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苇

作品数:37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肝癌
  • 17篇栓塞
  • 14篇肝动脉
  • 13篇化疗
  • 9篇动脉栓塞
  • 9篇原发性
  • 8篇介入
  • 8篇超声
  • 7篇动脉栓塞化疗
  • 7篇栓塞化疗
  • 7篇肝动脉栓塞
  • 7篇肝动脉栓塞化...
  • 6篇动脉
  • 6篇原发性肝癌
  • 6篇介入治疗
  • 6篇化疗栓塞
  • 5篇动脉化疗
  • 5篇动脉化疗栓塞
  • 5篇消融
  • 5篇肝癌患者

机构

  • 13篇南通市第三人...
  • 12篇南通大学
  • 9篇东莞东华医院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7篇丁苇
  • 21篇付守忠
  • 11篇王晓维
  • 10篇王晓维
  • 10篇王斌
  • 9篇戴锋
  • 8篇戴锋
  • 7篇黄小平
  • 7篇沈建东
  • 3篇李开林
  • 3篇王斌
  • 3篇沈建东
  • 2篇戴峰
  • 2篇朱陈
  • 2篇何昌颖
  • 2篇江丽琴
  • 2篇黄小平
  • 2篇王建华
  • 2篇卢婉玲
  • 2篇梁志超

