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娟

作品数:98 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细胞
  • 29篇卵巢
  • 20篇卵巢癌
  • 20篇基因
  • 19篇肿瘤
  • 13篇妊娠
  • 10篇卵巢肿瘤
  • 9篇子宫
  • 9篇卵巢癌细胞
  • 8篇抑制基因
  • 8篇上皮
  • 8篇肿瘤抑制
  • 8篇肿瘤抑制基因
  • 8篇瘢痕
  • 8篇纤维细胞
  • 8篇成纤维细胞
  • 7篇增殖
  • 7篇上皮性
  • 7篇子宫内膜
  • 6篇剖宫产

机构

  • 9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吉林市中心医...
  • 3篇解放军第45...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陕西省安康市...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东方...
  • 1篇乌鲁木齐军医...
  • 1篇西京医院

作者

  • 98篇刘淑娟
  • 37篇陈必良
  • 35篇辛晓燕
  • 29篇韩军涛
  • 13篇杨红
  • 12篇张潍
  • 11篇陈璧
  • 8篇王建
  • 8篇李佳
  • 7篇王德堂
  • 7篇马向东
  • 6篇汤朝武
  • 6篇胡大海
  • 6篇吴元明
  • 6篇张建芳
  • 6篇刘朵朵
  • 6篇蔡国青
  • 5篇严瑞兰
  • 5篇陈苏民
  • 5篇王健

