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荣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机械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叶轮
  • 5篇压力脉动
  • 5篇离心泵
  • 4篇两相流
  • 3篇叶轮外径
  • 3篇径向力
  • 3篇固液两相流
  • 2篇低比转数
  • 2篇低比转数离心...
  • 2篇定常
  • 2篇特性分析
  • 2篇离心泵叶轮
  • 2篇非定常
  • 2篇比转数
  • 1篇导叶
  • 1篇多级离心
  • 1篇多级离心泵
  • 1篇振动
  • 1篇水力
  • 1篇水力模型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宁波巨神制泵...
  • 1篇上海凯泉泵业...

作者

  • 12篇丁荣
  • 9篇刘厚林
  • 8篇谈明高
  • 5篇吴贤芳
  • 2篇董亮
  • 2篇马皓晨
  • 2篇王凯
  • 2篇杨东升
  • 2篇丁剑
  • 2篇郭豹
  • 1篇徐欢
  • 1篇戴菡葳
  • 1篇王文博
  • 1篇张景

传媒

  • 4篇排灌机械工程...
  • 2篇流体机械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流道泵内瞬态动力学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双流道泵输送固液两相流时瞬态动力学特性,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拓展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泵内流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研究了隔舌附近间隙流道内压力脉动及外径对叶轮径向力的影响,并对D_2=101,103,105 mm时能量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水及两相流设计工况下,间隙流道内各监测点处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频,且颗粒加入后各监测点处压力脉动强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弱且最大减弱了25.86%.输送固液两相流时,D_2=105mm和D_2=101 mm时设计工况和小流量下叶轮径向力的分布与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流量工况时各D_2下的规律均比较明显;随着流量的增大,叶轮径向力矢量中心均从蜗壳断面8向断面4移动,且不受D_2的影响.
谈明高廉益超吴贤芳丁荣陈昆
关键词:固液两相流压力脉动径向力
光伏水泵系统出水量预测与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分析和试验数据,分别对光伏水泵系统中各组成部件的运行特性进行数据拟合,从而实现对各部件与系统的数学建模,建立了光伏水泵系统的出水量预测模型。对不同辐射强度下的出水量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发现当辐射强度高于500 W/m2时,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值均小于5%。分别对一年中光照辐射量最高与最低两天的系统出水总量进行预测与试验对比,发现全天出水总量的预测相对偏差都在3%以内,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预测系统的全天出水量。研究为光伏水泵性能预测和系统配置提供参考。
谈明高丁荣刘厚林徐欢吴贤芳
关键词:光伏水泵出水量
低比转数离心泵驼峰现象的CFD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为揭示低比转数离心泵性能曲线产生驼峰现象的内流机理,采用RANS方法算法对一低比转数离心泵2个方案(有驼峰和无驼峰)下的内部进行了全流场CFD计算,重点分析了驼峰现象产生时2个方案内部流动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性能曲线出现驼峰时,2个方案的靠近蜗壳隔舌的叶轮流道内的流动结构差异最为明显;该流道内叶片压力面的低速区会明显增大并伴有漩涡流动;该流道进口也会出现明显的漩涡流动引起进口冲击损失增加;同时该流道出口的"射流-尾迹"现象也会突变,引起出口(混合)水力损失增加。因此这些损失的增大是引起驼峰现象的重要原因。
马皓晨丁荣杨东升
关键词:CFD水力损失
低比转数离心泵驼峰现象的PIV测试被引量:3
2013年
低比转数离心泵性能曲线驼峰问题严重影响泵的运行稳定性,但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为了揭示低比转数离心泵驼峰现象的内流机理,首先根据一比转数为73的离心泵水力设计要求设计了2种水力模型,其中方案1有驼峰,方案2无驼峰,并对2种方案进行了能量性能试验从而验证水力设计的正确性;接着采用粒子图像测量技术对2个方案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多工况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性能曲线出现驼峰时,叶片压力面处的低速区迅速增大,且在多个流道的叶片压力面出现了较大的旋涡,引起叶轮内流态恶化;叶轮出口与蜗壳基圆间隙之间的回流进一步增大;叶轮出口绝对速度与蜗壳基圆处流速差值也明显增加,导致了泵内冲击损失增大从而引起性能曲线的驼峰现象.研究成果能够为控制低比转数离心泵驼峰现象提供理论参考.
马皓晨丁荣杨东升
关键词:低比转数离心泵PIV水力模型
双流道污水泵内非定常径向力特性研究
2015年
