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小燕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广东省科研条件建设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急性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6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出血
  • 3篇亚低温
  • 3篇诱发电位
  • 3篇早期康复
  • 3篇偏瘫
  • 3篇缺血
  • 3篇脑出血
  • 3篇脑卒中偏瘫
  • 3篇康复
  • 3篇化瘀
  • 3篇化瘀治疗
  • 3篇活血
  • 3篇活血化瘀
  • 3篇活血化瘀治疗

机构

  • 28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28篇何小燕
  • 13篇陈俊斌
  • 5篇王定佑
  • 4篇刘惠宇
  • 3篇谢冬玲
  • 3篇曾春英
  • 3篇林盛
  • 3篇李仕林
  • 3篇张昌瑞
  • 3篇朱丽芳
  • 3篇王素霞
  • 3篇李劲
  • 2篇吕俊
  • 2篇刘建祥
  • 2篇朱飞奇
  • 1篇马绍椿
  • 1篇龙桂芳
  • 1篇万志方
  • 1篇李士林
  • 1篇李兴明

传媒

  • 7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1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大多无前驱因素,均为缓慢起病、对称性肢体乏力、感觉障碍、少数有颅神经损害及自主神经损害,单次腰穿20例脑脊液异常,其中15例可见蛋白-细胞分离,正常1例,肌电图可见神经性损害,均出现脱髓鞘损害,或伴有轴索损害。4例神经活检有3例脱髓鞘改变,21例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2例并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起病隐匿,病程长,易被误诊,临床表现、脑脊液、肌电图等是主要诊断依据,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为较好治疗方法。
林盛何小燕陈俊斌
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以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从治疗开始到结束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总疗效对比。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后的功能恢复是非常有效的,能明显降低致残率而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何小燕刘惠宇李仕林
关键词: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症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红外线光照法复温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发病24 h内入院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亚低温治疗组63例,其中自然复温37例,红外线光照复温26例。治疗后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亚低温光照复温组体温、心率、血压回复平稳,血小板计数、颅内压较自然复温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 05),但脑疝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亚低温治疗技术明显促进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光照复温是良好的复温方式。
陈俊斌何小燕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脑梗死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征、MRI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对23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均有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其中有4例出现性格改变、痴呆精神症状。56.5%(13/23)的患者有贫血,60.9%(14/23)的患者有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8例,胃切除术后6例),65.2%(15/23)的患者血清VitB12水平降低,82.6%(19/23)的患者肌电图有异常改变,86.9%(20/23)脊髓MRI检查均在不同节段后侧索有明显长或等T1长T2信号的改变。23例患者给予维生素B12治疗,10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8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症状轻度改善,2例效果不明显。结论 SCD的诊断除了典型的脊髓后索侧索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和巨幼红贫血症状外,结合血清VitB12水平测定、胃镜检查、电生理检查、脊髓MRI检查,基本可以确诊。早期诊断及补充维生素B12等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李兴明朱飞奇何小燕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MRI
针灸治疗对8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针灸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圣通平、二甲双胍、格列吡嗪,予以抗血小板、降压、降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后用PET对脑内病灶数与葡萄糖代谢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脑内葡萄糖代谢减低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可以激活脑实质的葡萄糖代谢,补偿或协助受损的神经网络重建。
刘建祥万志方魏本君何小燕
关键词:脑梗死针灸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运动再学习结合活血化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以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训练结合水蛭、血栓通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6 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34例 )和对照组(33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使用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同时 ,加用水蛭干粉及血栓通活血化瘀治疗 ,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前和研究结束后的 3天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 :两组前后比较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 (P <0 .0 5 ) ,但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运动再学习疗法结合水蛭、血栓通活血化瘀综合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的作用 ,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 ,提高其生活质量。
刘惠宇朱丽芳何小燕谢冬玲曾春英王素霞李劲张昌瑞
关键词:脑卒中活血化瘀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给予克林澳16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胞二磷胆碱1.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对照组43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治疗,疗程14d。结果治疗组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克林澳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丹参注射液。
王定佑何小燕陈俊斌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DXM)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MP冲击上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每周2次,每次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10次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脑脊液(CSF)中蛋白含量及细胞学动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CSF蛋白含量恢复至正常及CSF细胞学检查免疫活性细胞减少至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周~2周;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谷玉平何小燕陈俊斌
关键词:脱髓鞘疾病甲泼尼龙地塞米松鞘内注射
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被引量:1
2003年
何小燕
关键词:癫痫首发表现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MRI及多种诱发电位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头颅MRI及不同类型诱发电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CA)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3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组(Ⅰ组)和3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组(Ⅱ组)急性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头颅MRI检测结果。结果Ⅰ组ERP的异常率高于Ⅱ组(P<0.01),SEP、BAEP无明显差异(P>0.05),病灶位于左侧半球者在语言能力、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方面成绩均显著低于病灶位于右侧半球和双侧半球者(P<0.01)。结论AICA患者急性期ERP异常结合头颅MRI结果,可作为预测AICA患者发生痴呆的简易指标。
王定佑何小燕陈俊斌谷玉平林盛刘建祥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诱发电位头颅MR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