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华英

作品数:25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5篇雷达
  • 5篇雷州半岛
  • 4篇强对流
  • 3篇多普勒
  • 3篇回波
  • 3篇成雹机制
  • 2篇雨雾
  • 2篇质心
  • 2篇三维数值模拟
  • 2篇闪电
  • 2篇气候
  • 2篇强对流过程
  • 2篇降水
  • 2篇含水量
  • 2篇暴雨
  • 2篇BEZIER...
  • 1篇大雾
  • 1篇多普勒雷达

机构

  • 25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厦门市环境监...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天津市气象局

作者

  • 25篇于华英
  • 9篇牛生杰
  • 5篇顾松山
  • 5篇刘鹏
  • 4篇徐峰
  • 4篇张羽
  • 3篇陈章法
  • 3篇黄小玉
  • 2篇卜令兵
  • 2篇陆春松
  • 2篇吴香华
  • 2篇赵丽娟
  • 2篇楚志刚
  • 2篇黄兴友
  • 2篇秦怡
  • 1篇魏鸣
  • 1篇陈海山
  • 1篇胡胜
  • 1篇吴彬
  • 1篇周悦

传媒

  • 4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大气科学
  • 2篇高原气象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气象与减灾研...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强对流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21
2006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IAP-CSM3D),模拟了2004年4月23日横扫湘中湘南大部分地区的飑线强对流过程的流场、雷达回波和含水量等宏、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分析了冰雹形成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冰雹粒子主要由冻滴(CNfh)和霰(CNgh)转化形成,其中冻滴的贡献比较大,冰雹主要是通过撞冻过冷水过程(CLch、CLrh)长大。将多普勒雷达实测资料同模拟的气流结构进行比较可见,雷达观测到散度随高度的变化与模式模拟的气流结构一致;模式输出的雷达回波强度及回波顶高与雷达观测事实相近。
于华英顾松山刘鹏陈章法黄小玉
关键词:数值模拟成雹机制
一次强对流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IAP-CSM3D),对2007年7月21日发生在湛江的一次强对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强对流的气流结构、垂直涡度、雷达回波及含水量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拟的回波最大强度与雷达实测结果较吻合。模拟的强对流发展阶段气流结构的典型特征为下层水平辐合,上层水平辐散,气流在5 km高度发生转向;处于成熟阶段的底层辐合比发展阶段的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地层气流先辐合后辐散,下沉辐散气流一直持续到冰雹云消散。模拟的风暴云高含水量中心与强回波中心相对应,出现在上升气流最大区域附近,这说明该风暴云的动力场与物质场配合较好。
张晶晶于华英吴彬
关键词:强对流流场回波强度要素场
湛江市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时频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探究近年湛江市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及时频特性,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时频分析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湛江市PM10质量浓度逐日差异明显,分布形态属正偏(右偏)型,为尖峰分布.湛江市PM10质量浓度的近年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PM10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年周期性清楚.年内变化具有冬春季节值大、夏秋季节值小的特性;冬春季节振幅大,夏秋季节振幅小,变化信号频率具有从小波分解的低层至高层细节系数逐层降低的年振荡波动特性.湛江市PM10质量浓度伪Wigner-Ville分布幅值明显变化的峰和谷主要位于时间域的冬春季节、频率域的0~0.05和0.45~0.5内.伪Wigner-Ville分布的Hough变换可发现湛江市PM10浓度年内的幅值变化峰值信号.
张羽牛生杰于华英
关键词:PM10浓度时频分析
敏感性问题调查核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敏感性问题调查核算装置,属于统计知识与物理装置技术结合的交叉领域。该装置为一箱体结构,箱体上设有插卡装置,箱体一侧连接有隐蔽答题袋,箱体正面设有答题说明显示窗和确认键,所述插卡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
吴香华于华英赵慧娟胡兆伟
文献传递