传媒

  • 17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医学与哲学(...
  • 5篇西北国防医学...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中国妇幼健康...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肿瘤相关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是由潜在的新发肿瘤诱发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与异常。PNS的表现可早于原发肿瘤的症状,故可作为预警信号帮助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伴有PNS的肿瘤其恶性程度和转移倾向都低于不伴有PNS者,因此可被视作机体的抗肿瘤反应。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和抗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相关的PNS。对原发肿瘤的早期切除是治疗PNS最有效的手段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如何在工作中认识PNS的相关表现,并尽早对尚未发现的原发肿瘤进行筛查,以及积极治疗肿瘤和其相关的PNS?本文对此问题作以讨论,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刘淑娟蔡国青张潍邹伟王建
关键词:副肿瘤综合征卵巢肿瘤
幼儿手掌严重烧伤后功能的重建与康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幼儿手掌严重烧伤后的治疗方案,降低畸形的发生率。方法:对18例幼儿手掌深度创面行延期切痂,清除肉芽坏死组织及其基底板,再行自体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术后10~12 d拆线,出院后可塑夹板保持手部外形,弹性支架辅助功能锻炼等。结果:18例患儿手掌全厚植皮的成活率均〉95%;术后随访1~3年,仅2例出现小指轻度屈曲挛缩,其他患者手掌功能均恢复良好,发育未受明显影响。结论:手掌侧严重烧伤后行全厚皮分区完整移植、保证植皮的成功率及加以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重建幼儿手掌功能,保证其正常发育并降低畸形发生率的关键。
韩军涛刘淑娟王洪涛朱雄翔胡大海
关键词:烧伤幼儿手掌全厚植皮
人DOC-2氨基端PID结构域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克隆人DOC 2氨基端PID结构域 (暂命名为nDOC 2 ) ,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用RT PCR从正常人卵巢组织中扩增nDOC 2基因 ,并克隆到载体 pUC 19中。经测序证实后 ,用BamHI/EcoRI双酶切 ,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GEX 4T 1,并转化E .coliDH5α菌株。取工程菌 ,用IPTG诱导表达 ,对表达产物进行SDS PAGE鉴定。结果 :①经RT PCR、测序和酶切鉴定 ,成功地克隆了人nDOC 2基因。②经IPTG诱导的重组质粒pGEX 4T nDOC 2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5 0 0 0 0的融合蛋白 ,与预期的结果相符。结论 :成功克隆到人DOC 2氨基端PID结构域 ,并在E .coliDH5α中表达出GST nDOC
刘淑娟郑维国纪宗玲陈苏民张新海杨力军
关键词:DOC-2肿瘤抑制基因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对人卵巢癌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的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比较两株卵巢癌细胞HO-8910和HO8910-PM的体外侵袭能力强弱;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细胞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情况;用MTT观察细胞生长能力的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细胞HO8910-PM细胞生长速度较快,而HO-8910细胞生长速度较慢。RP-PCR提示及原位杂交结果提示乙酰肝素酶在高转移性HO8910-PM细胞中表达强于转移性HO-8910细胞。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表明,卵巢癌细胞HO8910-PM体外侵袭力较强,其穿膜细胞数为20.1±0.312,而HO-8910细胞体外侵袭力较弱,其穿膜细胞数为11.3±0.02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表达,能促进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能力。
刘玉辛小燕严瑞兰刘淑娟宋晖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调节乙酰肝素酶MRNA人卵巢癌细胞系基因表达HO-8910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34例胎膜早破孕妇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及免疫因子变化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胎膜早破是一种常见但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的妊娠并发症。在所有的早产儿中,孕妇胎膜早破的比例高达33%。本研究针对胎膜早破产妇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及免疫因子的变化情况,分析阴道内菌群失调或局部免疫反应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及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各34例作为对照。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阴道分泌物,对比分析各组样本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免疫因子的浓度。结果:胎膜早破组乳酸杆菌的检出率要明显低于健康妇女组与健康孕妇组(79.4%vs 70.6%vs34.1,X2=8.438,P<0.05),三组研究对象其他菌属分布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阴道分泌物IL-6浓度与TNF-α浓度要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组与健康孕妇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产妇阴道内的菌群分布与健康女性及孕妇有所不同,阴道内菌群失调及局部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
顾金云徐艺杨红刘淑娟蔡国青
关键词:胎膜早破阴道微生态免疫因子
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氨基端PID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筛选人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2(differentiallyexpressedinovariancancer2,DOC-2)氨基端磷酸酪氨酸作用结构域PID(nDOC-2)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为研究DOC-2作用的信号通路提供线索。方法将含有人DOC-2氨基端PID结构域cDNA的片段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转化人胎脑cDNA文库,在营养缺陷培养基和X-α-半乳糖苷酶(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克隆,PCR扩增出目的片段并测序,进行生物学分析,寻找与DOC-2氨基端PID结构域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经过扩增和筛选胎脑cDNA文库,排除假阳性克隆,得到21个侯选阳性克隆,其中3个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它们是Amyloidbeta(A4)precursor-likeprotein1(APLP1)、TGFβⅢ型受体的部分mRNA和protocadheringammasubfamilyC3(PCDHGC3)。结论获得的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参与了DOC-2的信号转导通路,为研究DOC-2在卵巢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淑娟辛晓燕吴元明杨力军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腹腔镜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15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与传统经腹宫颈癌根治术(abdominal radical hysterectomy,ARH)的术中、术后评价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与经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近期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54例,其中92例接受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RH组),62例接受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ARH组),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LRH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和ARH组相当,出血量LRH组明显少于AR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RH组和ARH组术后相比,肛门排气时间早,第10天拔除留置导尿管成功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RH能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对早期宫颈癌的手术近期疗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张潍陈必良辛晓燕杨红刘淑娟
关键词:腹腔镜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
抑癌基因DOC-2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DOC2对卵巢癌细胞系HO8910在生长代谢、超微结构及细胞周期等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3组:卵巢癌细胞系HO8910、8910P93(转染并表达DOC2基因)、8910pcDNA3.1(转染空载体pcDNA3.1),通过细胞消化计数法和3HTdR掺入法分别测定3组细胞的生长曲线及DNA合成代谢情况;利用透射电镜对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比较;最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卵巢癌细胞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8910P93在生长增殖及DNA合成方面均明显低于HO8910和8910pcDNA3.1(P<0.05),而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电镜结果显示,8910P93存在内质网扩张,线粒体空泡化,溶酶体增生,部分细胞可见染色质边集等凋亡前期改变;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处于G1和G2期的8910P93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抑癌基因DOC2可通过改变卵巢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周期而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
刘淑娟韩军涛辛晓燕陈必良
关键词:卵巢肿瘤HO-8910细胞
人皮肤组织来源的无色素黑素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细胞特征观察
韩军涛刘淑娟谢松涛白晓智汤朝武胡大海
DOC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研究DOC2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8份正常宫颈、17份慢性宫颈炎、129份宫颈癌组织中DOC2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织中DOC2的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和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并且DOC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DOC2的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与肿瘤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它的表达低下或缺失可能是宫颈恶性变的早期事件。
李萍辛晓燕刘淑娟马福成毛敬
关键词: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