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喜
- 作品数:17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嘉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农村水井漂精片持续加氯消毒效果观察
- 2007年
- 沈玉华陆金星徐荣华聂传春丁春喜
- 关键词:加氯消毒消毒效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急性肠道传染病井水污染暴发疫情
- 嘉善县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了解嘉善县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嘉善县部分年龄≥60岁且自愿参加调查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接种肺炎疫苗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情况.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嘉善县老年人的肺炎疫苗接种率为 3.91%,是否知了解肺炎疫苗知识、是否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医务人员是否主动推荐、文化程度以及曾经或现从事职业是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肺炎疫苗知识的大力普及与宣传,积极开展医护人员预防接种知识培训,同时重视对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非脑力劳动的老年人的干预.降低疫苗价格、建议将肺炎疫苗纳入医保范围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
- 左萌萌丁春喜陈彩红鲍培清
- 关键词:老年人肺炎疫苗影响因素
- 2006-2016年嘉善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06-2016年嘉善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6年嘉善县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6年嘉善县麻疹年均发病率为5.16/10万,2010年实行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显著下降(χ~2=116.958,P<0.001)。麻疹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年龄分布呈双峰态,7岁以下和15岁及以上病例较多,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女发病率差异在成人麻疹(≥15岁)中有统计学意义(χ~2=3.230,P=0.022,RR=0.721,95%CI=0.543~0.956)。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民工、农民和工人。结论:通过近年来的强化免疫工作,嘉善县的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发病率仍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做好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以达到控制、消除麻疹的目的。
- 田敏丁春喜曹纳新黄健朱敏左萌萌聂猛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 嘉善县人群甲型肝炎免疫水平监测被引量:1
- 2011年
- 甲型肝炎(甲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肠道传染病之一,通过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实施,甲肝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为了解嘉善县人群甲肝抗体水平,评价甲肝疫苗接种效果,2009年6月嘉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人群甲肝免疫水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丁春喜
- 关键词:甲型肝炎免疫水平监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肝疫苗国家免疫规划免疫水平检测
- 2017—2018年浙江省嘉善县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2017—2018年嘉善县感染性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和学校聚集性疫情特征。方法收集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2017—2018年腹泻病例就诊信息、粪便样本,并检测诺如病毒,收集疫情处置过程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530例病例,诺如病毒阳性率为30.19%(160例),GⅡ型为主(156例),共发生12起聚集疫情。1、3和12月阳性率分别为56.52%(13/23)、53.19%(25/47)、48.81%(41/84),高于其他月份;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群体阳性率(34.71%,109例)高于其他人群(23.61%,51例);0~14岁组阳性率(35.86%,109例)高于15~59岁组(24.62%,48例)和60岁及以上组(9.68%,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起学校聚集性疫情以冬春季节为主。幼托机构、小学和高中的罹患率分别为3.78%、1.10%、1.39%,幼托儿童、小学生出现呕吐症状的比例高于高中生,出现腹泻症状的比例低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嘉善县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与季节、职业、年龄等有关,学校是感染的重点场所,需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 朱敏丁春喜黄健聂猛
- 关键词:腹泻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
- 浙江省嘉善县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嘉善县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6—2015年嘉善县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嘉善县2006--2015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625例,年均发病率为50.2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504.706,P〈O.01);每年4—7月为发病高峰。2291例(87.28%)为15岁以下儿童。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54:1,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93,P〈0.01)。2357例(89.79%)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结论嘉善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发病率仍较高,应通过采用必要的防控措施和策略,降低发病率。
