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超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互渗律”与“互文性”的彰显——从经济与政治的角度解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中外美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极为复杂。然而,经济与政治话语作为社会发展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艺术的介入、渗透与覆盖,成为艺术与社会生活前景中愈来愈突出的历史现象。
- 刘力超
- 关键词:艺术社会政治
- 论价值冲突中的中国行为艺术及其走向
- 2008年
- 中国当代的行为艺术在与公众交流时,因其另类的言说方式而遭到公众的拒斥,剖析其深层的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当代行为艺术所陷的困境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碰撞所产生的价值冲突。因此行为艺术家只有通过调整创作理念才能创造出属于人民的艺术。
- 刘力超张兆林贺军
- 关键词:行为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后现代主义
- 论艺术价值观的合理性
- 在现当代艺术哲学领域,艺术价值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艺术价值观,作为认知过程中主体对艺术价值的评判,对整个艺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新兴电子传播媒介和大众日常审美心态的改变极大...
- 刘力超
- 关键词:艺术价值价值观
- 文献传递
- 以《紫日》为例谈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影视鉴赏中的作用
- 2008年
- 在鉴赏影片的过程中,感性思维起到了对影片画面及情节把握的作用,而对影片内涵的体会和领悟以及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获得的美感享受和心灵的净化又需要理性思维的作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完成了对影片的鉴赏。
- 刘力超
- 关键词:影视鉴赏思维模式《紫日》
- 中国隐逸文化的开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伯夷与叔齐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奇特的经历使其成为中国隐逸文化的引子,二人的品德因其隐逸而更加高贵,对后世的中国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中国人的生活更加艺术化,对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建设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 张兆林王楠刘力超
- 关键词:隐逸艺术化
- 从价值哲学角度观照艺术的价值
- 2009年
- 艺术价值贯穿于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发展中,是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偏差,关于艺术价值问题的研究长期被置于认识论的哲学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对价值和艺术本质的追问,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对艺术价值问题进行了重新阐释。
- 刘力超
- 关键词:价值哲学艺术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