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强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5篇视网膜静脉
  • 5篇视网膜静脉阻...
  • 5篇静脉阻塞
  • 3篇丹参
  • 3篇樟柳碱
  • 3篇内障
  • 3篇切除
  • 3篇细胞
  • 3篇离子导入
  • 3篇离子导入治疗
  • 3篇复方樟柳碱
  • 3篇白内障
  • 2篇丹参注射液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注射
  • 2篇穴位注射治疗
  • 2篇血管
  • 2篇眼肌

机构

  • 18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刘志强
  • 14篇白玫
  • 12篇梁春利
  • 9篇李亚坤
  • 8篇郭向东
  • 7篇郭向东
  • 2篇王大江
  • 1篇李雅丽
  • 1篇郭宇
  • 1篇李雅静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成都医学院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体会
2018年
对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过敏性结膜炎病患共12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20例过敏性结膜炎病患中,75例治愈,31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根据过敏性结膜炎病患症状轻重,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抗过敏治疗,可减轻或消除病患症状。
李亚坤郭向东刘志强梁春利白玫郭宇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症状
活血化瘀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文章主要探讨活血化瘀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所有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筛选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70例,就诊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分成两组,将本研究纳入的35例患者入组至对照组,治疗方案采取西药治疗,再将本研究纳入的另35例患者入组至观察组,治疗方案采取活血化瘀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等进行评比。结果 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评比后,观察组(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PSV和EDV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但观察组PSV和ED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3、13.308,P=0.000、0.000);两组患者的RI、PI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7、19.251,P=0.000、0.000)。观察组治疗1周后、1个月后和3个月后的视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2、3.550、2.063,P=0.002、0.001、0.043)。观察组未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有6例球结膜下出血(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比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活血化瘀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具有较高的辅助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不良事件少,指导临床应用。
段文杰李雅静李亚坤白玫刘志强
关键词:活血化瘀药物离子导入视网膜静脉阻塞收缩期峰值流速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50例及对照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50例,观察2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不适症状持续时间、结膜充血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住院日、不适症状持续时间、结膜充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志强白玫郭向东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02例112眼,用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18个月。结果109眼治愈,3眼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郭向东梁春利刘志强
关键词:翼状胬肉干细胞结膜移植术
角膜缘2.5mm辅助切口的构建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手术性散光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分析构建角膜缘2.5 mm辅助小切口对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手术性散光影响。方法 对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Ⅳ-Ⅴ级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实行传统手法实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试验组40例患者实施术中建构2.5 mm辅助切口,实行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的手术散光值进行对比。结果 在术后的1-2周,试验组患者手术散光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构角膜缘2.5 mm辅助切口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早期散光的发生,并且在降低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志强白玫李亚坤梁春利
关键词:白内障改良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白花丹素缓解眼小梁网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缓解眼小梁网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取人眼小梁细胞系iHTM进行培养、传代,建立小梁网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抑制剂组、白花丹素联合抑制剂组和白花丹素组。检测各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 1)、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水平;检测各组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 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他4组的MDA均升高,SOD、GPX 1均降低,且比较MDA,白花丹素组<白花丹素联合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比较SOD、GPX 1,抑制剂组<模型组<白花丹素联合抑制剂组<白花丹素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他4组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和Kea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Nrf2、ARE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比较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和Kea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白花丹素组<白花丹素联合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组,而比较Nrf2、ARE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抑制剂组<模型组<白花丹素联合抑制剂组<白花丹素组(P<0.05)。结论白花丹素可缓解小梁网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有关。
郭燕华刘志强王金平
关键词:白花丹素小梁网氧化应激损伤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不同出血性眼底病的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不同出血性眼底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126例出血性眼底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设为研究组,6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力水平、中心凹容积、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视力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中心凹容积、视网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不同出血性眼底病效果均较好,均能一定程度提高患者视力水平,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更佳。
刘志强白玫李亚坤郭向东梁春利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视网膜厚度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被引量:13
2013年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我国现有白内障患者约400万人,每年还新增加白内障患者约40~50万,是我国眼科临床的首位致盲眼病,占致盲病例的46.10%,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法。随着显微眼科手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方法的不断完善,
郭向东梁春利刘志强白玫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及对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例(18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90眼)予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治疗组45例(9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表达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电图(PERG)指标b波潜伏期、波幅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视网膜循环时间(RCT)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88/9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5/45),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81/9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4%(2/4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ERG的b波波幅均升高(P<0.05),潜伏期均缩短(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波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MT及RCT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MT及RC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黄斑功能,减轻眼底病变程度,提高视力,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的过度表达有关。
李亚坤刘志强郭向东梁春利段文杰赵萱萱杨慧静白玫吕佳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乙酰肝素酶串珠素
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后天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后天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天眼肌麻痹患者(巳排除颅内占位及脑梗塞、重症肌无力)随机分为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组及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对照组,每组各30例(30眼)。治疗组给予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给予丝竹空穴注射。滑车神经麻痹给予丝竹空穴加攒竹穴注射,动眼神经麻痹给予丝竹空穴加球旁注射。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30d).。对照组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30d)。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结论:复方樟柳械穴位注射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经济负担,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郭向东梁春利刘志强白玫
关键词:后天麻痹性斜视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