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利群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cTnI增高的发生率、原因及短期预后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术后肌钙蛋白增高的发生率、原因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7年4月住院患者216例,其中冠脉造影(CAG)112例,男性7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9.2±5.6)岁(32~74岁);PCI术104例、男性79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2.4±9.7)岁(36~82岁),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0h、4h、8h、16h、24 h、48h时血清cTnI、CK-MB、CRP水平,统计其术后cTnI增高的发生率.分析其产生原因,随访观察是否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结果:单纯CAG患者造影前后血浆cTnI、CK-MB、CRP无显著变化(P>0.05),造影后cTnI升高的发生率为2.7%。PCI术后4h cTnI开始升高(P<0.05),24h达高峰,48h降至正常水平,cTnI升高的发生率为38.5%,同时伴CRP升高(P<0.05),而CK-MB升高不明显。结论:单纯做冠脉造影(CAG)cTnI、CK-MB及CRP无变化。PCI术后cTnI升高的发生率不低,但其峰值不高,且持续时间不长,术后cTnI短期升高并不影响其近期预后。
- 伍旭升许澎张高峰朱淑贤乔祺俞利群
- 关键词: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冠心病介入治疗对凝血-抗凝机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2007年
-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血液中组织因子(TF)和TF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以及基础状态下TF、TFP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58例,分别检测基础状态,PCI后即刻、24和48h后血液中TF、TFPI的浓度;以基础状态TF、TFPI中位数为标准将患者分别分成临床特征相似的高浓度和低浓度2组,随访6-24个月,记录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介入治疗后TF和TFPI均显著升高。基础状态,PCI后即刻、24和48h后血液中TF浓度分别为(1.52±0.82),(2.16±0.82),(2.47±0.55),(2.42±0.56)U/L;TFPI浓度分别为(0.18±0.05),(0.23±0.09),(0.16±0.02),(0.15±0.04)μg/L。TF和TFPI在介入后与基础状态时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F的高浓度维持时间较长。TF和TFPI的高浓度和低浓度组患者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可以使血液中TF和TFPI升高;基础状态TF和TFPI浓度与患者的预后无关。
- 张高峰许澎伍旭升周亚刚乔祺俞利群施旭荣徐岭朱艳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冠状动脉内药物支架与非药物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药物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TF和TFPI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将53例临床特征相似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成置入药物支架组(n=24)和非药物支架组两组(n= 29),测定置入支架前、置入后即刻、24小时后、48小时后血液中TF和TFPI的浓度,比较同组中不同时点TF和TFPI的变化以及药物支架组和非药物支架组对应时点的TF和TFPI的变化。结果:药物支架组和非药物支架组患者在置入支架后TF均显著升高;非药物支架组介入后即刻TFPI升高,以后降低至基线值以下,药物支架组也有类似趋势,但两组间对应时点TF和TFP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有的药物治疗基础上,置入药物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影响类似,并不促进系统高凝状态的发生。
- 张高峰许澎伍旭升周亚刚乔祺俞利群施旭荣徐岭朱艳
- 关键词: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血栓形成
- 冠心病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预后预测因素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提示 ,以重要心脏不良事件为因变量 ,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P <0 .0 5 ) ,相关系数为 2 2 .0 0。其他因素为无意义变量 ,P >0 .0 5。
- 许澎张高峰伍旭升乔祺俞利群
-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预后心脏不良事件无创检查前降支因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