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丽
- 作品数:66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新希望——IGF-Ⅰ受体拮抗剂
- 2022年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rbitopathy, TAO)也称为Graves眼病, 多见于女性, 是一种进行性、具有潜在致盲风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用于中重度活动性TAO的治疗药物虽然有多种, 但疗效均不够确切, 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随着对TAO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IGF-Ⅰ)受体介导通路在TAO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到肯定。新型靶向药物IGF-Ⅰ受体拮抗剂(如Teprotumumab)用于TAO治疗的多项临床试验取得了良好疗效, 为有效治疗TAO带来希望。
- 龙丽张秀英张秀英
- 关键词:GRAVES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 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及意义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中国汉族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6例初诊SLE患者和73例健康对照组血清.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IL-6水平.采用Spea...
- 苏江朱静董巍龙丽龙武彬陈栖栖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细胞介素6
- 狼疮性肾炎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综述了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进展。药物治疗包括传统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新型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来氟米特,和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生物制剂;同时也对非药物治疗,如免疫净化、干细胞移植以及肾移植的治疗现状做了概述。
- 龙丽周彬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免疫抑制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结核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以1∶2比例从同期住院的RA患者未合并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对照组,详细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数据、实验室检查数据、治疗方案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临床表现以发热(83.3%)最为常见,其次为咳嗽(69%)及体质量下降(45.2%)。感染部位以肺结核居多,占73.3%,肺结核患者胸部CT表现二种及以上占59%,发生在典型结核发生部位的仅有9例(33.3%)。单因素分析中,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1年内激素使用日均剂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评分、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补体(complement,C)、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nti-CCP)、CD4+T细胞计数、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CRP(OR=1.016,95%CI:1.002~1.031)、1年内激素使用日均剂量(OR=1.229,95%CI:1.066~1.418)水平为RA合并结核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以肺结核为主;RA合并结核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容易误诊;CRP及1年内激素使用日均剂量是RA合并结核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唐果龙丽韩雅欣彭清刘佳君尚华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结核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中抗原肽的研究
- 目的免疫复合物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中存在的自身抗原仍不明确。通过比较鉴定早期类风湿关节患者与正常循环免疫复合物中抗原肽差异,发现早期RA新的自身抗原,并深入研究其...
- 安媛刘栩龙丽栗占国
- 文献传递
- 狼疮性肾炎临床治疗的现今认识
- 2006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其最易受累的内脏器官。从病理学角度看,SLE患者的狼疮性。肾炎(LN)患病率几乎达100%,从l临床角度看,伴发蛋白尿和尿沉渣异常者约75%。近年LN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讨论。
- 栗占国龙丽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 miR-155及miR-181a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疾病相关性
- 龙丽史晋霞李茹刘栩栗占国
- 北京郊区常见风湿病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 李茹栗占国任立敏陈适张学武刘霞常志芳龙丽刘燕鹰李玉慧
- 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IFN-α2、IL-6、IL-10和IL-17A的相关性研究
- 苏江朱静董巍龙丽龙武彬陈栖栖
- 血小板生成素及其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其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伴有血小板减少的PSS患者40例(A组)、曾有血小板减少已恢复正常的PSS患者22例(B组)、无血小板减少的PSS患者40例(C组),以及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D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PO水平,间接ELISA法测定抗TPO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意义。结果 A组TPO(129.74±17.47)pg/m L,B组TPO(330.23±18.07)pg/m L,C组TPO(364.19±12.25)pg/m L,均高于D组[(54.04±10.71)pg/m 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与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水平呈正相关(rs=0.224,P=0.039;rs=0.239,P=0.033),与补体C4水平呈负相关(rs=-0.220,P=0.041),与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抗磷脂抗体水平以抗核抗体滴度无相关性(P>0.05)。PSS患者抗TPO抗体阳性率为20.59%(21/102),A、B、C组分别为17.5%(7/40)、22.7%(5/22)、22.5%(9/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TPO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组间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TPO抗体可能不是PSS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发病机制,TPO与炎症因子有一定相关性。
- 吴侗周彬龙丽张晶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