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正平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聚脲
  • 2篇氧化物
  • 2篇异氰酸
  • 2篇异氰酸酯
  • 2篇蠕动泵
  • 2篇乳状液
  • 2篇氰酸
  • 2篇氰酸酯
  • 2篇微胶囊
  • 2篇粒径
  • 2篇金属
  • 2篇金属氧化物
  • 2篇二异氰酸酯
  • 2篇超声分散
  • 1篇正十八烷
  • 1篇乳化
  • 1篇乳化法
  • 1篇添加量
  • 1篇破损率
  • 1篇紫外光吸收剂

机构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作者

  • 6篇刘正平
  • 5篇纪红兵
  • 4篇裴丽霞
  • 1篇陈清林
  • 1篇高学农
  • 1篇李俊丽
  • 1篇张正国
  • 1篇姚新东

传媒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石油学报(石...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柔性链段构筑低破损聚脲胶囊封装正十八烷被引量:2
2008年
运用通过低活性、柔性异弗尔二异氰酸酯与二乙烯三胺的界面聚合反应合成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的聚脲微胶囊相变材料,通过采用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乳化剂聚氧乙烯仲辛酚醚-10(OP-10)用量和正十八烷浓度对微胶囊形成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OP-10和0.3g/mL正十八烷的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相变材料为球形好、破损低、粒径在1~6μm之间的微球,而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微胶囊的内核为正十八烷,外壳为聚脲;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得的正十八烷的负载量为35.4%.
裴丽霞姚新东刘正平张正国高学农纪红兵
关键词:微胶囊正十八烷聚脲
一种使用聚脲微胶囊固定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聚脲微胶囊固定金属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在10~50体积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10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I,形成溶液A;在5~30体积份的有机溶剂中加入1~10重量份的二异氰酸酯、0.1~1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和...
纪红兵刘正平裴丽霞
文献传递
制备方法对于固载氯化镍的聚脲空心微球的粒径和破损率的影响
<正>我们已经成功的报道了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了负载有无机金属盐的空心微胶囊。微胶囊技术很早就提出了,但在化学合成技术中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该技术将活性物种封装在高分子中,可有效地提高活性物种地稳定性、实现可控地反应速率...
李俊丽裴丽霞刘正平纪红兵
文献传递
Ru的添加量对FeMn尖晶石的结构及其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考察了随着FeMn尖晶石催化剂中Ru的添加量的变化以及助剂Cu的加入,催化剂物理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Cu的添加不仅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还对各元素的化学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当n(Ru)/n(Mn)为0.05时,由于尚未破坏尖晶石的结构,Ru的存在对于催化剂中其它元素如Mn、Fe和O的化学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当n(Ru)/n(Mn)大于0.15时,尖晶石结构被破坏,Ru含量的增加对于其它元素如Mn、Fe和O的化学环境影响不大,对于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物理性质也影响很小。所研究的催化剂均可催化氧化醇至醛或酮,Ru的含量越大,催化醇液相氧化性能越好。
陈清林纪红兵刘正平
关键词:RU催化氧化
微胶囊的可控制备及其封装性能的研究
胶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等工业生产过程。目前对于胶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裹物质后的性能上,对于控制胶囊粒径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提出喷雾乳化法,考察了利用该方法在W/O和O/W两种体系中进行界面聚合制备粒...
刘正平
关键词:微胶囊粒径分布乳化法聚脲储热材料紫外光吸收剂
一种使用聚脲微胶囊固定金属氧化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聚脲微胶囊固定金属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在10~50体积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10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I,形成溶液A;在5~30体积份的有机溶剂中加入1~10重量份的二异氰酸酯、0.1~1重量份的金属氧化物和...
纪红兵刘正平裴丽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