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膀胱
  • 3篇术后
  • 3篇前列腺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复发
  • 2篇预后
  • 2篇术后复发
  • 2篇丝裂霉
  • 2篇丝裂霉素
  • 2篇尿动力
  • 2篇尿动力学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转移性前列腺...
  • 2篇微卫星
  • 2篇腺癌
  • 2篇膀胱癌
  • 2篇膀胱肿瘤
  • 1篇蛋白
  • 1篇低血糖

机构

  • 1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铜川市耀州区...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2篇丁雪飞
  • 8篇曹凤宏
  • 8篇张立国
  • 8篇李晓强
  • 5篇高伟兴
  • 5篇康绍叁
  • 3篇关晓海
  • 3篇高鹰
  • 1篇辛德梅
  • 1篇邢军
  • 1篇王宝贵
  • 1篇李小强

传媒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沉渣微卫星DNA序列分析监测膀胱癌术后早期复发
目的:研究尿沉渣微卫星DNA分析在膀胱癌早期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 7月至2004年1月华北煤炭医学院泌尿外科门诊及病房术后随访的膀胱癌患者51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2例,病理分型为移行细...
丁雪飞李晓强
关键词:尿沉渣白细胞微卫星位点术后早期
文献传递
膀胱黏膜微卫星DNA序列分析在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对癌旁黏膜组织进行微卫星DNA序列(MS)分析,探讨其在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3对微卫星DNA引物,采用PCR方法,以自身外周血及膀胱癌组织为对照,检测46例膀胱癌患者癌旁黏膜组织(病理检查均为阴性)的MS杂和性缺失和不稳定性。结果46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的MS均为杂和性缺失和不稳定性,癌旁黏膜组织的MS异常9例(阳性组),无异常37例(阴性组)。术后随访2~3a,阳性组复发7例,阴性组复发2例,两组相比,P〈0.01。结论膀胱癌癌旁黏膜组织的MS异常提示膀胱癌术后复发可能性较大。
张立国丁雪飞曹凤宏康绍叁高伟兴李晓强
关键词:微卫星DNADNA序列膀胱肿瘤肿瘤复发
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 探讨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 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2例。平均年龄71(54~87)岁。均经直肠标准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阳性点数1~2点4例、3~4点7例、5~6点21例。Gleason评分2~6分2例、7分19例、8~10分11例。临床分期T1~2cN1M06例、T2cN1M11例、T3aN1M13例、T3aN2M12例、T3bN1M15例、T%N2M11例、T4N1M14例。治疗前血清PSA值63~2000ng/ml,中位数158ng/ml;血清睾酮平均11.4(4.4~50.7)nmol/L。骨转移27例,其中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8例,单纯淋巴结转移5例。采用手术去势加雄激素阻断(比卡鲁胺50mg/d或氟他胺250mg3次/d)治疗。一线内分泌治疗时间7~48个月,中位时间23个月。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后,改用己烯雌酚或雌二醇氮芥治疗,41%的患者对二线内分泌治疗不敏感,59%的患者对二线治疗有效,持续时间3~15个月。统计学分析患者预后与治疗前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2例患者平均随访33(13~98)个月。28例确诊后13~86个月死亡。存活4例,随访78~98个月。中位生存时阃37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100%(32/32)、53%(17/32)、19%(6/32)。患者生存期与治疗前血清PSA(r=-0.262,P=0.045)、Gleason评分(r=0.624,P=0.001)呈负相关,与治疗前睾酮水平(r=0.514,P=0.008)及年龄(r=0.311,P=0.032)呈正相关,与治疗前穿刺活检阳性点数(r=0.211,P=0.158)及临床分期(r=0.058,P=0.352)无关。结论转移性前列腺癌预后与患者术前睾酮水平、年龄、Gleason评分、血清PSA有关,与治疗前穿刺活检阳性点数及临床分期无关。
曹凤宏丁雪飞张立国李晓强康绍叁关晓海高伟兴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预后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3例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高雄高鹰丁雪飞
关键词: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
唐山地震致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远期尿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0年
张立国高伟兴曹凤宏丁雪飞关晓海康绍叁李晓强
关键词:尿动力学膀胱神经源性地震损伤
丝裂霉素和T淋巴毒性细胞序贯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2005年
