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水云

作品数:37 被引量:337H指数:1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骨折
  • 10篇内固定
  • 7篇腰椎
  • 7篇手术
  • 6篇腰椎峡部
  • 6篇腰椎峡部裂
  • 6篇椎弓
  • 6篇肱骨
  • 6篇峡部
  • 6篇峡部裂
  • 5篇髓内
  • 5篇髓内钉
  • 5篇锁髓内钉
  • 5篇椎弓根
  • 5篇交锁
  • 5篇交锁髓内钉
  • 5篇钢板
  • 4篇胫骨
  • 4篇股骨
  • 3篇缺损

机构

  • 35篇解放军第98...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11...
  • 1篇解放军第89...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警部队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7篇冯水云
  • 31篇梁再跃
  • 19篇徐云钦
  • 19篇谭俊铭
  • 18篇陈才平
  • 13篇朱亚中
  • 13篇王朝阳
  • 12篇杨德兴
  • 7篇吴群峰
  • 5篇冯炜
  • 3篇陈金富
  • 3篇何海龙
  • 3篇李家顺
  • 3篇贾连顺
  • 3篇叶晓健
  • 2篇王刚
  • 2篇冯金忠
  • 2篇袁文
  • 2篇骆合德
  • 2篇徐伯诚

传媒

  • 7篇骨与关节损伤...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颈腰痛杂志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45
2002年
目的观察股骨干骨折三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骨折,以外侧入路,分别予交锁髓内钉、梅花钉、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6~144个月,术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率:交锁髓内钉组3.1%、梅花钉组6.0%、加压钢板螺钉组10.6%;内固定失效率:交锁髓内钉组0%、梅花钉组4.5%、加压钢板螺钉组17.0%;术后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率:交锁髓内钉组81.3%、梅花钉组70.1%、加压钢板螺钉组59.6%。结论交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近远期疗效满意,梅花钉次之,加压钢板螺钉最差。
徐云钦冯水云梁再跃谭俊铭陈才平朱亚中王朝阳陈金富冯炜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疗效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方法的改进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取肘后内侧切口,尺神经常规前置,尺神经沟置针与桡侧克氏针交叉固定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结果]46例病人随访1 a以上,肘关节功能优良,其中1例轻度肘内翻畸形,无继发性尺神经伤。[结论]此方法一期解决骨折复位固定并避免术后并发症,创伤小,患者易接受,适合普及推广。
朱亚中冯水云冯炜陈金富卢一生
关键词:手术方法髁上骨折肱骨
尺神经沟迟发性血肿并肘管综合征误诊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徐云钦梁再跃冯水云陈才平
关键词:尺神经压迫综合征误诊
后外侧或后路环形融合内固定治疗改善腰椎峡部裂性椎体滑脱患者下腰痛及功能活动障碍的效果
2005年
目的:回顾性评估腰椎峡部裂性椎体滑脱(Ⅰ度~Ⅲ度)患者行后外侧或后路环形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腰和下肢痛及腰和下肢功能活动的改善效果。方法:选者1993-02/2002-09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骨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门诊治疗峡部裂性椎体滑脱患者44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单一椎体双侧峡部裂,其中行后外侧融合内固定26例,后路360°融合内固定18例。随访两年进行效果评定:①临床疗效评估为优:腰和下肢痛完全消失,可下蹲;良:腰和下肢痛大部分消失,能下蹲;可:疼痛部分消失,常用止痛药,下蹲轻度受限;差:疼痛同前或加重,常规用止痛药,没有支持不能下蹲。②植骨融合情况根据X射线片和CT片评定。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后外侧融合内固定和后路360°融合内固定患者临床效果:优5例,良3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3.2%(41/44)。②植骨融合情况:除预后差的1例患者融合失败和另1例内固定取出时仍存在峡部异常活动外,其他42例均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5.4%(42/44)。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7例患者遗有术后取骨部位的慢性疼痛,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结果证实只要术中重视植骨融合技术,则峡部裂性椎体滑脱患者行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或360°融合内固定均能获得较好的滑脱纠正率和植骨融合率,较好缓解患者腰和下肢疼痛症状,并恢复下蹲等功能活动。
