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学会

作品数:8 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植被
  • 3篇遥感
  • 3篇物候
  • 2篇
  • 1篇遥感监测
  • 1篇植被物候
  • 1篇植被指数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量
  • 1篇碳储量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带
  • 1篇桉树
  • 1篇物量
  • 1篇相干
  • 1篇小麦
  • 1篇陆地生态
  • 1篇陆地生态系统
  • 1篇决策树
  • 1篇决策树分类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遥...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侯学会
  • 8篇牛铮
  • 6篇高帅
  • 4篇黄妮
  • 3篇王李娟
  • 2篇许时光
  • 2篇贾坤
  • 1篇康峻
  • 1篇郝鹏宇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相干双光源植被冠层方向反射模拟与试验
2013年
基于非相干光源叠加的原理,建立了太阳-激光双光源植被冠层方向反射模型。首先,分析了太阳光和激光的特点,指出了其协同应用对植被定量遥感探测的应用潜力;其次,利用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和辐射传输SAIL模型,进行了双光源情况下的模拟研究,发现在非相干叠加的情况下,当两种光源在不同角度入射时,会出现双热点的现象,并且其强度受到两种光源各自强度的影响。基于上述原理,分别针对两种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利用模拟"树木"进行了稀疏分布的几何光学模型研究,利用小麦进行了浓密分布条件下的辐射传输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了基本原理及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合相关研究分析表明,双光源建模有利于定量遥感机理模型的求解,可以利用构造的"热点"信息进行植被结构参数提取,同时对于主被动遥感协同应用和激光的植被定量遥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高帅牛铮王李娟许时光侯学会贾坤郝鹏宇
关键词:几何光学激光
基于拟合物候参数的植被遥感决策树分类被引量:29
2014年
针对目前遥感分类较少利用植被物候特征参数的现状,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根河两市作为试验区,基于2012年根河土地覆盖数据,采用双Logistic函数拟合的方法对跨度范围为2011年7月下旬至2013年7月下旬的时间序列MODIS EVI数据进行植被物候参数的分析与提取,并依据物候参数特征构建决策树对试验区土地覆盖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的物候有较明显的特征,森林、草原与作物的生长季开始时间依次滞后,作物的生长季最短,森林与草原生长季基本持平;利用植被物候特征参数进行决策树分类,作物和森林2种植被类型取得较好分类效果,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73.67%,优于该区域MODIS土地覆盖产品的总体精度(66.08%)。该研究可为呼伦贝尔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和农、牧、林业生产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康峻侯学会牛铮高帅贾坤
关键词:植被决策树物候
基于SPOT-VGT NDVI时间序列的农牧交错带植被物候监测被引量:48
2013年
为了分析中国农牧交错带植被典型物候期(生长开始日期,生长结束日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变化趋势,利用2001-2010年SPOT-VGT NDVI(SPOT-VEGETATION 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数据,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和动态阈值法,提取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物候期,探讨研究区植被物候期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研究表明,农牧交错带植被的生长季一般从4月中旬到5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结束;从西南部到东北部,植被物候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农田植被物候期与自然植被略有不同;对研究区10a物候期线性拟合,得出研究区大部分植被覆盖区域生长季开始日期呈现提前趋势,提前日期大约为1~10d左右;除部分地区外,2001-2010年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没有明显变化趋势;10a间研究区大部分草地生长季延长,也有一部分地区的生长季出现缩短趋势。研究提取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可为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侯学会牛铮高帅黄妮
关键词:遥感物候农牧交错带
近十年中国东北森林植被物候遥感监测被引量:31
2014年
