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敏律
- 作品数:30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 朱利安·贝尔在华文学活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被引量:2
- 2014年
- 朱利安在华期间以讲授和传播英国现代文化和文学为己任,努力以西方现代主义美学中的知性原则和理性精神来调整和纠正当时中国过分尊崇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的倾向,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现代性的美学观念在中国诗坛的进一步深化。而朱利安在华期间也受到中国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他的书信及他在中国期间所写的学术论文与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 龚敏律
- 论《乐群》杂志与世界左翼文学的译介
- 2022年
- 1928年前后创造社、太阳社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并由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学”论争。正是受到这股革命文学思潮的影响,《乐群》杂志尽管对外宣称是“纯文艺”刊物,但还是刊登了由陈勺水、迪生等人译介的一系列世界左翼文学尤其是欧美左翼文学的文章。《乐群》杂志也对日本左翼文坛出现的以藏原惟人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给予热切的关注和思考。《乐群》杂志尽管秉承着不左不右的中间立场,但是通过对世界左翼文学的译介,可以看到这份杂志对左翼文学问题的发声和思考。总体而言,《乐群》杂志与1928年前后的“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左翼中坚派刊物之间产生的矛盾与分歧,其核心在于后者重立场重态度,前者则是重学理。此外,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共享和思想互动。
- 龚敏律
- 关键词:译介
- 《马桥词典》与昆德拉式的反讽精神
- 2009年
- 昆德拉的文学世界,是一个道德判断被悬置的世界,也是一个终极真理被搁置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丰富性和暧昧性的世界,更是一个具有充分自由感的世界。任何终极真理、媚俗面孔、极权制度、人性价值,都被昆德拉以清醒而冷静的反讽目光,揭开了它的真实面目,露出事实的真相。昆德拉的作品告诉我们,
- 龚敏律
- 关键词:昆德拉文学世界终极真理暧昧性真实面目
- 宏观视角·精微思想·诗意关怀——评谭桂林《百年文学与宗教》被引量:1
- 2003年
- 龚敏律
- 关键词:宗教文化
- 论阿来小说中的反讽精神
- 2011年
- 论文认为阿来的小说,更多地带有一种现代主义色彩,总是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绕之不去的的反讽意味,这可以说是阿来小说的一个美学基调,一种存在的主旋律。论文从"傻子"原型背后的反讽叙述机制、边走边想的独行者、神的解体与招魂三方面来探讨阿来的小说与西方反讽精神之间的复杂丰富关系,以此凸显阿来小说在当代文坛的独特艺术性和审美性。
- 龚敏律
- 关键词:小说
- 论沈从文《月下小景》集对佛经故事的重写被引量:11
- 2004年
- 龚敏律
- 关键词:《月下小景》佛经故事重写西南少数民族题记
- 精神圣者的仰望之路——论史铁生创作中的宗教意识被引量:8
- 2005年
- 史铁生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徒,但他却可称作当代中国文坛最具宗教精神的精神圣者.史铁生的宗教意识是复杂而多变的,他的众多作品不时闪烁着各种神性面孔,"上帝""佛""耶稣"的字样点缀于作品的各个角落和空间,让人无法确切地把握史铁生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怀.
- 龚敏律
- 关键词:宗教意识宗教精神圣者中国文坛宗教情怀评论者
- 西方反讽诗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被引量:10
- 2007年
- 反讽诗学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现代性的一个主要标志。20世纪30年代反讽诗学开始被中国文学界翻译介绍,许多作家从不同的资源接受了西方反讽诗学的影响。80年代后,我国学界对反讽诗学的译介在理论上有所提升,注意到了新批评派反讽、浪漫主义反讽和后现代主义反讽这三大体系的辨析,但学界在反讽诗学对现代作家影响的研究方面仍然停留在反讽诗学的修辞意义上,没有对现代作家与反讽诗学的关系进行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层面上的探讨,因而有关西方反讽诗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仍然是一个富有拓展空间的理论课题。
- 龚敏律
- 关键词:反讽诗学译介现代作家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现代性
- 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精神暴力叙事与昆德拉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精神暴力叙事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突出而又醒目的现象。论者试图通过探究昆德拉笔下的精神暴力叙事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来思考中国当代作家面对这一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现代性质素和本土化经验,并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对极左历史和专制社会中的精神暴力的书写;二是对家庭生活和男女情爱关系中的精神暴力的书写;三是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精神暴力的书写。
- 龚敏律
-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 游移的主题,割裂的文本——评《带灯》兼与几位批评家商榷被引量:2
- 2014年
- 《带灯》一出,洛阳纸贵,在读书界和评论界可谓好评如潮。笔者想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思考,对《带灯》提出几点批评意见,并借此与一些著名的批评观点进行商榷。《带灯》的问题在于,在小说人物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作者把立场或者说同情心显然放到了权力的一边,放到了强者的一边。在涉及公平、正义以及人的尊严等问题上,一个作家应该直面现实,而不应该闲笔历史,作家的良知不应该游移,更不应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
- 龚敏律
- 关键词:批评家游移文本割裂当代文坛《高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