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冉
- 作品数:1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吸波剂,包括核结构和壳层结构,其中,所述核结构为二氧化硅微球;所述壳层为包覆于所述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碳‑金属复合层;所述碳‑金属复合层为异质复合型结构,其中,碳为连续相,金属分散在所述连续相...
- 安振国杜改平刘冉张敬杰杨岩峰
- 碳-磁性金属弥散型中空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磁性金属弥散型中空复合微球,其包括以碳为骨架形成的壳层含孔的中空微球,以及均匀镶嵌分散在所述中空微球壳层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和/或金属合金纳米颗粒。该中空复合微球磁性合金纯度高,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通过...
- 安振国刘冉张敬杰杨岩峰
- 一种具有三层球壳结构的高强度中空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属于粉体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三层球壳结构的中空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中空复合微球通过内部的中空空腔获得低密度。本发明提供的中空复合微球通过三层球壳间的比例调控其密度和强度。本发明提供的中...
- 安振国刘冉张敬杰廖斌杨岩峰
- 文献传递
- 记录人体生理信息的即插即用微型多参数记录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录人体生理信息的多参数记录装置,包括用于封装和支撑其它部件的基底、传感器、用于采集传感器所测量数据的数据采集器、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器、用于控制采集、存储及与外接计算机通讯过程的控制器、计算机接口;其...
- 刘静邓中山刘冉张辉韩萌王欣王川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磁性金属-碳复合型微球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磁性金属‑碳复合型微球吸波剂,其由中空内核和球壳组成;其中,所述中空内核为空气空腔;所述球壳的结构由连续相的碳和作为分散相的金属‑碳复合颗粒组成。该吸波剂通过内部的中空空腔可降低吸波剂密度;且...
- 安振国刘冉贾倩倩韩钢张敬杰
- 一种宽频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频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吸波材料为核壳复合微球,其中,磁性金属微球为核,掺杂有非磁性金属颗粒的含孔碳层为壳层;所述壳层包覆在核上。该宽频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可实现2‑18GHz频率范围内...
- 安振国刘冉张敬杰
- 可控径向分支钴颗粒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2020年
- 微纳米级铁磁性金属颗粒的外形调控会导致各向异性和表面原子比例变化,并对其电磁性能有很大影响。工作利用一步水热还原法制备了具有发散分支结构的微米级钴颗粒。通过对反应体系组成的设计实现了分支结构尺寸的调控,根据分支的长径比不同,分别得到了剑麻状,花状以及类球状颗粒。采用SEM、TEM和XRD对所得材料进行了形貌及结构表征,用VSM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材料的室温磁性能和电磁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材料在2~18 GHz频段的微波电磁特性。结果表明,基于形状各向异性带来的表面原子比例和矫顽力提升,以及多尺度的花瓣结构对入射电磁波的多重散射效应,适度的分支结构(花状)的钴颗粒具有最好的电磁波损耗能力。研究还发现,一方面分级结构可通过更丰富的界面和多尺度协同促进电磁波的多重反射和散射,进而延长传输路径并增强微波耗散;而另一方面,过高的分支化结构会导致吸波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介电损耗提高,不利于吸收剂添加量的提升和阻抗匹配设计。
- 刘冉廖斌廖斌安振国
- 关键词:形状各向异性多重散射微波吸收
- 碳-磁性金属弥散型中空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磁性金属弥散型中空复合微球,其包括以碳为骨架形成的壳层含孔的中空微球,以及均匀镶嵌分散在所述中空微球壳层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和/或金属合金纳米颗粒。该中空复合微球磁性合金纯度高,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通过...
- 安振国刘冉张敬杰杨岩峰
- 文献传递
- 花状钴微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利用水热还原法制备出了花状Co微纳米颗粒,再经过表面的局部氧化热处理及碳包覆分别得到了Co@CoO和Co@C微纳米复合结构。采用SEM、TEM和XRD对所得材料进行了形貌及结构表征,用VSM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材料的室温...
- 刘冉
- 关键词:纳米复合颗粒电磁性能
- 文献传递
- 碳-磁性材料复合电磁波吸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高性能电磁波吸收剂的开发成为材料和电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将碳材料与微纳米磁性组分结合是构筑高效电磁波吸收剂的有效手段,相关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分别从碳材料的特性分析、与碳材料组合构建复合体系的磁性组分、各种晶化状态和外形的碳材料与磁性组分的复合结构、碳-磁性组分复合结构的制备与调控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比较了各类碳-磁性组分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劣及制备过程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并从基础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两个角度对该类复合型吸波剂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安振国刘冉张敬杰
- 关键词:碳材料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