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静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究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拾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进行试验观察,其中45例患者采用缬沙坦胶囊来进行治疗,作为A组,另外45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片来进行治疗,作为B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3个月、6个月的尿微量蛋白水平和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水平、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A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后B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和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均有较好的效果,缬沙坦胶囊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有更好的调节效果,厄贝沙坦片则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均较好,可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酌情使用。
- 丁静明
- 关键词: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糖尿病肾病
- 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随访观察被引量:24
- 2012年
-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arterio—VENOUSfistu—las,AVF)是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目前虽然有经导管溶栓术、带气囊导管取栓术、经皮血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术等一系列创伤小见效快的方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但费用较高,操作较为复杂[1]。应用尿激酶局部注射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花费少,操作简单,但各家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案及疗效不一,且较少有后续治疗方案及预后报道。本文分析了姜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05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26例30例次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伴后续巩固治疗的临床资料,研讨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及溶栓成功后的后续治疗疗效,随访其长期通畅率。
- 王小兵苏凤珍沈海华朱小华朱虹丁静明石存平彭红英汤建明
-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随访观察血透患者局部注射治疗
- 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达格列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3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8例。研究组采用达格列净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肾功能、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达格列净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可修复患者受损的肾功能,有效控制血糖,临床疗效较好。
- 丁静明王玉芹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 罗沙司他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罗沙司他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84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研究组采用罗沙司他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贫血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CT(29.02±2.39)%、SF(270.04±40.05)μg/L、TSAT(33.64±1.5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8、4.450、21.312,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P<0.05)。结论罗沙司他具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纠正患者贫血的相关指标,进而促进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抑制患者炎性症状的发展,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丁静明高卫臻黄子华华丽
- 关键词:维持性腹膜透析肾性贫血
- 姜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透患者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 王小兵沈海花朱虹苏风珍丁静明朱小华
- 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常规泼尼松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泼尼松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全血浆粘度、血栓形成系数、血小板聚集率,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浆粘度、血栓形成系数、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较好。
- 丁静明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肾病综合征
- 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后,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出现大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500 mg/d及肾小球滤过率(GFR)<50 mL/min的患者纳入DKD组(50例),其余患者纳入非DKD组(185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早期DKD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KD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非DKD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GLU)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KD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低于非DKD组,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均显著厚于非DK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PW、IVS增厚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早期D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8、3.823,均P<0.05)。结论HDL水平降低、GLU与SBP水平升高、LVPW与IVS增厚、糖尿病病程长均与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早期DKD有关,其中LVPW、IVS增厚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早期DK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针对性给予降血压、降血糖等有效措施,进而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早期DKD,改善患者预后。
- 丁静明高卫臻黄子平华丽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室间隔厚度
- 血液灌流串联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方法: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有神经系统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行常规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前后抽取血测β2-MG浓度。结果:串联组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10例,7例明显减轻,血中β2-MG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10例缓解,缓解时间明显长于串联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器与炭肾串联通过增加对大中分子量物质的清除,在控制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方面有肯定疗效,且对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王小兵朱虹丁静明朱小华沈海花苏凤珍汤建明彭红英
- 关键词:血液灌流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
- 腹透管出口防水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透管出口防水保护装置,包括防水罩和固定带,防水罩开口一侧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两端设有连接扣,两个连接扣上分别连接一个固定带,两个固定带末端通过插扣头与插扣座相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定位座一侧表面设有一圈第一密...
- 高卫臻丁静明朱晓琳
-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膜性肾病治疗中,采取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及南医一附院治疗的48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取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 37.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 4.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膜性肾病治疗中,采取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应用联合疗法后,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高.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控制药物的剂量,并密切观察其体征变化,以此来减少不良反应.
- 丁静明
- 关键词: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