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辰鹏

作品数:19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化合物
  • 3篇活性
  • 2篇胰岛
  • 2篇紫珠
  • 2篇无机
  • 2篇无机化学
  • 2篇细胞活力
  • 2篇裸花紫珠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创新创...
  • 1篇大学生创新创...
  • 1篇低风险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技术与化...
  • 1篇学成

机构

  • 18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8篇刘辰鹏
  • 5篇张小坡
  • 4篇姚瑰玮
  • 4篇董琳
  • 3篇李海霞
  • 3篇杨柳
  • 2篇罗喻超
  • 2篇翟锐锐
  • 2篇李娟
  • 2篇张俊清
  • 2篇余邦良
  • 2篇艾朝辉
  • 2篇张彩云
  • 1篇韩贵来
  • 1篇焦伟华
  • 1篇付煜荣
  • 1篇周丹
  • 1篇何小稳
  • 1篇刘侠
  • 1篇张勇

传媒

  • 2篇中草药
  • 2篇科教文汇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课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应用与探讨被引量:9
2016年
仪器分析实验是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针对我校仪器分析实验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微课教学引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对微课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微课模式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杨柳余邦良吴良姚瑰玮艾朝辉刘辰鹏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的局部用药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的安全性试验研究,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分别进行豚鼠全身过敏性试验,家兔血管刺激性试验及溶血性试验,观察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是否可引起过敏和对血管的刺激性,是否具有溶血作用。结果: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给药后未出现过敏反应,静脉注射未见明显刺激性,亦未见溶血及凝集反应。结论: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用药安全可靠。
张丽刘辰鹏邝少轶
关键词: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
基于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以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创新创业项目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创新创业项目对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应:(1)注重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2)应加强项目管理,为学生项目开展提供场地;(3)着重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训练,重在过程;(4)成立帮扶组织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侯杰赵珂刘辰鹏修皓
关键词:创新创业项目管理
海南省医护人员职称晋升制度满意度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省医护人员对职称评审的意见和要求,以更好适应当前职称评审的实际情况。方法选择我省980名医护人员为重点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用Likert 5分计分法,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在"论文档次和数量(破格)"项平均得分分别为2.27分和2.25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语要求"项平均得分分别为2.64分和2.16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立项课题"项平均得分分别为2.84分和2.51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得分均比较满意。结论医护人员职称晋升条件确实存在不足之处,应当完善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杨柳余邦良张清荣刘辰鹏黄慧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称晋升满意度调查
翅茎白粉藤乙醇浸膏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寻找天然抗氧化剂,对翅茎白粉藤乙醇浸膏体内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灌胃给药的方式喂养15 d,末次灌胃后采用乙醇氧化损伤的方法造模后分离血清,摘取肝脏和肾脏,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MDA(丙二醛)含量、GSH(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而血清中GSH含量、SOD活力、GSH-Px活力均低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模型组肾脏系数和肝脏系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GSH含量、SOD活力、GSH-Px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肾脏系数和肝脏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翅茎白粉藤乙醇浸膏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清除自由基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姚瑰玮刘辰鹏杨永兆李娟林明琴
关键词: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抗氧化活性
一个从盘龙参中分离获得的二氢菲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个从盘龙参中分离获得的二氢菲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运用多种分离手段,从盘龙参干燥根的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经鉴定该化合物为二氢菲类化合物。经实验验证,...
张小坡刘辰鹏董琳张勇张彩云何小稳
盘龙参化学成分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盘龙参Spiranthess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获得萃取物,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制备,采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计算电子圆二色谱法(ECD)判定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体外考察化合物对棕榈酸诱导MIN6细胞损伤后的细胞活力影响。结果从盘龙参根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2’-(2,4-二甲氧基-8-{4’-羟基-5’,6’-二甲基-四氢呋喃[7,8]}-9,10-二氢菲)(1)、红门兰酚(2)、spiranthesphenanthreneA(3)、2-methoxy-4,7-dihydroxy-6-isopentenyl-9,10-dihydrophenanthrene(4)、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5)、樱花素(6)、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7)、5-hydroxy-4’-[(2-isopentenyl)oxy]-3,7,3’-trimeoxyflavone(8)、hydroxydihydro-bovolide(9)、原儿茶醛(10)、β-谷甾醇(11)。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0.39~25μmol/L)或11(12.5~50μmol/L)与棕榈酸共同处理后的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明显增强。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二氢菲类化合物,命名为盘龙参醇A;化合物6~7、9~10为首次从绶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1能够拮抗棕榈酸对MIN6细胞的损伤作用,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于蕾赵目聪董琳黄兹宝姬敏曹明玉刘辰鹏张小坡
海绵共生木霉属真菌绿木霉中1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2023年
目的研究海绵共生真菌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 CMB-TN16)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技术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核磁共振和质谱等现代谱学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同时通过体外MTT法测定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海绵共生真菌绿木霉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绿木霉烯醇H(1)、二绿木霉烯醇D(2)、二绿木霉烯醇G(3)、黏埽霉酸(4)、(+)-氢化萜烯七脂酸(5)、(+)-3-O-乙酰萜烯七脂酸A(6)和木聚酸D(7)。化合物1体外对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人骨髓瘤NCI-H929细胞及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11.8、7.7和13.5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对以上3株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张璐刘辰鹏王瑞琪焦伟华张小坡
关键词:海绵绿木霉细胞毒活性
一个具有胰岛保护活性的二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具有胰岛保护活性的二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从冰糖草全株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labdane型二萜,被命名为scoparicol E。此外,通过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胰岛细胞凋亡检测,发现...
董琳刘辰鹏陈德力张小坡
链烷烃类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脂溶性被引量:2
2019年
白杨素为一种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广泛,但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为了提高白杨素的溶解性,本文通过酯化反应,在白杨素骨架上引入链烷烃,合成了链烷烃类白杨素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MS-EI进行结构表征和测定,得到乙酸-7-O-白杨素酯(1)、正丁酸-7-O-白杨素酯(2)、正己酸-7-O-白杨素酯(3)、正辛酸-7-O-白杨素酯(4)和正癸酸-7-O-白杨素酯(5)。通过观察白杨素及其衍生物在氯仿中的溶解情况,检测它们的脂溶性,实验结果发现,白杨素衍生物的脂溶性明显大于白杨素本身。
彭德乾白丽丽陈训王颖付艳王灿红林连波李娟刘辰鹏
关键词:白杨素链烷烃脂溶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