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新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高海拔山区玉米品种栽培技术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为给高海拔山区审定的类似新品种进行高产栽培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毕单16号为试材,用二因子回归最优设计方法,根据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对毕单16号产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试验结果得出玉米产量与二因子间的回归方程为:y=6829.28+5672.83x1+1036.73x2-5192.40x12-1082.78x22-724.55x1x2。通过模拟研究,毕单16号在试验条件下的最高产量为8420.14kg/hm2,相应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52320株/hm2,氮肥施用量408kg/hm2。产量≥7500.00kg/hm2的农艺措施是种植密度(x1)53280~57600kg/hm2,氮肥施用量(x2)315.6~620.4kg/hm2。从而建立了毕单16号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该结果可用于指导毕单16号及类似品种的大面积生产。
- 张志国梅艳先新
-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优化设计
- 玉米新品种毕单16号的栽培技术研究
- 2009年
- 目的:为毕单16号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毕单16号为试材,根据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对毕单16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玉米产量与二因子间的回归方程为:Y=6829.28+5672.83x1+1036.73x2-5192.40x^21-1082.78x^22-724.55x1x2。通过模拟研究,毕单16号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高产量为8420.14kg/hm^2,相应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52320株/hm^2,氮肥施用量408.00kg/hm^2。产量≥7500.00kg/hm^2的农艺措施是种植密度(x1)53280-57600株/hm^2,氮肥施用量(x2)315.60-620.40kg/hm^2。结论:建立了毕单16号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指导生产。
- 梅艳张志国先新
-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
- 玉米杂交种毕单4号应用效益分析
- 2005年
- 毕单4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始选玉米自交系,1982年以育成的玉米自交系405为母本、自交系411为父本杂交组配,经多年试验鉴定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自199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在黔西北山区及其相似生态区累计示范推广应用47.94万hm2,按农业科技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分析,为社会累计新增玉米总产量40401.78万kg,新增总产值54224.88万元,新增纯收益52395.75万元,在其13年的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年新增纯经济效益达4030.44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为28.65,科研投资收益率为3540.25,推广投资收益率为37.47,生产投资收益率为7.47。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 阮培均王国良余永芬刘朝峰罗仕文马贤森先新
- 关键词:玉米选育评价指标
- 喀斯特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运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玉米子粒产量为目标,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为试验因子,研究了杂交玉米毕单9号子粒产量、主要经济性状与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模拟得出在黔西北喀斯特山区4月初播种育苗,采用单株定向移栽。玉米子粒产量≥8250kg/hm2的栽培技术方案为:种植密度57204~63708株/hm2,施N量291.92~357.71kg/hm2,施P2O5量187.35~232.65kg/hm2,施K2O量165.56~224.45kg/hm2。分析玉米子粒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间的关系表明,在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穗数的基础上,主攻穗长和粒重,增加穗粗和穗粒数,减小秃尖长,提高单穗粒重,对玉米实现高产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 阮培均马俊梅艳先新
-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喀斯特山区
- 毕单10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毕单10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毕单10高产栽培促控的关键因素是密度,合理密植,氮、磷、钾肥科学配合施用,有利于其实现高产;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和模拟寻优,提出了3套毕单10公顷产量9.0~10.5t、10.6~11.25t、≥11.25t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 阮培均梁黔云马俊先新
- 关键词:栽培技术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
- 玉米杂交种毕单4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毕单4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山区自然生态特点和玉米生产实际,于1982年以墨白玉米种质自选系405为母本,以330天然杂株自选系4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玉米组合。该组合于199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 余永芬阮培均刘朝峰王国良罗仕文马贤森先新
- 关键词:玉米育种玉米杂交种选育玉米生产生态特点
- 优质高产玉米毕单16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09年
- 毕单16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用自选的玉米自交系BS37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毕331作父本杂交选育成的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本文全面介绍了毕单16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以便在进行毕单16号大面积推广应用过程中,使用者对毕单16号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高产。
- 张志国先新梅艳
- 关键词:玉米选育高产栽培
- 优良墨白玉米种质在黔西北山区的改良创新利用被引量:5
- 2008年
- 毕节地区农科所引进的墨白玉米种质是墨西哥的一个高配合力基础群体,品质好、抗病性强,通过对其改良创新利用,育成了4054、49、W2602、16等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组配成的杂交种毕单3号、毕单4号、毕单10号、毕单13号等非常适应毕节地区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黔西北山区农民的增产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先新刘朝峰张志国梁黔云阮培均罗仕文
- 关键词:玉米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