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君

作品数:33 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蝌蚪
  • 8篇两栖
  • 7篇RANA
  • 6篇爬行动物
  • 6篇两栖动物
  • 6篇两栖爬行
  • 6篇两栖爬行动物
  • 4篇阿特拉津
  • 3篇沙蜥
  • 3篇沙蜥属
  • 3篇水电
  • 3篇染色体组
  • 3篇染色体组型
  • 3篇自然保护
  • 3篇物种
  • 3篇核型
  • 3篇保护区
  • 3篇草坡
  • 2篇遗传学
  • 2篇入侵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成...
  • 4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美国加州大学
  • 2篇四川省环境保...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位育中学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 1篇四川省野生动...

作者

  • 33篇刘志君
  • 26篇王跃招
  • 14篇李成
  • 10篇戴强
  • 9篇曾晓茂
  • 7篇苑宇哲
  • 6篇李旭东
  • 6篇顾海军
  • 6篇姚春生
  • 6篇徐士霞
  • 4篇刘少英
  • 4篇冉江洪
  • 4篇戴建洪
  • 4篇方自力
  • 3篇郑渝池
  • 2篇孙治宇
  • 2篇吴贯夫
  • 2篇张晋东
  • 1篇胡其雄
  • 1篇余平

传媒

  • 9篇四川动物
  • 7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Zoolog...
  • 3篇生物多样性
  • 2篇Curren...
  • 2篇四川省动物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遗传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无尾两栖类陆地核心生境被引量:12
2005年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该地区分布有3种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kukunoris)、倭蛙(Nar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a),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研究在保护区内设定了16个50m×50m的样地(每个样格分为25个10m×10m样格),对每个样格中3种两栖类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根据3种两栖类分布点距离水体的最远距离初步确定若尔盖保护区高原林蛙(Ranakukunoris)、倭蛙(Nar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a)的陆地核心生境半径分别为:1000m、55m和580m。由于过大的陆地核心生境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此本文提出最小陆地核心生境的概念:在某一季节,不同性别和生活史阶段的某种动物的90%个体完成该季节正常生命活动所通过或者利用的陆地。由此概念,根据高原林蛙90%的雌体、雄体和幼体分布确定其最小陆地核心生境半径为51m。最后通过最优化理论对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分布格局与水体距离、草本层盖度、两栖类密度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陆地核心生境的范围与其所在生境景观及本种和其他动物种群状况有密切关系。
戴强戴建洪张晋东杨勇张明李成刘志君顾海军王跃招
关键词:两栖类
道路及道路施工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小型兽类及鸟类生境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4
2006年
为考察道路和道路施工对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野生动物的影响,我们在穿过若尔盖湿地的2条道路两侧,对距道路不同距离的小型兽类和鸟类分布进行了调查,其中小型兽类调查深度距离公路800m,鸟类调查深度距离公路400m。施工中的国道213线路两侧黑唇鼠兔(Ochotonacurzoniae)洞穴高密度区域离道路更远,在道路两侧400m处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距离道路10m处的密度;而在正常运营中的省道209线两侧,其洞穴密度在200m处达到最高值,与其他距离的洞穴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无论在国道213线还是省道209线,道路对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洞穴分布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正常运营的省道209线两侧,高原鼢鼠土堆密度最高区域为距离道路100m处;而施工的道路两侧高原鼢鼠土堆密度最高区域则出现在距离道路10m处,第二高峰出现在距离道路400m处。雀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分布均呈现距离道路越远密度越高的趋势,但是只有距离道路400m处雀形目鸟类的密度显著高于50m与200m处;距离道路不同距离的样线中隼形目鸟类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施工中的道路对黑唇鼠兔的影响区域比正常运营的道路更宽,其公路效应域达到400m,400m的调查深度对鸟类尤其是隼形目鸟类来说可能还略有不足。但是,根据此深度的调查可以确定施工中的国道213线雀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公路效应域宽度大于400m。
戴强袁佐平张晋东杨勇张明张强顾海军刘志君蹇依王跃招
关键词:高寒湿地鸟类兽类生境
草坡河流域小水电开发对无尾两栖动物的影响
在江河支流上修建小型水坝正逐渐成为威胁山区生物多样性和流溪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采用3种方法调查了四川省岷江支流草坡河流域小型水坝对当地无尾两栖动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水坝对无尾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多种危害.
李成顾海军戴强刘志君王跃招
