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松涛

作品数:22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象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降水
  • 4篇强降水
  • 3篇强对流
  • 3篇大风
  • 2篇订正
  • 2篇短时强降水
  • 2篇灾害
  • 2篇灾害性
  • 2篇灾害性天气
  • 2篇偏差订正
  • 2篇气温
  • 2篇降水预报
  • 2篇暴雪
  • 2篇暴雪天气
  • 2篇暴雨
  • 2篇V2
  • 2篇ECMWF
  • 1篇大雨
  • 1篇低槽
  • 1篇低涡

机构

  • 19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9篇刘松涛
  • 6篇齐铎
  • 5篇赵广娜
  • 5篇王承伟
  • 3篇吴迎旭
  • 3篇周一
  • 2篇张桂华
  • 2篇吴英
  • 2篇袁美英
  • 2篇张惠君
  • 1篇吴岩
  • 1篇钟幼军
  • 1篇周秀杰
  • 1篇孙庆丰
  • 1篇李晓峰
  • 1篇任丽
  • 1篇马国忠
  • 1篇张礼宝
  • 1篇赵柠
  • 1篇张宇

传媒

  • 9篇黑龙江气象
  • 4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WRF模式安装与调试
2008年
叙述了WRF模式安装、调试的整个过程,重点写出了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最后还简述了WRF模式的后期产品处理。
刘松涛
关键词:WRF模式WRFWPS
一次春季大风天气过程成因及预报着眼点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等,对发生在黑龙江省的一次春季大风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在高压脊引导下向南移动堆积,在南下过程中有冷空气补充到冷涡中,冷涡不断加强。地面大风主要出现在地面低压的气压水平梯度大值区和冷高压前部(冷锋)的气压水平梯度大值区。500 hPa强冷平流使得地面加压,导致变压梯度加大,变压风加大有利于增强地面风速。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和干空气侵入易引起动量下传,使地面风速加强。
高梦竹刘松涛陈雪
关键词:大风冷空气气压梯度温度平流
黑龙江省2020年6-8月数值预报检验评估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20年6-8月全球模式预报、中尺度模式预报、客观订正预报等在黑龙江省的预报性能进行评估,以期为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的使用和经验订正提供参考依据。得出以下结论:降水预报,中尺度模式定量降水误差相对较大。各家模式预报晴雨准确率得分均较高,但均存在降水预报范围偏大的问题,分级检验结果表明省气象台客观订正预报在小雨、暴雨量级上预报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模式,有较好的预报参考价值。气温预报,0-72 h逐3 h整点气温,省气象台客观订正BREM预报表现优于ec、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在日最高、低气温预报中,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BREM预报均优于ec预报,且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高于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风预报,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优于ec预报。
高梦竹刘松涛李有缘齐铎张宇张惠君袁美英
关键词:降水气温
黑龙江省2次暴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2002年10月28日和2006年4月20日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降雪过程,2次过程降雪量大,积雪深,对农业、交通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2次强降雪过程形成原因,通过对比找出特点。
刘松涛赵广娜钟幼军吴英
关键词:暖锋锢囚锋低涡
2007年3月4~5日黑龙江省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在分析大气环流及物理量场特征基础上,结合卫星云图资料对2007年3月4~5日黑龙江东南部地区一次暴雪天气过程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本次暴雪出现在强烈上升的饱和湿区,水汽主要来自于低层输入,是高空南北锋区合并、低空暖式切变、地面低压入海加强东移北上等高低空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分析还表明本次暴雪过程也具有中小尺度特征。
任丽刘松涛孙庆丰
关键词:锋区急流动力机制
黑龙江省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及应用
