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友金

作品数:225 被引量:3,441H指数:33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5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5篇集群
  • 43篇企业
  • 40篇产业转移
  • 20篇技术创新
  • 20篇产业集群
  • 15篇集群式
  • 15篇一带一路
  • 14篇集群式创新
  • 12篇价值链
  • 11篇生态学
  • 10篇博弈
  • 9篇实证
  • 9篇竞争力
  • 8篇行为生态
  • 8篇行为生态学
  • 8篇制造业
  • 8篇中小企业
  • 8篇城市
  • 6篇演进
  • 6篇中国高技术产...

机构

  • 187篇湖南科技大学
  • 34篇湘潭工学院
  • 11篇中南大学
  • 6篇湖南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浙江财经大学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厦门国家会计...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22篇刘友金
  • 20篇易秋平
  • 14篇罗发友
  • 14篇刘莉君
  • 13篇曾小明
  • 13篇胡黎明
  • 11篇贺胜兵
  • 10篇赵瑞霞
  • 8篇肖雁飞
  • 7篇周华蓉
  • 7篇戴魁早
  • 7篇叶文忠
  • 6篇贺曲夫
  • 6篇向国成
  • 5篇潘爱民
  • 5篇杜龙政
  • 5篇曾祥炎
  • 5篇唐志军
  • 4篇廖双红
  • 4篇袁祖凤

传媒

  • 23篇湖南科技大学...
  • 14篇中国软科学
  • 12篇系统工程
  • 12篇湖湘论坛
  • 9篇求索
  • 9篇经济地理
  • 7篇中国工业经济
  • 6篇统计与决策
  • 6篇科学学研究
  • 6篇经济学动态
  • 5篇湖南社会科学
  • 5篇当代教育理论...
  • 4篇财经研究
  • 4篇高等学校文科...
  • 4篇湘潭大学学报...
  • 3篇社会科学家
  • 3篇经济社会体制...
  • 3篇湘潭工学院学...
  • 3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湖南财政经济...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16篇2012
  • 24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16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008年
本文在给出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之上,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区域产业集群独特的发展规律,构建了集群所在区域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六力"模型。首次提出基于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给出具体的评价模型和方法。
叶文忠刘友金
关键词:集群创新区域国际竞争力聚类分析
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被引量:24
2015年
本文对"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暨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归纳。与会专家学者集中探讨了产能过剩下的政府行为与政策、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与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治理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等内容,反映了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究以及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
潘爱民刘友金向国成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
集群视角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与未来研究展望被引量:5
2006年
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加速,现代企业竞争已经由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产业链之间的集体竞争。与此同时,现代区域间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体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之间或特色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优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产业集群为研究区域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逐渐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刘友金
关键词: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概化理论在教学水平测评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运用概化理论 ,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测评问题进行设计 ,定量研究评分者因素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测评信度与一致性的影响 ,并研究减少评分者人数的可行性。
罗发友王记志刘友金
关键词:概化理论水平测评高校教师方差分量教学技能
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4
2009年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表现,是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城市高级化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支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从解析世界典型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基本状况入手,着重分析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基本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刘友金王玮
共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机理研究被引量:35
2012年
在当今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集群式转移———一种"企业的抱团迁徙"已经成为产业转移主导模式。企业之所以抱团迁徙,是由于在现代经济集群化发展背景下,企业在集群中形成了强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极其相似,产业集群式转移类似于生物群落的共生迁徙。本文引入共生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式转移与生物群落共生迁徙的相似性,构建出产业集群式转移一般演进过程DLSN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的阶段特征与条件,并通过案例作进一步验证,从而揭示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基本规律,为制定产业转移引导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刘友金袁祖凤周静姜江
关键词:演进机理
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4
1998年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二战之后,两国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工业总产值日本(1946年)与中国(1949年)较为接近,技术、经济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即使60年代初,两国的GNP总值仍然相近,而1980年日本是我国的4倍,1985年是我国的5...
刘友金陈文化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产业梯度的中部六省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之重点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中部六省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先应该分析自身本土产业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立各自的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省区相对东南沿海不同地区(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的产业梯度和相对产业梯度,确定各省区对应不同发达地区所需要重点承接的产业。同时,针对当前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更好地承接东南沿海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贺曲夫刘友金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梯度优势产业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吗?被引量:32
2019年
自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先后设立了多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示范区是否促进了创新提高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呢?文章测算了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TFP,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地区TFP的政策处理效应。研究发现:在观测区间内,地级以上城市的TFP呈下降趋势;从整体看,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地区TFP的政策处理效应显著为负,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不显著,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显著为负;示范区成立后的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加是导致地区TFP下降的主要原因,设立示范区的产业升级效应并不明显,承接具有污染性的产业转移对TFP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贺胜兵刘友金段昌梅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双重差分模型
实物期权在R&D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借助于Geske的复合期权定价公式建立了R&D投资项目的决策模型,并对一个R&D投资项目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索R&D投资项目的合适的期权构模及求解方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唐彩刘友金
关键词:实物期权R&D项目投资决策复合期权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