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明月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192IR
  • 5篇急性放射病
  • 5篇放射病
  • 5篇^192IR...
  • 4篇皮肤
  • 4篇细胞
  • 4篇急性
  • 4篇骨髓型
  • 4篇骨髓型急性放...
  • 4篇放射性
  • 4篇放射性皮肤
  • 4篇放射性皮肤损...
  • 4篇META分析
  • 3篇间充质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腰大池
  • 2篇照射
  • 2篇手术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8篇包明月
  • 9篇刘玉龙
  • 7篇陈炜博
  • 7篇王优优
  • 7篇卞华慧
  • 7篇李元
  • 7篇郑旭
  • 7篇郭凯琳
  • 5篇程宏伟
  • 3篇单明
  • 3篇余道江
  • 2篇李长元
  • 2篇洪文明
  • 2篇吴炳山
  • 2篇王卫红
  • 2篇张科
  • 2篇冯春国
  • 2篇刘飞
  • 1篇吕波
  • 1篇程志勇

传媒

  • 7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辐射防护通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8
  • 1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体瘤内镜与显微镜手术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1999年12月-2011年12月关于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对手术资料和预后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病例对照研究和1篇RCT,共计849例病人,其中内镜手术者426例,显微镜手术者4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镜手术较显微镜手术的手术时间长,术后住院时间短(均P<0.00001);而在肿瘤全切率、术后激素恢复情况、术后脑脊液漏、尿崩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镜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差别不大,内镜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住院时间短。
包明月程宏伟冯春国张科李长元
关键词:垂体肿瘤神经内镜META分析
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的临床救治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 通过对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的剂量估算、临床表现和医学处理的总结,探讨类似放射损伤的救治技术和发生、发展规律。方法 医护人员询问受照患者的详细病史,进行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估算,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动态监测损伤部位的温度改变。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治疗上,全身和局部治疗并重,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步,采取综合措施。给予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功能、营养支持、抗感染、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对症治疗等进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包括镇痛、换药、清创及两次肌皮瓣移植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输注、负压封闭引流(VSD)等。结果 患者全身生物剂量估算结果为1.51 Gy,物理估算右下肢皮肤最大剂量值约为4 100 Gy,该结果和临床表现一致;患者受照后约40 d平稳进入恢复期;经过378 d的精心救治,右下肢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伤口愈合,但仍存在活动障碍。结论 早期进行局部不均匀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结合系统的医学检查指导救治方案的制定;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程分期不明显,预后较好;局部严重放射性损伤迁延不愈,肌皮瓣移植是治疗的关键,显微外科技术、VSD封闭式引流技术及MSCs输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抗感染、营养治疗及心理疏导对患者全身及局部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玉龙王优优余道江戴宏卞华慧陈炜博李元陈学英冯骏超邱梦悦郑旭包明月郭凯琳刘松涛刘华江张玉松蒲汪旸
关键词:^192IR临床救治
南京“5.7”^192IrIr源放射事故患者局部组织的改变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观察1例192Ir源急性外照射致局部放射性损伤的改变,探讨局部放射损伤的诊治。方法 重点观察该例患者局部病变的临床经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局部组织损伤;采用双能X射线法检测患者骨密度;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血清睾酮(T)水平。结果 受照后患者局部表现为红斑、肿胀、疼痛、水疱、溃疡、坏死,诊断为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受照后383 d伤口愈合,但患者右下肢运动障碍。MRI检查显示局部损伤累及皮肤、股骨、多处肌肉及骨髓组织。骨密度检查显示患者骨量减少(-1.5--1.1),血清β-CTx一过性升高(493.50-1 580.00 pg/ml),血清PINP出现波动(49.30-291.80 ng/ml),且血清睾酮出现波动(5.41-608.80 ng/dl)。结论 大剂量急性外照射可致局部重度放射性皮肤损伤,MRI有助于评估局部放射损伤,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联合血清睾酮可用于评估骨损伤。临床医生救治局部放射损伤时应注重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卞华慧刘玉龙王优优陈炜博李元郑旭包明月郭凯琳
关键词:^192IR骨代谢磁共振成像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局部伤口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1例外照射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初步探讨其在创面修复中的有效性及机制。方法 采用上海脐血库提供的hUC-MSCs,输注前进行病原学检测,于第2次肌皮瓣移植术后的第8、15天对患者进行了hUC-MSCs静脉输注,每次剂量10.1×10^6 U,并3次通过外周血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复合扩增方法(STR-PCR)检测在不同时期创面愈合过程中hUC-MSCs的植入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第1次输注hUC-MSCs 1 d前、1 d后以及第2次输注hUC-MSCs 1 d前、1 d后、7 d后患者的外周血及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患者手术创面愈合良好;STR-PCR结果显示, 3次均未检测到hUC-MSCs植入;ELISA分析显示,在输注hUC-MSCs 1 d后,两次输注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分别由输注前的100.9、128.1 ng/ml上升至895.9、931.4 ng/ml,而在创面组织中则分别由122.2、138.6 ng/ml上升至850.8、978.6 ng/ml,升高明显,但是在输注hUC-MSCs 1周后,患者血清中及创面组织中的VEGF浓度与输注前相比变化不大。结论 hUC-MSCs可增强血液及局部创面中VEGF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的修复。
