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宁生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菲尔德斯半岛南部新生界火山岩系古地磁及地质意义
- 菲尔德斯半岛南部火山岩系由下而上,玛瑙滩段和化石山段 MI=-76.9°. MD=59.7°.属新生界下第三系始新统中下部极性辊合带中的正向亚带;按磁偶极子模式.平均古地磁极(S)的位置是64.3°S.116.4°W;采...
- 冯宁生金庆民王力波张南海
- 关键词:古地磁南极菲尔德斯半岛
- 文献传递
- 浙东沿海新元古代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 1998年
- 在浙东沿海大片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的永嘉县枫林镇附近、地层时代原定为上侏罗统茶湾组(J3c)或下白垩统馆头组(K1g)的一套沉积地层中,首次发现较为丰富的、曾产于中国某些地区新元古界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的微古植物化石。据此.该地层时代应属于新元古代。从而为研究浙东沿海基底构造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窗口。
- 丁保良张瑛汪迎平闫永奎冯宁生
- 关键词:地层微古植物化石新元古代
- 宁波盆地白垩系古地磁特征兼论馆头组朝川组和方岩组的层位归属
- 浙东宁波盆地白垩纪陆相火山岩系,经古地磁研究表明,以往认为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早期的馆头组,晚期朝川组和晚白垩世早期的方岩组均呈正向磁化,平均磁化方向基本一致.据绝对年龄和古生物旁证,磁化时间属白垩纪中期正向极性超时.因此,...
- 冯宁生王润华闫晋英李龙通邵志华夏克诚
- 文献传递
- 菲尔德斯半岛南部新生界火山岩系古地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 1989年
- 菲尔德斯半岛南部火山岩系由下而上,玛瑙滩段和化石山段MI=-76.9°,MD=59.7°,属新生界下第三系始新统中下部极性(?)合带中的正向亚带;按磁偶极子模式,平均古地磁极(S)的位置是64.3°S,116.4°W;采点古纬度南纬约65°。长山段I=77.6°,D=211.6°,为上述极性混合带中的反向亚带;虚地磁极(N)位置是75.9°S.118.7°W;采点古纬度南纬约66°。位于化石山段之上,长山段之下的岩块山段,数据具有随机性,这与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有关。结果表明:1、化石山段与岩块山段之间,是早、晚两个喷发旋回的界线所在。2、菲尔德斯半岛自早第三纪始新世以来。
- 冯宁生金庆民王力波张南海
- 关键词:古地磁南极菲尔德斯半岛
- 宁波盆地白垩系古地磁特征兼论馆头组朝川组和方岩组的层位归属被引量:3
- 1989年
- 浙东宁波盆地白垩纪陆相火山岩系,经古地磁研究表明,以往认为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早期的馆头组,晚期朝川组和晚白垩世早期的方岩组均呈正向磁化,平均磁化方向基本一致。据绝对年龄和古生物旁证,磁化时间属白垩纪中期正向极性超时。因此,馆头组的层位应作相应的提高,从白垩系下部上升到白垩系中部;朝川组随之位于其上。方岩组纳入白垩系中部,在馆头组之下还应有一套以正负极性交迭为特征的白垩纪早期沉积物。从而对以往所谓的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的时代提出疑问。从古地磁方向特征的规律,支持了白垩系三分说。
- 冯宁生王润华闫晋英李龙通邵志华夏克诚
- 浙江白垩系的深化研究与新进展被引量:36
- 1999年
- 根据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资料,将浙江省陆相白垩系划分为3统、5群、17组,并将其所含化石划分为建德、水康、衢江三个生物群。以综合地层学手段研究了白垩系的区域地层对比框架。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是在对一些岩石地层成因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白垩系主要的关键性、疑难性地层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塘上组”底部砾岩为与火山爆发有成因联系的湖泊重力流沉积,并非底砾岩,因而“天台群”不是“新的构造亚层”,而基本上是火山岩型永康群;(2)“塘上组”、“小平田组”等人山活动成因的“组”,都是中白垩世时局部性火山事件形成的不等时、不连续的地质体,不是层位固定的岩石地层单位;(3)中戴组、方岩组、“赤城山组”都是晚白垩世早期地壳重力均衡调整作用中,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同一套类磨拉石建造,并非层位不同的“三套”类磨拉石建造。
- 丁保良李耀西汪迎平冯宁生张瑛闫永奎
- 关键词:白垩系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