传媒

  • 7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交通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肝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消融与常规手术单纯切除小肝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50例小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小肝癌,另一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治疗后1、2和3年的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其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8例(P<0.05);治疗后1、2和3年的累积复发率,对照组为12.0%、16.0%和32.0%,观察组为10.1%、16.0%和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对照组为92.0%、76.0%和56.0%,观察组为92.0%、80.0%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疗效确切,远期预后与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并发症较少,可作为小肝癌患者首选治疗之一。
丁苇付守忠戴峰
关键词:小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消融手术
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TACE治疗肝癌疗效预测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索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70例纳入本研究,收集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PIVKA-Ⅱ和AFP的表达水平,按照实体肿瘤应答评估标准(RECIST)评估抗肿瘤治疗反应。根据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在1个月时与术前基础值相比的变化情况,以介入术后1个月随访腹部增强MRI观察肿瘤大小为标准,分析其与肝癌介入术后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患者AFP在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变化与治疗反应无明显相关性;介入术前、术后PIVKA-Ⅱ的下降情况与治疗反应正相关;PIVKA-Ⅱ和AFP联合观察,与肿瘤的介入治疗反应相关性更明显。且PIVKA-Ⅱ和AFP两种肿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IVKA-Ⅱ水平的降低是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且与AFP联合判断,效果更确切。
沈建东戴锋王晓维丁苇薛红戚龙菊付守忠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HCC异常凝血酶原
常规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以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6例肠系膜淋巴结增大患儿为诊断对象,全部患者均使用常规超声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将常规超声检查结果纳入对照组(n=126),将常规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纳入观察组(n=126),比较两组肠系膜淋巴结增大结果,并选取到该院进行体检的126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影像学表现。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99.21%)明显高于对照组(86.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6,P<0.05)。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影像学表现为全部患儿均诊断为多发淋巴结增大,一般数量为2~5个,增大的淋巴结数量主要位于右中下腹,仅有少数位于左中上腹,诊断影像中显示,淋巴结为长椭圆形,可见低回声包块,且内部回声均匀,皮髓质分界明显、光滑,并且有增大现象,长短径比≥2,增大淋巴结中可见稀疏或丰富树枝条状、点状血流信号,以淋巴门型方式分布,少见液性暗区。结论对肠系膜淋巴结增大患儿采用常规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更好地对患儿进行疾病诊断,获取肠系膜淋巴结增大病情特征,将其与阑尾炎等区分开来,相比于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方式,联合诊断方式诊断结果更优,诊断结果可信度更高,可为患儿病情诊断提供可靠参考,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丁苇方北黄小平林少鹏莫才春
关键词:常规超声高频超声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AST、ALB、ALT、TBiL、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鳞状细胞癌抗原-Ag(SCC-Ag)水平,以及外周静脉血CD3^(+)、CD4^(+)、CD8^(+)百分比和CD4^(+)/CD8^(+)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ST、ALT、CA50、CA19-9、CA724、SCC-Ag水平及CD8^(+)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LB水平及外周血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可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记物水平,从而降低肝功能损伤,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且疗效显著。
殷梦杰戴锋王斌王晓维沈建东丁苇付守忠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
介入联合索拉菲尼治疗肝癌伴门脉癌栓的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索拉非尼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TACE序贯索拉非尼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对照组予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PIVKA-Ⅱ)、甲胎蛋白(AFP)水平、近期疗效、36个月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PIVKA-II、AFP水平均低于各自治疗前的水平,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1个月,观察组的生存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序贯索拉非尼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丁丁付守忠戴锋丁苇薛红王斌王晓维殷梦杰沈建东张勤
关键词:肝癌碘125粒子肝动脉栓塞化疗索拉菲尼
血清内sB7-H3与IL-1对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内可溶性B7-H3(sB7-H3)与白介素-1(IL-1)对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的122例乙肝相关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7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41例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34例乙型肝炎患者,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内sB7-H3、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分析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sB7-H3、IL-1α、IL-1β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对乙肝相关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效能。结果:各组受试者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乙肝相关肝癌组>乙肝相关肝硬化组>乙肝组患者>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与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肿瘤TNM分期、甲胎蛋白水平及远处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sB7-H3水平与IL-1α、IL-1β水平均呈正相关(r=0.837、0.756,P<0.05),IL-1α与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734,P<0.05)。ROC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7-H3、IL-1α、IL-1β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乙肝相关肝癌的AUC分别为0.893、0.887、0.881、0.961(P<0.05),评估其预后的AUC分别为0.843、0.837、0.834、0.917(P<0.05)。结论: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均可用于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三者联合检测效果更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戴锋付守忠王斌丁苇王晓维沈建东殷梦杰
关键词:IL-1预后评估
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6例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ALT、TBil、PTA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T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转阴率治疗组90.91%,对照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好转率治疗组86.9%,对照组56.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朱爱红丁苇
关键词:恩替卡韦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原发性肝癌17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TACE,观察组17例采用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两组在每个疗程结束后2月行强化CT和DSA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6.2%、8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半年复查随访,复发率分别为61.5%,2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及2年的生存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氩氦刀联合TACE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TACE。
戴锋付守忠王斌丁苇王晓维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门静脉支架及^(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支架及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通过门静脉支架及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门静脉支架置入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随访并计算生存率。结果:17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未见与手术相关的肝功能衰竭、穿刺道出血、肿瘤破裂出血、胆漏并发感染或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门静脉支架置入前患者平均门静脉压力为(44.8±6.8)cm H2O,支架置入后平均门静脉压力为(38.7±7.5)cm H2O,平均下降(6.1±3.5)cm 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术后3、6、9、12、15、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82.4%、41.2%、29.4%、17.6%、5.9%。结论:门静脉支架及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术可改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门静脉高压,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王晓维付守忠戴锋王斌丁苇沈建东殷梦杰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
核苷类药物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在肝癌中应用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疗效影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90例合并HBV感染者随机为3组,其中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组30例(A组),阿德福韦酯联合TACE治疗组30例(B组),单纯TACE为对照组30例(C组)。比较3组患者在TACE术后1个月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情况,24个月内各时Child-pugh评分和HBV-DNA的变化及生存期情况。结果:(1)治疗后1个月乙肝病毒再激活情况:A组2例(6.6%),B组3例(10.0%),C组12例(40.0%)。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hild-pugh评分治疗前后12、24个月比较,A组、B组12个月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明显低于C组(P<0.05)。(3)HBV-DNA阳性率治疗后3、6、12、24个月比较,A、B组HBV-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间3个月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P<0.05);而6、12、24个月时,A组比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A组和B组12个月生存情况分别为25例(83.3%),23例(76.6%),C组为18例(6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生存情况A组和B组分别为20例(66.7%),21例(70.0%),C组10例(33.3%),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12、24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减少乙肝病毒再激活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存期。
戴锋付守忠王斌丁苇王晓维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乙肝病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