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云鹏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幼猪
  • 2篇缩窄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缩窄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管再狭窄
  • 1篇血管重塑
  • 1篇再狭窄
  • 1篇支架植入
  • 1篇植入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孙锟
  • 3篇于云鹏
  • 2篇陈笋
  • 2篇白凯
  • 2篇马周瑞
  • 1篇徐让
  • 1篇蒲田

传媒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幼猪主动脉缩窄模型的术式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环扎法和横切纵缝法建立主动脉缩窄模型的长期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环扎法(环扎组,n=20)和横切纵缝法(横切纵缝组,n=20)建立幼猪主动脉缩窄模型,建模后第1、3、6个月分别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另选取10只幼猪作为假手术组。结果建模后1个月,环扎组和横切纵缝组狭窄段血管直径均显著小于假手术组(P<0.01),狭窄段存在一定的压力阶差。建模后3、6个月,环扎组狭窄段血管直径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压力阶差为0;横切纵缝组狭窄段血管直径均显著小于假手术组(P<0.01),压力阶差相对稳定。结论横切纵缝法可建立长期稳定的主动脉缩窄模型,可作为心血管支架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
马周瑞于云鹏蒲田白凯陈笋孙锟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手术方式动物模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损伤后血管再狭窄被引量:2
2013年
支架植入与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可以迅速扩张血管、改善缺血症状,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再狭窄是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过程,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重塑是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金属基质蛋白(MMPs),作为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水解酶,广泛参与调节血管重塑和细胞迁移过程,抑制MMPs活性可以显著抑制再狭窄的发生。
于云鹏孙锟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再狭窄血管损伤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术后再狭窄血管重塑
新型可降解铁支架植入幼猪主动脉缩窄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建立长期稳定的幼猪主动脉缩窄模型,评价新型可降解铁支架植入幼猪主动脉缩窄模型的疗效、安全性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30头幼年版纳小型猪(体重3.5~5Kg)通过&quot;横切纵缝&quot;的手术方法建立幼猪主动脉缩窄...
马周瑞于云鹏白凯徐让陈笋孙锟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安全性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