包明月刘玉龙王优优余道江卞华慧陈炜博李元郑旭郭凯琳
关键词:^192IR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造血系统的改变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通过对南京192Ir源放射事故中患者的血液系统进行观察研究,探讨造血系统损伤规律,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的救治和随访提供临床资料和积累经验。方法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动态观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取其双侧髂骨骨髓涂片观察骨髓象的改变,采用PCR-以测序为基础的分型技术(PCR-SBT)方法检测融合基因突变情况;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含量,评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结果 患者骨髓造血轻度障碍,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受照后约40 d进入恢复期;受照侧骨髓增生低下;融合基因检测未检测到突变;局部感染导致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功能下降。结论 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造血系统损伤较小,病程分期不明显,造血功能恢复较快,尚未造成免疫抑制,但局部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临床医生需注意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统一。
王优优刘玉龙卞华慧陈炜博李元郑旭包明月郭凯琳
关键词:^192IR造血系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南京“5.7”放射事故急性放射病患者局部损伤感染的防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局部严重放射损伤的感染防治措施及策略。方法 观察1例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部位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对症支持治疗,采取病房、物品表面消毒,常规换药及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等手段防治感染,并评价疗效。结果 在病程早期,患者未出现发热,平稳地度过了极期;病程中期,创面持续存在多种细菌感染,清创、肌皮瓣移植过程中始终伴随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的定植感染;经综合治疗控制了感染。结论 急性放射病伴有局部严重放射损伤患者的感染防治要兼顾全身和局部处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综合措施。
郑旭刘玉龙王优优余道江卞华慧陈炜博李元包明月郭凯琳
关键词:放射性皮肤损伤
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的神经行为及心理健康改变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结合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的救治过程,探讨辐射损伤导致的神经行为及心理健康改变。方法 采用"一对一"、"多对一"的方法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精神状态变化,给予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采用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紧张、畏惧、烦躁等表现,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其有焦虑、抑郁、烦恼等情绪,经过积极心理疏导、并给予舍曲林、奥氮平治疗后精神状况改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显示,其一度出现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随着全身情况的好转,认知功能逐渐恢复正常。3次MMSE测试结果分别为14、26和28分,3次MoCA测试结果分别为10、20和27分。结论放射损伤患者临床救治过程中应注重躯体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同步,心理改变经过合理干预和治疗可改善,神经行为改变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炜博刘玉龙卞华慧王优优李元郑旭包明月郭凯琳
关键词:^192IR急性放射损伤心理测评认知功能评估
颅脑外伤性脑脓肿的外科治疗
目的:颅脑外伤治疗后遗症较多,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脑脓肿,通过我科对开放性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探讨其并发后期脑脓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2018开放性颅脑外伤后期并发脑脓肿的30例患者资料,统计患者流...
包明月
文献传递
南京“5.7”^192Ir源放射事故患者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的改变被引量:4
2016年
性腺及甲状腺是人体对电离辐射敏感性较高的器官,也是在急性放射损伤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靶器官。本研究通过对南京“5.7”^192Ir源辐射事故中1例外照射致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血中激素水平及精液质量进行定期监测,探讨外照射致急性放射损伤对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郭凯琳刘玉龙王优优李元卞华慧陈炜博郑旭包明月
关键词:^192IR源内分泌功能伤患者生殖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间充质干细胞在放射性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2016年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杀死病灶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皮肤。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具有较强的多向分化潜能,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介绍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损伤中的修复机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包明月刘玉龙
关键词:放射性皮肤损伤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