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西秦岭天水关子镇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被引量:2
- 2020年
- 天水关子镇蛇绿岩分布于西秦岭造山带北缘,一般认为是商南-丹凤缝合带西延部分,代表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关子镇蛇绿岩中变玄武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及Sr、Nd同位素综合分析,对关子镇蛇绿岩的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蛇绿岩中变玄武岩隶属于低碱、富钠低钾的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微量元素亏损Ba、Th、P,高场强元素无亏损现象。εNd(t)值均为正值,与MORB相近。
- 操雨森黄始琪周炜鉴卢洋刘志强黄德志
- 关键词:蛇绿岩SR-ND同位素
- 1500米地质取心深孔钻探技术研究
- 冉恒谦刘凡柏车延岗王年友胡汉月姚爱国刘宝林董向宇李文秀王庆晓侯德峰汤小仁孙正基谢文卫冯起赠宋志彬苏长寿和国磊向军文陈剑垚刘志强陈晓林董迪壮刘海翔刘汪威隆东童军兵张新刚林修阔汪津华安斌雷京亮宋卫军黄林徐华张海宁张萌等
- 课题来源与背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专项下计划项目"2000m以内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500m钻机与坑道600米钻机均为全液压驱动,主要指标为,1500m钻机:钻深-NQ/1500...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质调查液压系统
-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破冰”之路——论现行体制下青年编辑所遇问题及对策
- 2024年
- 科技期刊是我国学术交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记录和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使命,高水平的编辑团队决定着期刊的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从编辑人员自身和单位体制等方面分析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在工作和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青年编辑提出了3点建议,即认识到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与期刊共成就;打好基本功,务实求新,实实在在提升期刊质量;编研结合,做“创新型”“学术型”编辑。通过全方位的自我提升打破当下困境,为提升期刊水平和自身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 王文施山山周红军刘志强刘志强
- 关键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认同感基本功编研结合
- 地球科学进展与趋势——从构造演化、成矿机制、资源开发到新兴探测技术
- 2025年
- 笔者等综述了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的研究进展,涵盖了地球动力学、成矿机制、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以及新兴地球探测技术等重要领域。在构造演化方面,数值模拟和高精度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展促进了对俯冲带、造山带和大陆裂解过程的深入理解,并对板块构造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成矿机制研究取得了突破,对关键金属(锂、钴、镍、稀土等)矿床、造山型金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床和IOCG型矿床的成因机制有了新认识,同时还应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矿产资源预测。能源资源勘探方面,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油气成藏机制、地热能开发利用和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关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新兴地球探测技术,包括高精度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遥感技术、地球物理成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矿产勘探、资源评价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地球科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技术创新,加强数据共享与国际合作,以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 梁锋华丽娟刘志强刘志强潘静
-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矿床成因矿产资源勘查
- 高精度定向贯通井配套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 向军文胡汉月刘志强陈晓林张金昌陈剑垚易万才逄礴董迪壮张新刚
- 高精度定向贯通井技术是指采用先进的钻井器具和测量仪器,使两井或多井在地下数百米甚至数千米处的矿层靶区内实现对接连通并形成采矿通道的钻井技术。该技术被应用于盐、芒硝矿、天然碱等可溶性矿产开采中,两井或多井贯通后向其中一井注...
- 关键词:
- 关键词:测量仪器钻井工艺
- 西藏申扎永珠一带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及其沉积环境探讨
- 从晚石炭世到早二叠世,冰川作用影响了冈瓦纳大陆的广大地区。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相关沉积在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广泛分布。拉萨地块位于班公错一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其沉积受冈瓦纳大陆寒冷气候的...
- 刘志强
- 关键词:二叠系碎屑岩沉积环境
- 文献传递
- 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
- 2011年
- 深部探测是集多种技术与数据成果的系统工程,通过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综合分析、处理和集成已有深部探测与实验研究所取得的各类地球物理、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数据,结合以往研究积累,建立中国大陆地壳结构框架;研究我国大陆和东亚大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地质响应,初步建立我国大陆岩石圈四维结构概念模型,重塑主要构造单元的演化过程。建立多源信息数据库,进行主体库和分布式数据管理,实现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共享、集成和三维显示数据流,以及深部探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应力及地质勘查等多源数据的空间服务功能以及目录服务、数据共享服务;通过技术层面的开发应用,实现对探测数据资源和信息的传输、管理、更新、虚拟现实展示,通过门户网站实现探测数据科学管理和社会共享。引进国际先进地球深部探测技术和关键仪器设备,构建一流的深部探测研究实验室;实现探测设备、仪器的高效运转与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投资效益比;建立若干个多技术、多方法、综合探测试验、物理标定和示范基地。完善地壳探测计划实施方案、技术设计和管理系统,推动地壳探测计划的国家立项。开展专项的日常管理,组织各项目的立项、检查、中期评估、成果评审与验收,综合集成专项研究成果。
- 董树文吴珍汉陈宣华郑元管烨杨振宇赵越张岳桥张福勤刘志强刘刚周琦张交东李杰李冰徐燕
- 关键词:大陆岩石圈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