全球海表温度在不同时间尺度的主模态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1880—2009年HadISST资料,去掉百年全球变暖的信号,研究发现东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都有较强的年际和年代际振荡信号,特别是赤道东太平洋南侧的年代际振荡是不容忽视的。对全球范围的海表温度资料做EOF分析发现,存在3种主要的全球尺度信号,第一模态为太平洋型、第二模态为北大西洋型以及第三模态为赤道中太平洋型。特别指出,第三模态是CP ENSO在全球模态中的表现。这3种模态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都有显著的信号,在无滤波的情况下,3种模态方差贡献之和为34%。在年代际以上时间尺度范围,3种模态方差贡献之和为61%。在各种时间尺度中,这3种信号与全球平均温度都有一定的联系,尤其第一、二模态的影响最为重要,在年代际尺度中,第一、二模态方差贡献之和达到50%。2005年以后全球并没有明显增温,可能与前2个模态同时下降有关。
刘鹏江志红于华英秦怡
关键词:海表温度主模态
湖南地区暴雨的分类及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42
2006年
利用2002—2004年5—7月15次伴有低空急流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湖南汛期伴有低空急流的西风带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湖南汛期暴雨可以分成低槽暴雨和切变线暴雨两类,切变线暴雨又可分为冷式切变线暴雨和暖式切变线暴雨;不同类型暴雨的雷达回波结构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
黄小玉陈媛顾松山周雨华陈章法于华英夏正龙
关键词: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吉林省春夏期降水统计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1997—2015年吉林省春夏期(4—7月)逐日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以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速为协变量,建立各站点逐日降水量的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s,SOM)的统计预测模型;分析吉林省春夏期的主要天气模态,研究逐日降水和天气模态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关系提出逐日降水量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结果表明:SOM对天气模态的分型质量较好,邻近天气模态的累积概率分布较相似,距离较远的天气模态累计概率分布差异较大。各天气模态下无降水的概率与日降水量区间宽度的相关系数为-0. 94,显著性水平小于0. 01。基于降水量累积概率分布,20种天气模态被划分成4类,并与降水易发程度和逐日降水量完全对应。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24个站点逐日降水量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并进行预测性能分析。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 SE)的中位数分别为3. 12 mm和6. 13 mm,SBrier和Ssig分别为0. 06和0. 51,站点的逐日降水量预测性能整体较好。MAE和RMSE分布呈现东南大西北小,去除降水自然变异差异的影响,所有站点的误差都较小; SBrier和Ssig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吴香华蒙芳秀熊萍萍于华英燕妮刘伟奇
关键词: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蒙特卡罗模拟
雷州半岛夏季闪电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根据雷州半岛夏季雷暴的气候特征,利用布设在雷州半岛徐闻、遂溪两点的LD型闪电定位系统对雷州半岛的闪电进行观测,对雷州半岛7月份的逐日闪电总次数、正闪比、幅值均值、幅值分布、闪电波前陡度、闪电累积概率分布等观测值进行分析,得出了雷州半岛夏季闪电活动的部分规律。分析表明:雷州半岛夏季最大闪电电流峰值为-153 kA;负闪明显多于正闪,占闪电总数的71.71%;电流峰值都主要集中在10 kA~40 kA;闪电波前上升陡度相对集中在1μs~20μs,占观测总闪击的91.5%,3μs~10μs达到峰值。分析所得结论对本地区防雷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徐峰牛生杰张羽于华英
关键词:雷州半岛闪电定位系统闪电特征
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的云模式数值模拟试验
本文中模拟了一次强对流过程的流场、雷达回波和含水量等宏、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分析了冰雹形成的微物理过程,冰雹粒子主要由冻滴(CNfh)和霰(CNgh)转化形成,其中冻滴的贡献比较大,冰雹主要是通过撞冻过冷水过程(C...
于华英
关键词:含水量成雹机制多普勒雷达
文献传递
一次强对流风暴含水量的雷达反演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反射率因子Z与含水量M的Z-M经验关系式,反演含水量,并构建等高平面位置显示CAPPI和垂直剖面VCS两种显示方式。计算域定为以雷达站为中心的,水平边长为150 km,垂直高度为30 km的长方体箱区,分辨率是1 km×1 km×1 km。同时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IAP-CSM3D),以2004年4月23日发生在湖南省境内的一次强对流风暴过程为例,模拟该风暴云体的含水量分布。雷达反演含水量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不论在风暴的发展阶段还是在强盛阶段,反演得到的含水量等值线分布和模式输出总体相似,风暴中心的强度和高度位置吻合得很好,较好地反映了该风暴云的结构,反演效果较好。
于华英牛生杰梁明珠魏鸣顾松山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