四川省草坡和包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编目法调查了四川省汶川县草坡自然保护区和若尔盖县包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概况。调查表明,草坡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17种,隶7科3目;包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5种,隶5科3目。
李成顾海军阳华刘志君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应用蝌蚪快速检测环境变异的两种方法——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被引量:22
2004年
本文介绍了应用无尾两栖类动物的蝌蚪进行环境监测的两种方法———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此两种环境检测的方法与其他环境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 ,简便 ,易操作 ,适于检测现场应用 ,可大面积推广等优点。
苑宇哲徐仕霞姚春生刘志君李旭东王跃招
关键词:蝌蚪生物检测微核试验环境监测
草坡河流域小水电开发对无尾两栖动物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在江河支流上修建小型水坝正逐渐成为威胁山区生物多样性和流溪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采用3种方法调查了四川省岷江支流草坡河流域小型水坝对当地无尾两栖动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水坝对无尾两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多种危害。具体表现在:(1)坝体阻碍和引水发电导致了繁殖场与栖息地减少和单一化,通过繁殖位点调查法发现上游卵团密度为下游卵团密度的40.5倍,上游的繁殖水体密度为下游的3.9倍;(2)水坝引起了下游蝌蚪数量锐减,阻断了溪流蝌蚪的迁移,通过蝌蚪数量调查法发现上游蝌蚪密度分别为下游蝌蚪密度的21倍(5月)和25.7倍(6月);(3)改变了两栖动物成体的分布格局,通过繁殖期和冬眠期的样线法调查,在水坝上游的两栖动物成体数量是水坝下游两栖动物成体数量的11.5倍。
李成顾海军戴强刘志君王跃招
阿特拉津溶液中仙姑弹琴蛙(Rana daunchina)蝌蚪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5
2004年
本文研究了阿特拉津 5mg/l、 10mg/l、 15mg/l、 2 0mg/l溶液中经 16d处理和 10mg/l、 2 0mg/l、 30mg/l溶液中经 96d处理后仙姑弹琴蛙 (Ranadaunchina)蝌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活性。受试 16d ,阿特拉津处理组SOD活性分别是空白对照 72 0 6 5 5 8u/μg·ml的0 177、 0 316、 0 4 6 7、 0 36 2倍 ;96d ,分别为空白对照 5 2 2 6 0 4 1u/μg·mL的 0 92 8、 0 4 4 0、 0 4 83倍。表明阿特拉津抑制蝌蚪SOD活性。 16d ,阿特拉津 15、 2 0mg/l组CAT活性分别为空白对照的 0 36 9、 0 183倍 ;96d处理 ,阿特拉津 2 0、 30mg/l组蝌蚪CAT活性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 0 76 87、 0 72 2倍 ;阿特拉津 2 0、 30mg/l处理96d ,GSH Px活性为空白对照组的 0 0 83、 0 2 2 5倍。表明高浓度阿特拉津抑制CAT、GSH Px活性。
苑宇哲徐士霞姚春生刘志君李旭东王跃招
关键词:抗氧化酶系生物检测蝌蚪
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溶液中弹琴蛙蝌蚪(Rana adenopleura)的行为模式被引量:10
2004年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阿特拉津溶液中 (ρ1~ 4/mgL-1:5 ,10 ,15 ,2 0 )弹琴蛙 (Ranaadenopleura)蝌蚪的行为 ,运用方差分析 (ANOVA)检验了蝌蚪在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时间段、pH值、溶氧量等条件下的行为差异性 .根据实验结果 ,确立了正常及异常行为模式 .结果表明 :在水温 (15 .0± 0 .5 )℃的条件下 ,弹琴蛙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主要与阿特拉津的浓度有关 ,同时与实验时间的长短也有一定的关系 ,而与 pH值、溶氧量关系不大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蝌蚪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其中在实验组中 ,蝌蚪在 5mg/L的阿特拉津溶液中与 10mg/L、15mg/L、2 0mg/L中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在 10mg/L、15mg/L、2 0mg/L阿特拉津溶液中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关性分析表明 ,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与阿特拉津的浓度没有剂量反应关系 (r2 =0 .4 94 ) ;在对照组中 ,0 .5mL/L丙酮对照和空白对照中蝌蚪出现异常行为的频次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图 3表 2参
徐士霞苑宇哲姚春生李旭东刘志君王跃招
关键词:蝌蚪阿特拉津
中国西南部小鲵属的遗传分化(英文)被引量:11
2003年
运用同工酶电泳和DNA测序技术 ,我们研究了中国东南部两种小鲵的遗传多样性。同工酶数据显示义乌小鲵和安吉小鲵之间存在中等水平的种间差异。而线粒体DNA序列数据则显示两种之间存在较高水平的种间差异。安吉小鲵种群存在明显的近亲繁殖现象 ;义乌小鲵种群间存在明显的分化。舟山群岛上义乌小鲵种群明显有别于大陆种群。
Jinzhong FUMark HAYES刘志君曾晓茂
关键词:同工酶电泳遗传分化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翼手类研究被引量:25
2001年
1996年至 1997年 ,通过对三峡工程重庆库区 13个县 (区 ) 68个洞穴的考察和标本采集 ,结合历史资料记述 ,确认重庆库区共有翼手目动物 4科 2 6种。其中 8种为重庆市新记录 ,分别是绒菊头蝠、皮氏菊头蝠、西南鼠耳蝠、水鼠耳蝠、尖耳鼠耳蝠、大足鼠耳蝠、长折翼蝠和皱唇蝠。研究发现翼手类更喜欢潮湿、低海拔、人类干扰少、洞深在 50m以上、周围是农田—草灌的洞穴。
刘少英冉江洪林强刘世昌刘志君
关键词:翼手类洞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