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荫椿 作品数:18 被引量:93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三江”地区北段金矿遥感特征及遥感找矿模式 刘荫椿关键词:金矿 遥感找矿 找矿模式 内蒙古虎拉林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2003年 虎拉林金矿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北段,是与斑岩体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矿化具有一体多型的分布模式,矿体受隐爆角砾岩和断裂联合控制,SN向展布,呈透镜、板、脉状产出。元素统计特征表明,Bi、As、Au、Sb、Ag、Pb明显富集,并且具有变异系数大、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其相关性研究和聚类分析显示矿体的元素组合特征:中部为Au Ag As Pb Zn Cu Bi,前缘及中上部晕为Sb,下部及尾晕为Mo Sn。通过对探槽、穿脉、钻孔样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轴向变化特征的分析,认为矿体的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刘桂阁 张秀琴 刘荫椿 王科强 黄辉 王治华 张勇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体 隐爆角砾岩 矿化 地球化学 中国第四纪黄土古环境研究若干进展 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技术进步和多方位研究进展,第四纪古环境研究向着多元古环境替代指标、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气候变化的多种驱动因素等方面发展。文章总结了中国黄土古环境研究中的主要替代性指标,包括黄土磁化率、黄土粒度、植物硅酸体、孢粉组合、蜗牛化石、碳氧同位素和10Be、黄土与古土壤。概述了当前对黄土—古土壤的时间标尺、末次冰期的短尺度气候事件以及东亚古季风变化机制的认识。 刘志杰 刘荫椿关键词:黄土-古土壤 古季风 内蒙古虎拉林地区砂金与岩金的关系 被引量:3 2004年 虎拉林地区砂、岩金矿的空间位置关系十分密切。在虎拉林河上中下游及虎拉林岩金矿分别采取样品,结果表明虎拉林河砂金粒度大,分选较差,磨圆度差;砂金形态总体上以粒状为主;溶蚀系数均值小于1。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明砂金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近源,与岩金矿关系密切且具有继承性。虎拉林岩金矿床的矿石中自然金颗粒粗大,矿体的上部遭到剥蚀,虎拉林河砂金主要来源于虎拉林岩金矿床,砂金可作为岩金的找矿标志。自然金化学—结晶温度图表明砂金的原生Au源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王治华 刘荫椿 王科强 刘桂阁 张勇关键词:砂金 岩金 豫西柳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物探找矿预测 2004年 豫西柳林地区地表存在大面积矿化和明显的区域化探金异常。为确定深部金资源远景,在蚀变矿化带上进行了放射性γ测量和电测深物探研究。测量分析显示,金矿化带具有低电阻率、高极化率、高放射性γ组合异常特征,这一组合异常特征为该区良好的金矿找矿标志。通过地表放射性γ测量及采样分析,圈出地表金矿化异常带,再利用高密度测量推断其深部矿化,共圈定了5条矿化体,估算金资源量6458kg,预测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武玉海 张学军 葛良胜 张惠玉 刘荫椿 王文龙关键词:金矿 地球物理勘探 找矿预测 资源储量 就矿找矿理论浅析 被引量:15 2009年 在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开展就矿找矿,是解决危机矿山资源、增加地质储量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就矿找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指出了成矿系列理论、成矿系统理论、矿床模型理论、丛聚理论、构造等距分布理论、带状分布理论、侧伏理论等是指导就矿找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举例对就矿找矿理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刘江天 刘荫椿 付乐关键词:就矿找矿 危机矿山 成矿预测 哀牢山金矿带冬瓜林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研究可以揭示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是探讨矿床成因的重要手段。冬瓜林金矿床位于哀牢山金矿带的镇沅金矿田,研究程度较低,矿床成因研究尚未系统开展。本文针对该矿床利用显微测温和硫同位素示踪,分别对两个金成矿阶段脉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和矿石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进行了测定,进而探讨其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显示,流体体系为NaCl-H_2O体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分布于100~400℃(有160~190℃和280~310℃两个峰值),盐度集中于6%~9%,密度集中于0.7~0.8 g/cm3和0.9~1.0 g/cm^3,表明成矿流体为中低温度和低盐度的流体。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两个金成矿阶段的δ^(34)S值分别集中于0~1‰和-4.7‰~3‰,整体上与该矿床最主要的矿石——煌斑岩型矿石的δ^(34)S值最为接近,且矿床中煌斑岩和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与煌斑岩有关的幔源物质,但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综合上述结果认为,冬瓜林金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幔源含金流体有关,但有大气降水和围岩的加入,这一结论为揭示本矿床及哀牢山金矿带的矿床成因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周向科 王建国 刘荫椿 李光景 雷恒永 毛冰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硫同位素 幔源流体 基于GIS的金矿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处理及应用 被引量:10 1997年 利用GIS建立起与金矿有关的多源地学信息库,通过图象技术,将数据库中有关的遥感、物探、化探、地质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金矿与这些地学信息的关系,以利金矿找矿。 刘荫椿 董晓辉 刘志杰关键词:GIS 多源地学信息 图象处理 金矿床 内蒙古虎拉林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特征 被引量:13 2003年 虎拉林金矿区主要地层为中侏罗统绣峰组陆源碎屑岩,岩浆岩以燕山期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为主。在地层与岩体接触带附近发育爆破角砾岩,金矿(化)体主要受断裂控制而产于爆破角砾岩筒(带)中。矿区内已圈出6条矿(化)体,总体走向近SN,以1、2号为主要矿体。成矿与爆破角砾岩有关,形成一体多型的矿化分布形式。δ34S变化范围为-0 2‰~0 8‰,具有深源岩浆S特征。S和Pb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等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地壳深部或地幔,成矿流体以深部岩浆热液为主。39Ar 40Ar法测得金矿成矿年龄为135 5Ma。 张勇 刘荫椿 王科强 王治华 刘桂阁关键词:爆破角砾岩 成矿物质 遥感技术在北山地区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对北山地区进行了全区遥感TM解译,对其中马庄山矿区外围进行了航空遥感解译;重点是线、环形构造解译,其次是与金矿关系较为密切的岩体信息,丰富了本区构造和岩体信息内容,并分析了金矿与线、环形构造和岩体的关系,初步指出本区找矿... 刘荫椿关键词:遥感技术 金矿找矿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