧下降以及累积视体积增加,表征了岩体内累积应变能的突然释放,预示围岩稳定性的劣化。这种微震监测预报手段综合确定的预警期更适合矿山,并留有一定的响应时间以规避风险。
张楚旋李夕兵董陇军马举黄麟淇
关键词:采矿工程微震监测顶板冒落B值施密特数预警
深部硬岩矿山岩爆的动静组合加载力学机制与动力判据被引量:64
2019年
深部开采是硬岩矿山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深部开采中经常遭遇的岩爆灾害是硬岩矿山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针对岩爆机制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从深部围岩储能特性、高应力赋存环境和开采受力全路径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其本质上属于硬岩介质承受"静应力+动力扰动"的动静组合加载力学问题。根据这一思路,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典型岩爆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孕育岩爆的"完整弹脆性岩体+高地应力+动力扰动"等必要条件,进一步阐述了深部硬岩矿山岩爆的动静组合力学机制和最近的研究进展。具体研究中,利用硬岩材料,一方面从"静应力+卸载扰动"和"静应力+加载扰动"这2个方面研究了岩爆的力学机制,另一方面在考虑深部工程开挖空间结构效应的基础上,从"静应力+应力调整"和"静应力+动力扰动"这2个方面考察了深部圆形洞室洞壁围岩发生应变型岩爆的破坏特性,分别阐明了不同类型的动静组合加载力学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静能量指数的岩爆动力判据和控制思路,岩爆发生的静力和动力组合作用加载的深入研究,为岩爆机制探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李夕兵宫凤强宫凤强李地元王少锋周健李地元马春德陶明冯帆
关键词:深部开采硬岩岩爆金属矿山
残矿矿柱回采方案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提高柴胡栏子金矿I-4号残矿资源利用率,提出4种残矿矿柱回收方案;基于结构力学模型和ABAQUS有限元软件对4种方案下间柱及顶底柱回收的应力位移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矿柱留设方案回采率、位移特征、应力-应变演化规律和塑性应变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残矿回采充填,矿柱上应力逐渐向充填体转移,充填区域应力场变为拉应力,间柱上和顶底柱转折处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造成塑形破坏;开采前位移小于0.01 m,开采后顶板垂直位移对开采稳定性的影响比水平位移显著,位移在25~60 cm间变化且最大位移出现在中部区域。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整体残矿柱回收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得到Z型加2个竖条型支撑矿柱回采方案为最佳方案。
陈祉颖刘志祥李夕兵黄麟淇王春元李炎峰张建涛
关键词:矿柱回采模糊综合评价法
采空区冒落松散岩体中的成巷方法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主运输平巷承担着矿石运输的重要任务,须穿过近20 m宽的冒落采空区,此段巷道上有破碎冒顶,下有深部坍塌,左右岩移量大。矿山曾采用国内外常规成巷方法给予重新成巷与支护,但均以失败告终,矿山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针对矿山采空区冒落松散岩体的特性,结合玲珑金矿大开头255平巷的实际情况,独创了一种顶板插板支护配合两帮U型钢拱架插杆支护的帮顶扩张式联合支护的一次成巷方法,对塌陷底板进行了清理充填处理,对冒落的岩石进行了掘进和清理,对顶板和两帮进行了一体化有效支护,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冒落松散岩体等恶劣介质中的成巷与支护难题,确保了矿山的生产能力,而且加快了矿石运输速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刘润田刘吉兴刘家瑞黄麟淇
关键词:玲珑金矿
单轴压缩下千枚岩的力学特性和岩爆倾向性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研究层理角度β对力学特性和岩爆倾向性的影响,对不同层理角度下的圆柱体千枚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峰值应力、峰值应变、累计声发射计数和弹性应变势能均呈U形变化趋势。随着β从0°增大到90°,破坏模式从沿着层理面的拉伸劈裂破坏转变为沿着弱层理面的剪切滑移破坏;最终,破坏模式演变为穿越层理面的拉伸劈裂破坏。当β=15°、30°和45°时,千枚岩试样分别表现出强烈、轻微和中等岩爆倾向性,并且分别发生强烈、轻微和中等的剪切滑移型岩爆。当β=0°、60°、75°和90°时,千枚岩试样具有极强的岩爆倾向性,并且发生极强的应变型岩爆。
司雪峰黄麟淇李夕兵宫凤强刘希灵
关键词:千枚岩力学特性岩爆倾向性
玲珑金矿松散围岩主巷变形破坏机制及支护对策被引量:7
2014年
为解决玲珑金矿处于冒落松散围岩内的运输主巷重新支护问题,分析该主巷的围岩变形特征,提出合理有效的支护对策。采用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对巷道穿越的围岩进行分级。分析巷道的破坏特征及其破坏原因。提出针对冒落松散围岩巷道的联合支护对策,其特点是:设计采用一种插入两帮岩体内的超前支护支承装置,为超前插杆提供稳固的支承点;采用U型可缩性钢拱架配合两帮外八字形钢管的整体支护结构,以减少两帮松散岩体向巷道内的挤压作用。对重新支护后的巷道进行83天的围岩表面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累积移近量不超过40 mm,两帮累积移近量不超过25 mm,且日变形速率降至0.15 mm/d,巷道围岩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翁磊李夕兵刘科伟黄麟淇徐欣
关键词:支护对策
迎接深部开采高地温环境的挑战——岩石真三轴试验机地温模拟平台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迎接深部开采高地温环境的挑战,提高真三轴试验设备的高地应力—高地温耦合能力,开展了岩石真三轴试验机地温模拟平台的研发工作。通过建立数值模拟(COMSOL)、变异系数法(RSD)与多属性决策问题理想解法(TOPSIS)相结合的真三轴高地应力—高地温耦合加载方案评估体系,对3种加温方案进行综合指标评估和方案优选。为了取得贴近实际情况的最佳试验效果,选取岩石表面加温均匀度、加压杆水冷外侧散热量、岩样平均升温速率、加压板应变值和经济成本作为评估方案优劣的5项基础评价指标。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模拟3种加温方案,通过变异系数法,将模拟所得的数据进行客观赋值,并将相应的指标数值代入TOPSIS模型中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六面加热棒加温、环状加热器加温和液体传热加温3种方案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4288、0.9447和0.5532,环状加热器加温的方式与正理想解贴近度达到0.9447,为最优决策。该评估体系将理论方法、数值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为寻找最优的真三轴试验设备加温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对当前深部岩石开采所需的高地应力—高地温耦合能力的仪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傅璇黄麟淇陈江湛吴阳春李夕兵
关键词:TOPSIS模型
新形势下地下工程防灾减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2年
专业基础课是否能有用、有趣、有意,并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学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否扣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专业课教师的新目标、新使命,也是强健本专业青少年精神,实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关键。本文从哲学、科学、技术和工程四个层次、人文和科学两种素养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以及基于当前抗疫形势、地下工程发展前沿和学情分析等课程建设方向,探讨了当前形势下地下工程防灾减灾课程的价值引领思政课堂构建。
黄麟淇李夕兵李超
关键词:防灾减灾教学改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