基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提出了一种新的物候遥感监测方法,基于森林植被的年NDVI时间累积曲线,利用Logistic模型对NDVI累积曲线进行拟合,依据曲率极值方法提取森林植被物候期的关键参数(生长季开始日期,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OS),并对森林植被的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season,LOS)进行分析,探讨近10年东北森林物候的时空变化。主要结论为:(1)2001年~2010年间,东北森林生长季开始日期集中在110~140天但在10年间没有明显变化;(2)第260~290天,森林逐渐停止生长,生长季结束日期从北向南逐渐推迟,但在十年间几乎没变化;(3)与生长季开始和结束日期相对应,东北森林生长季长度集中在120~160天之间,但存在空间差异,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长季长度较短,集中在120~140天之间,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半岛地区的森林生长季长度可达到160天,对整个研究区来讲,近10年间变化的区域仅占研究区的14.9%,变化趋势集中在1d/10年。研究结果与物候观测数据及已有的研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利用遥感数据动态监测东北森林植被物候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侯学会牛铮高帅
广东省桉树碳储量和碳汇价值估算被引量:18
2012年
利用雷州林业局2002年二次森林清查资料和广东省林业调查的研究资料,分析了不同龄组的桉树各器官的碳含量在乔木碳含量中的比例,并初步探讨碳密度随蓄积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估算了2002年广东省桉树林的碳储量和碳汇价值。结果表明,不同龄组各组分碳含量比例有明显差异,桉树的碳含量主要表现为树干的碳含量。对于幼龄林,各器官所含碳含量的分配格局是干>皮>叶>根>枝,对于中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各器官的碳含量分配格局基本一致,为干>根>皮>枝>叶。不同龄组的碳密度,均随林分蓄积量的增加而增加。2002年广东省桉树总碳储量约为1 153.32万t,其中中龄林碳储量最多为443.13万t,而过熟林由于立地面积较少,仅为21.65万t。成熟林的碳密度最大,为50.50 t/hm2,碳密度最小的是幼龄林,为12.72 t/hm2。采用造林成本法和瑞典碳税法计算不同龄组桉树的碳汇价值,结果表明,成熟林最高,为12 695.06~51 280.18元/hm2。两种估价方法取平均,估算2002年广东省桉树的碳汇总价值为51.92亿元。
侯学会牛铮黄妮高帅
关键词:碳储量桉树
基于RS和GIS的无锡市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估算被引量:7
2011年
基于IPCC—LULUCF建议的温室气体计量方法、遥感数据和文献资料,利用RS和GIS分析了1991~2005年无锡市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近14a来,无锡市土地利用变化较明显,尤其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使得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储量减少457.18×104 t,是碳源。具体表现在:地上碳储量减少145.91×104 t,地下碳储量减少59.87×104 t,土壤碳储量减少251.40×104 t。无锡市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中,有林地的固碳潜力最大,为190.71t/hm2,其次是草地,为121.186t/hm2,农地最小,为92.6t/hm2,有林地面积的减少,造成有林地中固定的碳大量释放,使无锡市陆地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明显碳源。
侯学会牛铮黄妮王李娟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RS和GIS
基于CHRIS数据的新型植被指数的LAI估算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叶面积指数(LAI)作为重要的植被冠层结构参数,对其进行正确估算一直是遥感应用研究的重点。CHRIS/PROBA是目前具有较高分辨率(17m)的高光谱多角度数据,该数据在反演LAI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应用辐射传输ACRM模型来模拟一系列LAI在不同观测天顶角(-80°~+80°)情况下的植被光谱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构建了一个新型高光谱多角度植被指数HDVI,并成功地应用于CHRIS/PROBA数据对LAI的估算。结果表明:(1)相比光谱指数NDVI和多角度指数HDS,新指数能更好地利用光谱和多角度双重信息,与研究区LAI有着更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高达0.734 7。(2)利用LAI-HDVI最优拟合方程关系来估测LAI值,得到了研究区的LAI分布图,LAI估算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为0.619 8。
王李娟牛铮侯学会高帅
关键词:遥感植被指数LAICHRIS
小麦生物量和真实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被引量:38
2012年
利用大田小麦的参数数据和冠层光谱数据,基于光谱一阶微分技术和光谱响应函数,构建等效MODIS植被指数,建立小麦生物量(本文指总干生物量,下同)和真实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①小麦生物量与冠层光谱在552 nm,721 nm处呈现最显著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与冠层光谱的相关性在400~1 100 nm范围内较显著;②红边位置与生物量的关系最为显著,相关系数R为0.818;③6种等效MODIS植被指数中,增强型植被指数对生物量最为敏感;④红边位置估算小麦总生物量的指数模型最优,决定系数R2为0.829;⑤增强型植被指数与小麦叶面积指数的指数模型拟合度最强,决定系数R2为0.94。利用实测光谱模拟MODIS等效反射率构建植被指数反演小麦参数的方法,可为利用卫星数据进行大面积、无破坏和及时获取地面植被信息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侯学会牛铮黄妮许时光
关键词:小麦生物量高光谱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