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4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血浆血小板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水平检测对多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探讨PF4水平与梗死面积、梗死灶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多灶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8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两组对象进行PF4水平检测,观察两组对象PF4水平变化情况,观察脑梗患者梗死灶数目、梗死面积与PF4水平的关系,并观察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段、不同脑梗面积患者PF4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F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不同梗死灶数目患者PF4水平随着梗死灶数目的增多而升高,P<0.05,梗死灶数目与PF4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不同梗死灶面积的患者PF4水平无差异,P>0.05,梗死灶面积与PF4水平无相关性,P>0.05。住院6-72h、7d的不同梗死灶面积患者PF4水平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住院7d不同梗死灶面积患者PF4水平明显低于住院6-72h的患者,P<0.05。结论多灶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数目越多,PF4水平越高,而病灶面积与PF4水平无关联。
- 严伟
- 关键词:多灶性脑梗死梗死面积
- 眼部症状首发Susac综合征1例5年随访
- 2022年
- 报告1例眼科症状首发Susac综合征患者5年的病情演变及诊治过程。患者,男,29岁。因反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复视、头痛2年,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8 h入院。神经系统查体:计算力减退;双眼视力下降,右侧鼻唇沟变浅,悬雍垂偏左,构音不清,咽反射弱,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Babinski征(+)。MR示胼胝体雪球样异常信号,眼底造影可见视网膜动脉荧光渗漏。听力五项提示中低频感音性耳聋。诊断:Susac综合征。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对其易误诊原因,诊断方法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古力加乃提·麦麦吐逊严伟麦路德木·麦麦吐逊蒋海山
- 关键词:SUSAC综合征随访
- NETs在脑卒中患者血栓中的含量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脑卒中患者血栓中的含量及对取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神经内科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并成功取出血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参照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组,共37例,≤2分的即为预后良好组共53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栓中NETs及降钙素原含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中NETs水平与降钙素原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mTICI分级占比、NETs水平、降钙素原水平、NIHSS评分显著增加,侧支循环建立占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卒中原因、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中NETs水平与降钙素原水平、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侧支循环建立、mTICI分级、降钙素原水平、NETs水平、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中NETs水平显著增加,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古力加乃提·麦麦吐逊麦路德木·麦麦吐逊于慧娟韦丽热严伟
- 关键词:脑卒中取栓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比较两组癫痫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5%、56.92%,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2%、18.4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 严伟王静静
- 关键词:癫痫拉莫三嗪丙戊酸
- 不同康复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侧肩痛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0年
- 肩痛是脑血管病后偏瘫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在卒中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防止肩痛的出现并在肩痛出现后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更好地改善上肢的功能活动,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益。本研究通过对急性期及恢复期卒中患者肩痛采取手法治疗和电疗术,观察证实2种疗法在缓解卒中后肩痛和促进上肢功能恢复上的不同疗效。
- 严伟韩玮刘厚林
- 关键词: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疗法后肩痛上肢功能恢复脑血管病后
- 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帕金森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帕金森病(PD)病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PD病人及对照组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民族PD病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 PD组与对照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组中居于前三位的偏颇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21.9%),阴虚质(21.7%),气郁质(16.3%);对照组中居于前三位的偏颇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14.9%)、阴虚质(12.5%)、痰湿质(9.9%)。结论偏颇体质为PD病人的易感体质特点,常见的易患偏颇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及气郁质。
- 陈军虎刘远新沙地克孟新玲刘佳房江山严伟徐秀隽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体质不同民族
- 血清NETs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桥接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阿替普酶(rt-PA)桥接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行rt-PA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的103例AIS患者,根据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35例,mRS评分>2分)。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NETs水平,分析血NETs水平、NIHSS评分对AIS患者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NIHSS评分、血清NETs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侧支循环(Ⅲ~Ⅳ级)、mTICI分级(2b~3级)占比则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NETs与NIHSS评分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预测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ETs水平、入院NIHSS评分、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mTICI分级程度是影响AIS患者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AIS患者治疗预后状况与血清NETs水平有关,NIHSS评分联合血清NETs检测可为早期评估AIS患者rt-PA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 鲁庆波古力加乃提·麦麦吐逊阿地力江·阿布力米提严伟
- 关键词:静脉溶栓机械取栓
-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康复工作过程中的基本需求以及其康复工作进度的影响因素等。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2月01日~2016年02月01日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10例作为我们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探析对象,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需求方面的平均得分较为平均,其中运动功能占首要位置,支具需求的得分最低。年纪、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病程发展、ADL评分以及GSES得分等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较多,并且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必须重视。
- 严伟王玉
-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康复需求影响因素
- 丹红注射液治疗维吾尔族青年人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维吾尔族青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维吾尔族青年人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35例,用血塞通注射4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天,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BI)的测定。结果:治疗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由治疗前的7.0±4.19分下降到治疗后的3.86±2.95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由治疗前6.49±3.32分下降到治疗后5.69±4.09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BI)由治疗前60.86±26.42分上升到治疗后77.86±20.37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BI)由治疗前61.29±33.09分上升到治疗后62.29±34.75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维吾尔青年人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严伟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丹红注射液
- 喀什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
- 2022年
-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分为无动脉狭窄组、仅颅内动脉狭窄组、仅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内+颅外动脉狭窄组。比较各组之间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05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60.73±11.36)岁,男性1213例(59.1%);无动脉狭窄组973例(47.4%),仅颅内动脉狭窄组493例(24.0%),仅颅外动脉狭窄组367例(17.9%),颅内+颅外动脉狭窄组221例(10.8%)。组间比较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钠、血镁、果糖胺、空腹血糖、白蛋白、球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无动脉狭窄相比,年龄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OR)1.0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3~1.02;P=0.011]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OR 1.11,95%CI 1.06~1.16;P<0.001)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较大(OR 1.04,95%CI 1.02~1.05;P<0.001)、合并冠心病(OR 1.43,95%CI 1.00~2.04;P=0.0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1.22,95%CI 1.05~1.42;P=0.011)和纤维蛋白原(OR 1.26,95%CI 1.07~1.47;P=0.004)较高是发生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较大(OR 1.06,95%CI 1.05~1.08;P<0.001)、合并高血压(OR 1.85,95%CI 1.27~2.69;P=0.001)和糖尿病(OR 1.80,95%CI 1.22~2.66;P=0.003)、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OR 1.10,95%CI 1.02~1.17;P=0.008)、果糖胺(OR 1.36,95%CI 1.05~1.78;P=0.02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1.24,95%CI 1.02~1.51;P=0.034)较高是颅内+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喀什地区缺血性�
- 娜迪热·艾孜热提艾力严伟玉苏普江·麦麦提阿依夏·米吉提
- 关键词:卒中颅内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