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内障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白内障
  • 2篇白内障
  • 1篇电图
  • 1篇多焦
  • 1篇多焦视网膜
  • 1篇多焦视网膜电...
  • 1篇亚临床
  • 1篇眼膏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照射
  • 1篇色谱
  • 1篇上皮
  • 1篇射线
  • 1篇射线照射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龚铠
  • 3篇徐国旭
  • 2篇刘东伟
  • 2篇魏静
  • 1篇盛敏杰
  • 1篇黄江
  • 1篇刘玉龙
  • 1篇林安娟
  • 1篇张敬法
  • 1篇杨焕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雷帕霉素眼膏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眼膏制备方法并评价其性能。方法制备RAPA眼膏,评价眼膏性质,稳定性,刺激性,鉴别眼膏中有无RAPA存在,测定眼膏载药率。结果本实验可以制备出性质稳定,无刺激性,白色RAPA眼膏,pH7.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检测出RAPA眼膏色谱图主峰保留时间与对照品色谱图主峰保留时间一致,理论载药率及实际载药率为:5.14%、2.57146±0.62351%。结论 RAPA在眼膏基质中能完全溶解分布。本实验制得RAPA眼膏质地均一,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无刺激性,对眼表结构无损伤。
魏静徐国旭龚铠盛敏杰林安娟
关键词:眼膏
AQP1在大鼠放射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的变化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通过X射线照射S-D大鼠双眼建立放射性白内障动物模型,观察X射线剂量与白内障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检测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的大鼠晶状体中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水平,探讨水通道蛋白1与放射性白...
龚铠
关键词:放射性白内障水通道蛋白1
文献传递
大鼠放射性白内障氧化损伤机制的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随着X射线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日益广泛应用,其生物学效应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X射线照射对晶状体可产生辐射损伤效应,甚至形成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涉及射线的直接作用、晶体蛋白的氧化损伤、机体微循环改变、微量元素变化等方面,其中晶体蛋白的氧化损伤被认为是放射性白内障形成的主要机制。
徐国旭刘东伟张敬法刘玉龙牟丽莎杨焕龚铠
关键词:放射性白内障X射线照射晶体蛋白生物学效应微循环改变
mf-ERG二阶kernel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二阶kernel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变化特点,评价其发现糖尿病早期视功能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散瞳眼底镜检查均未见视网膜病变患者32例,进行mf-ERG二阶kernel反应检查,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mf-ERG二阶kernel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已有异常:在5个环中,1-2环a波潜伏期延迟,1-5环b波潜伏期延迟,1-3环b波振幅总和、振幅密度减低,5环b波振幅密度减低;在4个象限中,鼻上象限b波振幅密度减低,颞下象限b波潜伏期延迟,振幅总和减低,颞上象限a波、b波潜伏期延迟,b波振幅总和、振幅密度减低。结论mf-ERG二阶kernel反应可较敏感地检测出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功能异常,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龚铠徐国旭刘东伟魏静黄江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焦视网膜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