谭俊铭李家顺叶晓健冯水云袁文梁再跃何海龙许国华贾连顺
关键词:腰椎
经椎弓根张力带原位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介绍了单节段经椎弓根张力带和原位融合术治疗腰峡部裂的临床应用。方法:共治疗36例78处病变,原位融合包括峡部裂的植骨修复和腰椎的后外侧植骨融合,范围1~2个节段。结果:随访1年4月~4年11个月,平均2年7月。74处病变获得骨性融合,占944%,计优28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临床结果表明,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简便、稳固,对腰骶部运动生理干扰小等优点。经椎弓根张力带内固定可提供有效的融合。手术指征取决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时,亦对融合节段和椎管减压等进行了讨论。
谭俊铭冯水云梁再跃王宝虎杨德兴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张力带固定
俯卧位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3
2003年
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的传统体位为仰卧位前臂置胸前位,1998年10月起改为俯卧位前臂悬垂位,临床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108例,仰卧位60例,俯卧位48例,男66例,女42例,年龄3~18岁,平均9岁,伸直型90例,桡偏型42例,尺偏型48例,屈曲型18例。所有病人均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朱亚中梁再跃冯水云徐云钦卢一生
关键词:俯卧位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手术指征
胸椎骨折合并胸外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总结 17例胸椎骨折患者的特点与诊疗情况 ,为提高此类合并胸外伤患者的疗效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了 17例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近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14例 (82 .4 % )合并肋骨骨折 ,11例 (6 4 .7% )合并血气胸 ,10例 (5 8.8% )合并严重脊髓伤 ,3例 (30 % )远期脊髓伤为有用恢复。结论 胸椎骨折常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严重脊髓损伤 ,预后较差 。
徐云钦王朝阳梁再跃谭俊铭陈才平朱亚中冯水云
关键词:胸椎骨折内固定血气胸脊髓损伤
改良Scott技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植骨融合探讨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为提高改良Scott技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融合率而对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从 1993 2~2 0 0 0 5对 82例 (男 5 6例、女 2 6例 )共 182处峡部裂患者行改良Scott技术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 ,患者平均年龄 33 4岁(17~ 6 6岁 ) ,平均随访 2 6年 (1~ 8年 )。结果 后外侧融合标准通过正、侧、双斜位X线片和外科探查融合骨块明确 ;如有疑问 ,内固定取出后可行应力位摄片和CT检查进一步明确。 76例病人共 173处峡部融合。结论 此手术的主要优点是融合率高、创伤小、手术简单、内固定稳固。单一椎体节段内固定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环境 ,充分的植骨接触面和植骨量、植骨床与移植骨间的紧密接触、植骨处血运快速重建和充分的术后止动等 。
谭俊铭冯水云梁再跃杨德兴徐伯城吴群峰许祖福
关键词:后外侧融合腰椎峡部裂植骨融合
脊髓神经鞘瘤诊治分析16例报告
2003年
目的 探讨脊髓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6例脊髓神经鞘瘤患者进行脊髓造影或 MRI检查。 13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 ,2例次全切除 ,1例部分切除。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 ,次全切除 2例有好转 ,部分切除 1例复发。结论 脊髓神经鞘瘤行手术全部切除是可行的 。
王朝阳梁再跃冯水云陈才平徐云钦陈金富
关键词:脊髓神经鞘瘤
以颈腰痛首发的带状疱疹被引量:1
2003年
1病例资料 [例1]男,56岁.因高处坠落致枕颈部酸痛10小时入院.当时元肢体麻木及活动受限.
徐云钦冯水云梁再跃陈扬
关键词:颈腰痛带状疱疹首发症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