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固原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创正压通气不同压力水平对AECOPD人机同步性及呼吸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在无创正压通气(NPPV)模式下,不同压力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参数、人机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患者30例,分别在受试者接受5、10、15 cm H_2O水平无创正压通气(PS) 30 min后进行2 min的参数测量。结果 15 cm H_2O PS水平下患者潮气量(VT)、每分钟通气量(VE)、无效触发指数、潮气量变异率、吸气时间(T1)和漏气量(leak)分别为(630.71±104.18) mL、(11.18±3.91)L/min、(33.81±9.20)%、(33.08±10.20)%、(1.15±0.30) s和(8.30±2.11) L/min,明显高于5、10 cm H_2O PS水平(P<0.05),而呼吸机呼吸频率(RRvent)为(16.82±4.10)次/min,明显低于5、10 cm H_2O PS水平(P<0.05);10cm H_2O PS水平下患者RRvent低于5 cm H_2O PS水平(P<0.05),而无效触发指数明显高于5 cm H_2O PS水平(P<0.05);5 cm H_2O PS水平下时,无效触发指数与T1呈正相关(r=0.522,P<0.05);10、15 cm H_2O PS水平下时,无效触发指数与T1和VT呈正相关(r=0.622和0.433,0.652和0.443,P<0.05)。结论高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显著增加AECOPD患者无效触发,无效触发可能与VT和T1有关。 屈文慧 徐万忠 张丽 刘淑娟 陈立阳 荆晓惠 吴亚平 王嘉杰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无创正压通气 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多重耐药性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多重耐药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重症病房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的患者300例,对采集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得到413株有效致病菌,使用Virr EK-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纸片扩散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和实施药敏试验。结果分离所得的413菌株中,G-杆菌317株(76.76%),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G+球菌52株(12.59%),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属等;真菌44株(10.65%),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通过药敏试验,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在不同菌种之间差别较大,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为30%~100%,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等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G+球菌,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较高的敏感性,对两性霉素B全部敏感。结论肺炎耐药现象十分常见,G-杆菌最常见,且常伴有多重菌株感染,而出现多重耐药;临床治疗中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十分重要,可利于降低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且提高患者康复率。 杨晓丽 刘淑娟 李婷 李敏关键词:院内肺部感染 病原菌 多重耐药性 持续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护理研究 观察并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5年6月ICU病房的12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例行常规吸痰方法对患者气... 刘淑娟 李婷关键词:持续声门下吸引 机械通气 护理 文献传递 宁夏固原地区182例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宁夏固原地区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房颤患者182例,并进行CHA_2DS_2-VASc评分,回顾脑卒中高危患者(CHA_2DS_2-VASc>2分)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方案,并分析影响其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结果住院的房颤患者中以CHA_2DS_2VASc>2分者居多数;患者年龄越大,服用华法林规范化抗凝治疗依从性越差,不能配合检测INR是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论宁夏固原地区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医务人员对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的识别及加强对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健康教育需要的重视程度。 杜建军 马巧红 张红霞 胡守琪 张建钢 刘淑娟关键词:房颤 华法林 抗凝治疗 ICU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ICU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住院的ICU相关性肺部感染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液标本,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并对主要病原菌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9株占25.9%,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性最高为75.9%,显著高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P<0.05);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性最高为86.7%,显著高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P<0.05)。结论 ICU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该两种病原菌均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有很高的耐药性,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行病原菌培养及动态监测病原菌的耐药性,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成功率,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杨晓丽 张丽 马健生 刘淑娟 赵颖贤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ICU中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ICU中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ICU收治的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60例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分为感染组22例与对照组38例,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中感染22例(35%),血流感染2例(3.3%),导管留置时间,气管切开率,住ICU时间及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40.8%高于对照组的21.3%(P﹤0.05)。共培养出21珠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9例,(42.8%)革兰阴性杆菌8例(28.0%)真菌3例(14.3%),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ICU中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率较高,与病情危重程度,年龄有很大相关性,入住ICU时间延长,费用明显增高,病原菌耐药严重。患者均需要经静脉或动脉置入各种导管。 杨晓丽 刘淑娟关键词:血管内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病原学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