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一鸣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细胞
  • 3篇登革病毒
  • 3篇血管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2篇登革热
  • 2篇登革热病毒
  • 2篇凋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登革2型病毒
  • 1篇登革病毒2型
  • 1篇疫苗
  • 1篇人血
  • 1篇人血管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黄俊琪
  • 5篇齐一鸣
  • 2篇郑毅涛
  • 2篇李颖
  • 1篇张英可
  • 1篇龙喜贵
  • 1篇张林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型登革病毒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EA.hy926细胞凋亡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登革病毒诱导EA.hy926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融合细胞株)相对活力的变化与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Δψm)改变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关系。方法:用2型登革病毒(denguevirus type 2,DENV-2)感染EA.hy926细胞,MTT法检测感染前后EA.hy926细胞的相对活力,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感染前后JC-1在EA.hy926细胞线粒体内的聚集情况以检测Δψm的改变,通过比色法检测caspase-9的活性变化。结果:DENV-2感染EA·hy926细胞24 h、36 h及48 h后,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550 nm处的A值均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JC-1染色显示,感染后各时点,代表正常线粒体的红色荧光均较未感染组减弱,而代表Δψm下降的绿色荧光较未感染组逐渐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Δψm平均荧光密度比未感染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ENV-2感染后早期即可出现caspase-9活性的上升,与未感染组相比,各时点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NV-2感染EA·hy926细胞后可诱发Δψm下降,增强caspase-9活性,进而启动线粒体的凋亡途径。
齐一鸣黄俊琪
关键词:登革病毒线粒体膜电位血管内皮细胞
CXCR4抑制剂AMD3100对2型登革热病毒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抑制剂AMD3100对2型登革热病毒(DV2)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ahy926细胞的Ⅷ因子。Eahy926细胞分成未感染组和DV2感染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不同时点(24h、36h、48h和60h)CXCR4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未感染组、DV2感染组及DV2+AMD3100组不同时点的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S)。结果:Eahy926细胞有Ⅷ因子表达。在DV2感染Eahy926后的4个时点中,CXCR4的表达均有上调,其中以48h感染组最明显(66.13%±10.30%,P<0.05)。DV2感染能诱导Eahy926细胞凋亡,其中36h感染组凋亡率出现高峰(29.85%±15.78%,P<0.05)。应用AMD3100后在各时点均能上调DV2感染组的凋亡率,免疫荧光观察到DV2感染组及DV2+AMD3100组绿色荧光标记的细胞增多。结论:DV2感染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凋亡并上调CXCR4的表达,CXCR4抑制剂AMD3 100促进DV2诱导Eahy926细胞凋亡的发生。
龙喜贵李颖郑毅涛齐一鸣黄俊琪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凋亡血管内皮细胞
登革病毒2型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自噬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登革病毒2型(DV2)感染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同一批EAhy926细胞分成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在DV2感染EAhy926细胞后12、24、36、48h分别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生自噬的细胞百分率与酸性自噬泡的平均荧光密度,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收集细胞做同样处理作为对照。实验重复5次,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4个时间点自噬的细胞百分率和酸性自噬泡的平均荧光密度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均有升高(P<0.05)。48h对照组和感染组自噬细胞的百分率和酸性自噬泡平均荧光密度差异最明显。对照组4个时间点自噬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0±7,72±6,71±8和69±10;感染组则为75±3,78±3,77±5,80±7。对照组4个时间点酸性自噬泡平均荧光密度分别为:36.4±3.4,37.0±3.3,35.8±2.3,34.4±3.2,感染组则为41.1±2.3,45.0±4.8,41.3±3.3,44.5±7.5。【结论】DV2能诱导EAhy926细胞发生自噬,但细胞发生自噬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颖郑毅涛齐一鸣黄俊琪
关键词:登革病毒自噬
DENV2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加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
2014年
目的:检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感染2型登革病毒(DENV2)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法检测DNA甲基化水平。结果: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为-294 bp到+58 bp,覆盖11个散在CpG位点;PCR反应后取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扩增序列大小与理论预测相符合;PBMC感染DENV2 0 h和6 h在11个甲基化位点中有2个处于甲基化状态,感染12 h有6个甲基化位点甲基化。0 h、6 h和12 h的平均甲基化率分别为10.3%、12.1%和25.5%,且0 h和12 h及6 h和12 h的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MC感染DENV2后会引起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增加。
张英可张林齐一鸣黄俊琪
关键词:登革病毒DNA甲基化
登革2型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登革2型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并预测其优势抗原表位。方法:利用NCBI、CBS等生物信息学网站和DNAStar、VectorNTI等软件包,分析登革2型病毒NS1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可能的空间结构和抗原表位。结果:NS1基因编码352个氨基酸,含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脂质含量相对较多,理化性质不稳定。无分泌型信号肽及跨膜结构,但存在多个糖基化、磷酸化、酰胺化位点。空间结构为一紧凑球形,N端和C端暴露于球体表面,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的区域较为密集。中段包埋于分子内部,但含有一些与血小板、血管内皮或纤维蛋白素原高度同源的B细胞表位序列,可能在登革出血热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NS1不仅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诊断性抗原,其抗原表位的预测将为登革病毒表位多肽疫苗的开发提供依据。
齐一鸣黄俊琪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生物信息学免疫诊断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