目的 丝裂霉素C(MMC)联合肿瘤抗原诱导T淋巴毒细胞 (BT -BAK)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MMC和BT -BAK顺序灌注法治疗膀胱癌患者 37例。动态观察灌注后血肿瘤因子 -α(TNF -α)变化。结果  31例Ta、T1 、T2 移行细胞癌患者中只有 1例并发有鳞癌成分的T2 患者于术后 4个月复发鳞癌 ;6例T3患者 ,其中 2例复发。总有效率达 92 %。灌注后血TNF -α水平较灌注前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C联合肿瘤抗原诱导BT -BAK膀胱灌注 ,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动态观察血TNF -α水平对监测肿瘤复发具有一定意义。
李晓强曹凤宏张立国丁雪飞
关键词:膀胱肿瘤复发丝裂霉素
剖宫产术中孕妇低血糖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健康孕妇剖宫产术中血糖值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7月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择期剖宫产健康孕妇256例以及其新生儿,孕妇剖宫产产时即刻检测血糖,新生儿在其生后30min测定血糖。结果256例新生儿中43例发生低血糖,占16.8%,与正常血糖新生儿相比,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4,P>0.05)。剖宫产前孕妇低血糖占56.7%(145/256),与正常血糖孕妇所产新生儿相比,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P<0.01)。新生儿血糖值与母亲产时血糖浓度呈正相关(r=0.527,P<0.01)。结论低血糖孕妇所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
高鹰邢军高雄辛德梅丁雪飞
关键词:剖宫产新生儿血糖
肿瘤抗原诱导T淋巴细胞协同丝裂霉素对膀胱肿瘤细胞株杀伤作用的研究
2005年
①目的 研究膀胱肿瘤可溶性抗原诱导产生抗肿瘤特异效应细胞(BT-BAK)联合丝裂霉素对膀胱肿瘤细胞的杀伤机制 和衔接使用时机,探讨化疗和生物治疗有机结合的最佳方案。②方法 以BCG为佐剂、IL-2诱导健康人外周单核细胞产生BT- BAK细胞;丝裂霉素作用膀胱肿瘤细胞株2小时后观察TBC-1不同时间点HSP70的表达情况;TBC-1经丝裂霉素化疗2小时后各 个时间点加入BT-BAK细胞,比较不同时间点丝裂霉素和BT-BAK细胞衔接所产生的协同作用。③结果 丝裂霉素化疗TBC-1 后不同时间点0、8、24、48、72小时的HSP70的表达情况,OD值分别为0.306±0.005、0.255±0.009、0.203±0.018、0.237±0.029、  0.239±0.020。正常TBC-1的HSP70表达OD值为0.247±0.022。丝裂霉素化疗TBC-1后不同时间点0、8、24小时加入BT- BAK细胞,其杀伤活性分别为77.81%±3.14%、72.09%±3.20%、64.94%±4.12%。单纯丝裂霉素化疗组其杀伤活性为63.18% ±4.62%。④结论 TBC-1经丝裂霉素化疗诱导2小时后HSP70的表达增强,而且有一定的表达规律。HSP70的高表达有助于BT -BAK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株TBC-1的识别,提高杀伤活性。丝裂霉素化疗TBC-1两小时后0~8小时点加入BT-BAT细胞可 以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
丁雪飞曹凤宏张立国李晓强
关键词:BCG丝裂霉素热休克蛋白70
小剂量苯那普利联合洛沙坦治疗非高血压糖尿病肾病63例
2009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洛沙坦联合治疗非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正常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洛沙坦5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5mg/d)和洛沙坦组(50mg/d),观察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苯那普利和洛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非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高雄高鹰丁雪飞
关键词:阻滞剂
脊髓损伤并发上尿路扩张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上尿路扩张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地震脊髓损伤患者96例,经 B 超检查并发上尿路扩张16例为 A 组,无上尿路扩张80例为对照组B组,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测定。而后对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和尿动力学等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男性上尿路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A 组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逼尿肌漏点压和膀胱低顺应性发生率明显高于 B 组,而两组年龄、逼尿肌反射亢进发生率、相对安全容量、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发生率、最大尿流率和最大尿道关闭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低顺应性是筛选出的惟一危险因素。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及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阻止或减缓膀胱顺应性的改变,可防止上尿路扩张的发生。
高伟兴李晓强曹凤宏王宝贵张立国丁雪飞
关键词:脊髓损伤泌尿系疾病上尿路扩张尿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