为研究双流道污水泵叶轮径向力非定常特性,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泵内固液两相流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研究了运行工况、颗粒物性和叶轮外径等参数对泵径向力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参数方案下径向力基本呈椭圆形分布;随流量增大,平均径向力峰值、径向力及其波动幅度均先减小后增大,径向力矢量中心从坐标系第二象限向第四象限移动;颗粒体积分数一定时选择合适的输送粒径,或粒径一定时选择合适的输送浓度,都能减小径向力,且相比清水工况径向力最大均可减小5.8%;随叶轮外径增大,径向力峰值及径向力变化幅度清水时均逐渐变小,而加入颗粒后则先减小后增大;各外径下径向力在原点附近分布较集中,而在远离原点的第四象限内分布较稀疏.
谈明高丁荣刘厚林吴贤芳
关键词:固液两相流叶轮外径径向力
多级离心泵叶轮时序对振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为研究节段式多级离心泵叶轮时序位置对流致振动的影响,结合CFD\FEM方法对考虑叶轮交错角度的泵体在水力激励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首级内压力脉动的频率、幅值和相位不受叶轮时序位置的影响;次级内压力脉动的频率同样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幅值随着时序角度的增大有微小增幅,而相位随着时序角度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当时序角度刚好为叶轮叶片角度的一半时,次级转子内压力脉动相位刚好与首级错开90°,压力脉动方向与首级相反,导致轴向的激励减小,轴向振动存在相反的量,使得泵整体振动水平明显下降。
谈明高戴菡葳刘厚林丁剑丁荣
关键词:多级离心泵压力脉动振动
双流道泵偏工况不同叶轮外径时压力脉动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偏工况下不同叶轮外径D2(101,103,105 mm)对双流道污水泵内压力脉动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泵内固液两相流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偏工况主要包括了小流量工况0.6Qd和大流量工况1.2Qd.结果表明,在小流量工况下,蜗壳周向压力脉动总体上均随D2增大而增大,且叶轮外径从103 mm增大到105 mm时压力脉动最大增幅达到53.2%;而在大流量工况时,除VP3,VP6和VP7点外,其余各点处蜗壳周向压力脉动均随D2增大而小幅增大.在2种流量工况下,蜗壳周向压力脉动均随角度变化剧烈震荡,同时,偏工况下较小的叶轮外径有利于减小泵内压力脉动.在固液两相流工况下,当D2为105 mm时隔舌附近各点瞬时静压值波动都很剧烈,各点压力脉动主频在0.6Qd下以低频为主,而在1.2Qd下则均是叶频,且在该工况下各点压力脉动最大幅值均随D2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双流道污水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丁荣谈明高刘厚林张景何乃昌
关键词:叶轮外径压力脉动固液两相流
双流道污水泵内非定常压力脉动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拓展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双流道污水泵内非定常压力脉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数值计算模型和方法可靠性高。在泵蜗壳内设置了监测点来分析不同颗粒粒径和颗粒体积分数时压力脉动的变化。结果表明:颗粒物性对泵内压力脉动影响明显,加入粒径0.5 mm、体积分数5%的颗粒后蜗壳周向压力脉动强度有减弱的趋势且最大减小了34.80%。隔舌下端与蜗壳出口成15°夹角的TP1点因受隔舌处回流影响主频大多不是叶频,而正对隔舌的TP2点和隔舌上端第9断面的TP3点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频。颗粒在TP3点处发生沉降离析导致静压波动异常,颗粒体积分数一定时选择合适的粒径或粒径一定时适当增大两相流输送浓度都能有效降低压力脉动强度。
谈明高丁荣刘厚林吴贤芳董亮
关键词:压力脉动
离心泵关死点叶轮结构场分析
2015年
为准确得到叶轮在关死点工况下载荷作用应力和变形,对一比转数为46的离心泵关死点工况下的结构场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基于数值模拟结果,预测了流固耦合后关死点扬程,并详细分析了叶轮结构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前后盖板靠近隔舌处区域的位移变形和等效应力都为最大;各叶片的位移变形从进口到出口逐渐增大,但各叶片的等效应力最大值并不在叶片出口边。
吴贤芳刘厚林邓帮华丁剑丁荣
关键词:离心泵叶轮非定常流固耦合
不同叶轮外径下双流道污水泵压力脉动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叶轮外径是双流道污水泵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双流道泵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研究了设计工况下不同叶轮外径(101、103和105 mm)对泵内压力脉动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叶轮外径时加入适量颗粒后蜗壳周向各点压力脉动基本均在减小且最大减幅达30.9%,各点平均压力脉动减小量随外径增大而减少。加入适量颗粒后随叶轮外径的增大隔舌附近各点压力脉动随时间的周期性越来越不明显,各点压力脉动主频基本都是叶频;随外径变大压力脉动最大幅值相比清水的减小量先增大后减小,各点平均幅值最大减小了22.7%。加入颗粒后叶轮外径增大到105 mm时动静干涉增强各点瞬时静压均剧烈波动,输送固液两相流时选择合适的叶轮外径能减小泵内压力脉动。
谈明高丁荣刘厚林董亮何乃昌
关键词:叶轮两相流压力脉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