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波

作品数:344 被引量:46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3篇会议论文
  • 12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71篇医药卫生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电子电信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7篇心脏
  • 90篇起搏
  • 86篇再同步
  • 78篇心脏再同步
  • 56篇心室
  • 52篇衰竭
  • 50篇心力衰竭
  • 46篇疗效
  • 41篇再同步化
  • 41篇同步化
  • 41篇起搏器
  • 41篇消融
  • 40篇血管
  • 40篇再同步化治疗
  • 38篇再同步治疗
  • 38篇植入
  • 37篇心脏再同步化
  • 36篇心脏再同步化...
  • 34篇心律
  • 31篇术后

机构

  • 32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白求恩国际和...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鞍山市中心医...
  • 2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解放军白求恩...

作者

  • 341篇于海波
  • 293篇韩雅玲
  • 183篇王祖禄
  • 171篇王冬梅
  • 170篇梁延春
  • 119篇臧红云
  • 87篇许国卿
  • 64篇王守力
  • 63篇荆全民
  • 62篇刘荣
  • 54篇杨桂棠
  • 52篇金志清
  • 47篇李世倍
  • 41篇梁明
  • 38篇徐白鸽
  • 35篇张东红
  • 34篇高阳
  • 26篇周薇薇
  • 22篇邓捷
  • 21篇王娜

传媒

  • 15篇中国心脏起搏...
  • 14篇中华心律失常...
  • 13篇临床军医杂志
  • 13篇沈阳部队医药
  • 11篇中华医学会心...
  • 11篇中国心脏大会...
  • 9篇中华心血管病...
  • 8篇第15届中国...
  • 6篇岭南心血管病...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第十五届全国...
  • 5篇中华老年多器...
  • 5篇第17届全军...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THE 22...
  • 3篇心脏杂志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8
  • 22篇2017
  • 35篇2016
  • 23篇2015
  • 31篇2014
  • 14篇2013
  • 52篇2012
  • 34篇2011
  • 13篇2010
  • 34篇2009
  • 36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束支电位处消融对左心室激动顺序及即刻左心功能的影响
付柳静梁延春王冬梅于海波周薇薇许国卿韩雅玲
右心室主动起搏电极与被动起搏电极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右心室主动起搏电极导线与被动起搏电极导线术后6个月参数变化。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完成的普通型起搏器能够接受6个月随访的患者共91例,右心室使用主动电极植入55例,被动电极36例,平均年龄66....
于海波王冬梅臧红云田芸张东红韩雅玲
文献传递
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患者35例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12年
心脏介入手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术等,围术期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早发现并给予恰当的处理,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本文拟分析我院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
杨桂棠王祖禄梁延春于海波李世倍金志清韩雅玲
关键词:心脏介入肺栓塞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其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研究
丁明英王祖禄李世倍梁明梁延春杨桂棠金志清于海波韩雅玲
150例心室螺旋电极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螺旋电极应用的可行性,观察参数变化。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右心室螺旋电极完成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共15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65.25±13.95岁。螺旋电极植于室间隔137例...
于海波韩雅玲王冬梅臧红云席立军张青松张冬荣
文献传递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2003年9月至2009年3月于我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22例,男17例,平均年龄(61.34+11.25)岁,术前指标显示均存在舒张功能不全,分别于术前及术...
张静王冬梅臧红云于海波张东红梁延春韩雅玲
文献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预警被引量:6
2016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外科手术高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替代治疗方式,但术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并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比例增高。术后的希氏束与心室之间间期、术后与术前希氏束与心室之间间期之差、术前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均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关房室传导阻滞的预警因素。
于海波梁延春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
影响左室电极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术后影响左室电极稳定性因素,并观察其长期参数的变化,为更好的置入左室电极提供依据。方法2001年3月~2007年8月住院病人80例,男65例,女15例,年龄34~82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DCM)51例,高血压病...
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王守力荆全民王祖禄曹荣
文献传递
电生理标测指引左心室导线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1例已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并且左心室导线脱位的患者,拔除脱位导线后,在电生理标测指引下,寻找左心室电激动除极最延迟的靶冠状静脉血管,重新植入左心室导线。
梁延春于海波李世倍杨桂棠王祖禄韩雅玲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电生理标测心力衰竭植入静脉血管
不同AV间期对永久起搏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的房室间期(AVD)对永久起搏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寻找最佳的AVD。方法60例植入DDD(或DDDR)起搏器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心室起搏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
张冬荣王冬梅于海波臧红云张青松周薇薇韩雅玲
文献传递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