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明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娄底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成像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成像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16层螺旋
  • 2篇16层螺旋C...
  • 2篇MRI诊断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治疗
  • 1篇断层摄影
  • 1篇血性
  • 1篇早期股骨头缺...
  • 1篇诊断及临床意...
  • 1篇支气管

机构

  • 8篇娄底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刘晓明
  • 5篇曾秋华
  • 3篇胡跃春
  • 2篇李辉
  • 2篇朱熙
  • 1篇徐宁红
  • 1篇喻立军
  • 1篇王贵良

传媒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第三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对39例60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检查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全部病例行髋关节MRI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其中7例行CT扫描。结果在39例60髋中,双侧22例,单侧17例。依据分期Ⅰ期34髋,Ⅱ期26髋,X线平片均为阴性,CT扫描7例中均无阳性发现。结论在临床中凡是有髋部疼痛,功能障碍,长期饮酒及服用类固醇激素及血液病、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者都应进行MRI检查,力求早诊断早治疗。
胡跃春曾秋华刘晓明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磁共振成像
脊柱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50例脊柱损伤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50例病例中,单个椎体骨折43例,多个椎体骨折6例,单纯附件骨折1例,骨折合并关节脱位17例,脊髓内血肿5例,髓内硬膜外血肿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损伤以胸腰段为主20例,占40%,椎管狭窄度:0°32节,I°20节,Ⅱ°4节,III°l节、狭窄率43.9%,神经孔狭窄34个,狭窄率28.9%,脊柱损伤中稳定型32例,不稳定型18例,其中17例手术治疗。3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脊柱损伤的CT检查能对脊柱骨折的分型,骨折的稳定性以及椎管、神经孔的狭窄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椎管内结构的损伤亦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提供依据。
王贵良刘晓明范友兵
关键词:脊柱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
气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的体会
2003年
朱熙刘晓明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急腹症
脊椎转移瘤的MRI诊断(附31例报告)
2005年
本文探讨脊椎转移瘤的MR表现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31例病例中,共累及96个椎体,其中27例(87·1%)多椎体受累,4例(12·9%)单椎体受累。67个(69·7%)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31例病人中有16例(51·6%)可见跳跃征,53个(55·2%)有增强表现。故脊椎转移瘤有其特征性的MR表现,因此可对临床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
胡跃春曾秋华喻立军刘晓明
关键词:脊椎转移瘤MRI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及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SOMATOM16层螺旋CT对21例可疑或已诊断冠心病人进行扫描,获取相关数据,应用后处理工作站对其进行容积再现图像(VRT)、最大密度投影(M IP)、曲面重建(CPR)、平面重组(MPR)成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原因,再与该21例病人的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层螺旋CT判断冠状动脉轻度、中度及高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40.0%、55.0%、75.0%、88.2%、69.6%、72.7%、88.9%、90.0%、87.5%、78.3%、94.6%;未钙化斑块致冠脉中高度狭窄程度结果与CAG评价结果一致性为94.7%;而钙化斑块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价有一定局限性。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用于可疑冠心病筛查及冠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且相对CAG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价廉的检查方法,适合推广。
王卫洪曾秋华刘晓明李辉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颈椎病的CT诊断和分型
2000年
目的 :探讨CT对颈椎病分型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0例颈椎病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1 60例颈椎病中 ,神经根型 84例(5 2 5 % ) ,椎动脉型 3 2例 (2 0 % ) ,其中 2 6例为该两型混合型。脊髓型 49例(3 0 6% ) ,食管型 2例 (1 2 % )。主要CT表现 :(1 )钩突及关节突骨质增生 ;(2 )椎间盘突出 ;(3 )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 ;(4 )椎体后缘骨赘形成 ;(5 )横突孔变小、变形 ;(6)黄韧带肥厚 ;(7)椎体前缘特大骨赘。结论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椎体、椎间盘及椎管内微细结构 ,对颈椎病的诊断。
曾秋华刘晓明李社贤
关键词:颈椎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
2000年
对 50例晚期中央型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以提高病人生存期。材料与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对50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中央型肺癌行支管动脉灌注治疗,男41例,女9例,50例共灌注154次。结果:晚期中央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后,多血管型有效率94.7%,少血管型有效率33.3%,生存期1年以上78%,平均生存期16个月。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总有效率80%,多血管型疗效优于少血管型疗效,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做为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刘晓明徐宁红朱熙胡跃春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灌注中央型肺癌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
冠心患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权威资料显示全国有2000万以上冠心患者;对冠心病的筛查及准确判定有很高临床价值,一直以DSA冠脉造影(Coronalangiography CAG)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是一种...
王卫洪曾秋华刘晓明李辉
关键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