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东曙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矿山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采矿
  • 3篇矿体
  • 2篇顶板
  • 2篇银矿
  • 2篇支护
  • 2篇金属矿
  • 2篇胶结充填
  • 2篇薄矿体
  • 2篇采矿法
  • 2篇充填
  • 1篇顶板控制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力学
  • 1篇有色
  • 1篇有色金属
  • 1篇有色矿山
  • 1篇中厚矿体
  • 1篇倾斜薄矿脉
  • 1篇倾斜薄矿脉采...
  • 1篇倾斜薄矿体

机构

  • 8篇长沙矿山研究...

作者

  • 8篇包东曙
  • 2篇杨立根
  • 1篇周益龙
  • 1篇姚中亮
  • 1篇丁德馨

传媒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世界采矿快报
  • 1篇衡阳工学院学...
  • 1篇长沙矿山研究...
  • 1篇中国煤炭学会...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薄矿体开采的现状与对策
1995年
包东曙
关键词:金属矿薄矿体采矿
关于合理开发与利用银资源之浅见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论述了加速开发我国银资源的重大意义,且针对目前银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新建银矿的自身优势以摆脱被动局面和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曹进修包东曙
关键词:伴生金银银矿矿产资源
陕西银矿倾斜中厚难采矿体采矿方法试验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陕西银矿为倾斜中厚矿体,顶底板均不稳固,且受古采区的影响,矿岩破坏严重,属难采矿体。试验采用超前切顶爆力运矿和侧向崩矿分段崩落联合采矿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优选与凿岩、爆破、顶板管理等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包东曙
关键词:银矿中厚矿体难采矿体采矿
赤泥浆体泵送胶结充填采矿法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我院与山东铝业公司共同进行的赤泥浆体泵送胶结充填采矿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创了无水泥胶结充填的先例,成功地解决了湖田铝土矿的采矿方法难题,避免了地表陷落,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充填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充填对井下巷道的污染,为山东铝业公司工业废料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赤泥浆体胶结充填材料的特性、充填料制备及泵压输送工艺、倾斜分条充填采矿法工业试验及效果。
杨立根姚中亮包东曙周益龙
关键词:胶结充填充填体强度采矿
有色矿山岩石力学研究成果与展望
杨立根包东曙
关键词:岩石力学巷道支护边坡稳定矿山有色金属
湘西金矿极不稳固顶板的稳定性控制研究被引量:5
1994年
作者运用边界单元法分析了湘西金矿充填料矿体二次回采采场围岩中的应力,确定了采场顶板中拉应力区和免压拱的位置,首次提出了利用免压拱控制采场顶板稳定性的观点;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实施了回采前采用长锚索预控顶,回采时采用锚杆、金属网和喷浆护顶,回采后采用尾砂胶结充填采空区的联合控顶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控顶方案是非常有效的,可在同类极不稳固顶板的稳定性控制中推广应用.
丁德馨包东曙
关键词:顶板稳定性控制边界元法
充填料二次回采试验研究
1992年
采用分层空场尾砂胶给充填采矿法回采老采区的充填料矿是国内首创。实践证明这种采矿方法对开采顶板已经下沉移动,极不稳固的缓倾斜中厚充填料网脉型矿体,不仅技术可行,生产安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湘西金矿为例着重介绍了回采工艺、顶板控制和安全监测的结果。
包东曙
关键词:回采充填材料胶结充填法
缓倾斜薄矿体金属矿山采场顶板控制和安全监测
包东曙
关键词:矿山压力采场支护金属矿开采缓倾斜薄矿脉采矿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