2019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黑龙江省是气候变暖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高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如1998年超百年一遇松嫩大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研究,成为防灾减灾的当务之急。
袁美英徐南平赵广娜刘松涛周秀杰张桂华吴英
关键词:暴雨强对流东北冷涡
黑龙江省2020-2022年汛期多模式降水预报检验评估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考核站降水观测数据,对2020-2022年汛期6-8月全球尺度模式预报、中尺度模式预报、客观订正预报等在黑龙江省预报性能、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检验分析发现,定量降水预报误差与观测降水量密切相关,汛期降水量较大,预报定量误差较大。黑龙江省气象台客观预报和融合预报误差相对较小,中尺度模式的定量误差相对较大。五种降水预报存在预报范围偏大的问题,EC预报范围偏大现象最为显著。针对一般性降水,两种订正预报随机误差表现最好,其次为EC预报,两种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的随机误差表现相对较差。订正预报pm_fm在大雨及以下量级随机误差表现最好,暴雨量级CMA-SH9最好。订正预报不但可以有效消除模式系统性误差,也可以改善原始模式随机误差。降水分级检验结果表明,CMA-MESO在大暴雨量级有一定的预报能力,fuse在大雨量级上表现较好,pm_fm在小雨、暴雨量级上预报能力明显优于其它模式。
刘松涛高梦竹王承伟张惠君
基于ECMWF细网格、GRAPES的短时强降水潜势预报和检验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2016—2018年6—8月ECMWF细网格、GRAPES_GRAPES(简称GRAPES)、黑龙江省822个自动站资料研究黑龙江省6—8月短时强降水(一般短时强降水和极端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方法和各影响因子指标与它们之间的融合。采用双线插值法或临近格点法、分位数法、配料法、排除法、多重分析法等形成以水汽、不稳定、抬升为框架的客观预报方法。研究发现,强降水的环境背景不仅受限于各物理因子阈值,还与它们之间融合密切相关。各因子间存在一定旬差异和日较差,与水汽相关的各阈值夜间大于白天,热力不稳定性白天高于夜间。6月中上旬与水汽含量相关的各因子阈值小于其它时段。从检验结果看,由于强降水的突发性、局地性和研究方法以及模式本身的特征,预报的空报率非常大,漏报率较低,TS评分最低且随着强降水分布密度的降低而降低。一般性强降水检验中,两种模式点对点检验的TS评分为0.015左右,14和40 km为半径的点对面检验中TS评分约0.03和0.08。极端强降水检验中,两种模式点对点检验TS评分约0.004,14和40 km点对面检验TS约0.007和0.02。7月由于强降水分布密度相对较大,检验效果也相对较好。一般性强降水检验TS评分EC细网格高于GRAPES_GRAPES,而极端强降水检验TS评分刚好相反。
吴迎旭孟莹莹周一赵柠李兴权刘松涛吴岩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潜势预报
黑龙江省智能网格客观预报方法评估被引量:6
2018年
利用多模式集成,在黑龙江省建立智能网格客观预报方法(HEMN)。通过与指导预报检验结果对比评估发现:HEMN降水的准确率较高,但较指导预报差;温度的准确率较差,但较指导预报好,最高气温参考较指导价值更高;指导预报较HEMN预报结果稳定性更高,但二者均存在着平原好于山地,低纬度好于高纬度的特点。总体来看,HEMN结果在黑龙江省智能网格要素预报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承伟刘松涛刘长城
一次引发黑龙江省大风与强降水的β中尺度系统物理机制与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T639和FY-2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及NECP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7月5日由β中尺度系统引发的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一次疑似龙卷和局地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境背景、强对流在卫星云图和雷达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共同作用下,中层弱冷空气与低层强暖空气汇合,形成条件不稳定,低空急流的低层强辐合为β中尺度系统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的中尺度环境场;低层的强垂直风切变使强对流环境条件进一步增强,导致多个超级单体形成和发展。对流云团发展初期强度迅速增强,在成熟阶段前期以大风天气为主,超级单体的位置出现在成熟对流云团内部上冲云顶附近;当β中尺度演变为α中尺度时,云团强度减弱,强天气过程基本结束。在雷达回波上可清晰的看到3个超级单体的生消过程,中气旋和穹窿等特征回波明显且维持时间较长,垂直风廓线和径向速度表现了风暴的垂直气流特征,较强的降水回波移至朗乡地区后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极缓慢,是造成该地区持续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吴迎旭周一刘松涛张礼宝
关键词:大风强降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