- 田敏丁春喜曹纳新黄健朱敏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 浙江省嘉善县儿童监护人肠道病毒71型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嘉善县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的接种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嘉善县所有接种门诊接种现场随机选取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54名监护人,其中488名监护人(57.14%)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366名监护人(42.86%)不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调查儿童中有54名(6.32%)曾患过手足口病。监护人文化程度越高(x2趋势=7.59,P〈0.01)、年收入越高(x2趋势=13.31,P〈0.01)越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儿童监护人性别为男性(OR:1.38,95%CI:1.04-1.85)、听说过EV71疫苗(OR=I.51,95%CI:1.15~1.99)、孩子曾患过手足口病(OR=4.66,95%凹:2.17-9.99)是愿意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的保护因素。监护人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为担心疫苗安全性和不良反应(45.63%)、担心疫苗保护效果(26.78%)和疫苗价格太高(17.76%)。结论嘉善县儿童监护人对EV71疫苗的接种意愿不高,今后应加强EV71疫苗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消除在疫苗安全性与接种效果等方面的顾虑,提高疫苗接种率。
- 丁春喜田敏曹纳新
- 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疫苗影响因素
- 2014—2016年浙江省嘉善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估各类外环境中H7N9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嘉善县农贸市场、活禽批发市场、活禽养殖场、禽类散养点,采集笼具表面、宰杀案板表面、禽粪便、禽饮水、清洗污水等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联链式反应(RT-PCR)进行H7N9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4—2016年共监测涉禽场所76个,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38.16%,其中农贸市场、活禽批发市场分别为50.00%、100.00%,养殖场和散养点未检出;阳性场所波及各个乡镇;采集标本578份,标本阳性率为9.86%,笼具表面、宰杀案板表面、禽饮水、清洗污水、禽粪便标本阳性率分别11.76%、12.35%、13.54%、7.78%、2.80%。以1月(23.30%)和12月(24.56%)标本阳性率较高。阳性场所的106名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无流感样症状。结论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中广泛存在H7N9流感病毒,污染高峰时段在12月和次年1月,应加强源头管理和有效落实消毒清洗制度。
- 丁春喜黄健曹纳新陈云
- 关键词:禽流感
- 浙江省嘉善县2016年伊蚊监测结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了解嘉善县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孳生现状,为制定登革热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嘉善县每个镇(街道)选取一个村(社区)作为监测点,2016年4-11月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开展登革热伊蚊幼虫密度监测,计算BI、容器指数(CI)、房屋指数(HI)等伊蚊幼虫密度指标。结果4-11月伊蚊幼虫密度指数呈单峰分布,6月份BI最高达到56.22;农村地区HI、CI高于城镇(x^2=3.98、35.80,P均〈0.05)。闲置容器CI较盆景容器和固定容器CI高(x^2=81.87、105.66,P均〈0.01),农村地区闲置容器和盆景容器CI较城镇高(x^2=12.96、20.65,P〈0.01)。月BI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r=0.77,P〈0.05)。结论嘉善县伊蚊密度较高,有登革热暴发流行风险,应重点加大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力度和提高民众防蚊灭蚊爱国卫生意识,同时加强监测,防范输入性疫情。
- 丁春喜田敏黄健
- 关键词:登革热
-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浙江省常见鼠形动物研究
- 2019年
-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浙江省常见鼠形动物。方法在浙江省嘉善县、龙游县、云和县和宁海县捕获野外鼠形动物,取鼠耳标本提取DNA,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OI)基因测序。将测序获得序列与Gen Bank中的序列进行Blast序列同源性比对,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进化树鉴定鼠形动物,并与传统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扩增出22份COI标本,其中18份标本构建的进化树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3份标本的鉴定结果存在差异,臭鼩鼱(Suncus murinus)重新鉴定为大麝鼩(Crocidura lasiura),幼年黄毛鼠(Rattus losea)、幼年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重新鉴定为幼年褐家鼠(Rattus rattus);1份形态学鉴定为幼年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的标本(编号:NH-1)在Gen Bank中同源性较低,有待进一步鉴定。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有效更正传统形态学鉴定可能造成的错误,两种方法联合可提高鼠型动物鉴定的准确性。
- 侯娟李天奇丁春喜刘钦梅张蓉黄健王金娜吴瑜燕龚震宇
- 关键词:鼠形动物DNA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