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术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显像
  • 2篇腺瘤
  • 2篇亢进
  • 2篇机能亢进
  • 2篇甲状腺
  • 1篇动态显像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有效半衰期
  • 1篇摄影
  • 1篇摄影术
  • 1篇肾动态
  • 1篇肾动态显像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损伤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损伤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定位
  • 1篇肿大

机构

  • 4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实验动物中心

作者

  • 4篇刘学术
  • 3篇李诗运
  • 3篇戴儒奇
  • 2篇姚爱珠
  • 1篇詹锋
  • 1篇谭本旭
  • 1篇白殿卿
  • 1篇杨一萍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131)I剂量对小鼠甲状腺吸^(131)I率和有效半衰期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131I对甲状腺吸131I率及有效半衰期(Teff)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35只,分成7组,先测定示踪剂量的吸131I率和Teff,然后按每克甲状腺组织分别为30,60,70,80,90,100,170μCi给予治疗量131I,并测定治疗量的吸131I率和Teff。资料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随着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用量增加,治疗量吸131I率呈下降趋势。170μCi组的吸131I率明显低于示踪剂量吸131I率(P<0.01),其他剂量组未获统计学差异。治疗量与示踪量131I和Teff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131I用量增加,治疗量吸131I率呈下降趋势,但131I剂量对Teff没有明显影响。
刘学术谭本旭杨一萍白殿卿
关键词:甲状腺有效半衰期小鼠
^(99)Tc^m-MIBI核素显像对甲状旁腺瘤术前定位诊断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比较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l)核素显像、B超、CT对于高功能甲状旁腺病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简称原发甲旁亢 )的 7例患者均做了99Tcm-MIBI核素显像及B超、CT检查。结果  7例患者共摘除 7枚腺瘤和 1枚增生腺体 ,均经病理诊断证实。99Tcm-MIBI核素显像、B超、CT的灵敏度分别为 88%、75 %和 6 3% ,特异性为 10 0 %、10 0 %和 95 % ,准确性为 96 %、93%和 89%。99Tcm-MIBI核素显像与CT无明显差异 ,99Tcm-MIBI核素显像在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优于B超 ,但特异性三者近似。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法对于甲状旁腺腺瘤的定位诊断很有帮助 。
李诗运戴儒奇刘学术姚爱珠
关键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超声学X线断层摄影术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99m)TcO_4显像特点分析
2004年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核素甲状腺显像的特点。方法 临床证实未经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2 0 0例 ,女 15 3例 ,男 47例 ,行99mTcO4甲状腺平面显像。对所获得甲状腺影像的大小、形态、示踪剂分布特点及锥体叶的出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显像获得 40 0叶甲状腺。单叶甲状腺长径在 5~ 7cm的占 72 5 0 % ,分布在 169例患者中。甲状腺长径在 7cm以上的有 13 75 % ,分布在 3 3例患者。甲状腺长径甲在 5cm以下的仅有 13 75 % ,分布在 3 8例患者。单叶甲状腺横径在 2 5~ 3 5cm的占 64 2 5 % ,分布在 14 4例患者。甲状腺横径在 3 5cm以上的有 1 45 % ,分布在 6例患者中。甲状腺横径在 2 5cm以下的 3 3 5 % ,分布在 85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峡部增宽的 61%。甲状腺内示踪剂多呈均匀分布 ,甲状腺内有多发小结节的只占 9 0 % ,有单个“结节”的仅占 3 2 %。出现 12例有锥体叶 (占总人数的 6 0 % )。结论 甲状腺SPECT显像既无“结节”又无锥体叶 。
戴儒奇李诗运刘学术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腺瘤
^(99m)Tc-DTPA和^(99m)Tc-EC肾动态显像的对比分析
2003年
目的 对比分析99mTc -DTPA和99mTc -EC的同期肾动态显像 ,比较这两种肾脏显像剂在正常人和不同患者体内显像的特点和异同。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对 15例正常人和 3 5例不同肾脏疾患病人的99mTc -DTPA和99mTc -EC同期肾动态显像的图像和功能曲线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正常人99mTc-EC肾脏显像效果较99mTc -DTPA好 ,肾脏对99mTc -EC的清除较99mTc -DTPA快 ,99mTc -EC的 2 0minCR( 63 .15± 15 .66)明显高于99mTc-DTPA的 2 0minCR( 3 8.15± 11.2 4) ,差异显著 (p <0 .0 1) ,在一些早、中期肾功能受损患者中99mTc -EC和99mTc -DT PA的肾功能曲线和功能参数存在不一致 ,这表明了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程度的不一致性。
李诗运戴儒奇刘学术姚爱珠詹锋
关键词:^99MTC-DTPA^99MTC-EC动态显像肾小球损伤肾小管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