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大刚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棉花
  • 8篇枯萎
  • 7篇病菌
  • 6篇枯萎病
  • 5篇致病型
  • 5篇枯萎病菌
  • 4篇新疆棉
  • 4篇新疆棉花
  • 4篇致病力
  • 4篇黄萎病
  • 3篇镰刀
  • 3篇镰刀菌
  • 3篇棉花枯萎病
  • 3篇棉花枯萎病菌
  • 3篇黄萎病菌
  • 2篇致病力分化
  • 2篇生理
  • 2篇小种
  • 2篇棉花黄萎病
  • 2篇棉花黄萎病菌

机构

  • 11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延安大学

作者

  • 11篇史大刚
  • 9篇田逢秀
  • 6篇缪卫国
  • 3篇张升
  • 2篇徐孝华
  • 2篇张昇
  • 1篇孟风轩
  • 1篇曲进风
  • 1篇温晓勤
  • 1篇阿不拉
  • 1篇马新喜
  • 1篇张化杰
  • 1篇王付国
  • 1篇龚进疆
  • 1篇马海刚
  • 1篇满文治
  • 1篇关印明
  • 1篇李忠华
  • 1篇牙力昆
  • 1篇邓玉宝

传媒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第三届中国国...
  • 1篇第三届中国国...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4
  • 3篇1991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致病型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1996~ 1998年 ,我们陆续从新疆各主要棉区采集和收集 40 0余株病株样 ,共分离获得 10 8株棉花枯萎病菌 ,对其中具有代表性菌株致病性和生理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小种仍为 7号生理小种 ,但其致病性较强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型主要分为强、弱两种致病型 ,强致病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疆棉区 ,弱致病型主要分布于东疆棉区。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系在 2 5℃培养 7天后 ,菌丝为白色 ,菌落皿底产生色素多为紫色或浅紫色 ,大分生孢子大小为 10 .4~ 44 .2× 6.1~ 2 .0μm,多为马特型 ,适应生长温度为 2 5℃~ 30℃以上 ,除供试 6菌株能在 35℃缓慢生长外 ,多数棉花枯萎病菌菌株不易生长 ,吐鲁番菌株 HAI 17在 40℃能缓慢生长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较耐高温 ,在 40、45℃高温下并未致死。目前 ,尚未采到 3号生理小种菌株。
缪卫国张升史大刚田逢秀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型优势小种生理性状北疆棉区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初步研究
2000年
1997~ 1998年我们对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土壤含微菌核菌量和致病力分化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对石河子和玛纳斯棉田表土 5~ 10 cm棉花黄萎病 3级病株根际混合土壤 ,分离镜检结果 ,棉花黄萎病田土壤含微菌核数量为 10 0~ 2 0 0个 / g土 ,微菌核大小为 88.9~10 1.6× 38.1~ 5 0 .8um。采用 6个鉴别寄主 ,将供试 10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划分为 3个致病型。强致病型菌株 3株 ,主要为北疆菌系 (玛纳斯、石河子 ) ,平均病指范围为 5 7.1~ 69.1;中等致病型菌株 4株 ,平均病指范围为 2 9.8~ 37.2 ;弱致病型菌系 3株 ,平均病指范围为 9.0~19 .0。中、弱致病型菌系多为南疆菌系 ,喀什地区巴楚县棉花黄萎菌系例外 ,属强致病型 ,平均病指为 60 .
缪卫国张升史大刚田逢秀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型致病力鉴别寄主镜检结果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初步研究
97-1998年我们对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土壤含微菌核菌量和致病办分化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石河子和玛纳斯棉田表土5~10cm棉花黄萎病3级病株根际混合土壤,分离镜检结果,棉花黄萎病田土壤含微菌核数量为100~200个...
缪卫国张昇孙晓军史大刚田逢秀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鉴别寄主致病型
棉花枯萎镰刀菌致病力变异的研究 Ⅱ.生理Ⅱ、Ⅲ型菌系异核现象的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本研究是对棉花枯萎镰刀菌生理Ⅱ、Ⅲ型菌系的四个菌株用切割菌丝尖端和单孢分离的方法研究它们的异核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它们能以异核体存在,并有三种核型组成,通过对Ⅲ型菌系的野生异核体菌株及原生质融合异核体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致病力发生了变异,证明异核现象是Ⅲ型菌系致病力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史大刚田逢秀宋天风徐孝华
关键词:棉花枯萎镰刀菌致病力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菌及甜瓜疫霉病菌颉颃菌的筛选被引量:1
1994年
从吐鲁番、哈密、石河子、库尔勒和莎车等地区采集到以棉花为主的9种植物根国土样和植株样36份,经室内分离纯化得到细菌菌株204个。以棉花、甜瓜上主要土传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抑菌测定,筛选到至少对1种供试病原菌有颉颃活性的菌株97个。
缪卫国范咏梅史大刚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菌黄萎病菌甜瓜疫霉病菌
棉花种质抗枯、黄萎病鉴定被引量:2
1991年
1986—1990年对海岛棉253份陆地棉299份种质材料鉴定结果,海岛棉对枯萎病表现抗病的有4份材料,耐病的有13份;对黄萎病除5个表现耐病外,其余均为抗病或高抗。陆地棉对枯萎病除金塔草棉表现耐病外,其余均为感病;对黄萎病除塔什干1号表现耐病外,其余均为感病。
史大刚宋天凤司顺启田逢秀
关键词:棉花种质枯萎病黄萎病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及其致病型监测
1996-1998年,我们陆续从新疆各主要棉区采集和收集400余株病株祥,共分离获得108株棉花枯萎病菌,对其中具有代表性菌株的鉴定结果表明,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小种仍为7号生理小种,但其致病性较强,新疆棉花枯萎病致病型...
缪卫国张昇史大刚田逢秀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致病型
文献传递
“一年三熟”超吨粮栽培技术体系与示范
史大刚刘继芳何雄宋全喜阿衣夏木崔新建王建国韦新辉龚进疆马海刚满文治关印明温晓勤张勇哎来提李忠华哎孜巴拉提王晓明莫塔里甫孟风轩邓玉宝罗芳阿不都热西曲进风张学范张化杰王利国牙力昆买买提依明阿不拉马新喜刘伟王付国
为了探索南疆塔里木盆地大面积建成吨粮田之后粮食高产开发的新思路:“巩固吨粮田,建设吨粮县,开发吨二五田,攻关吨半田”。1995年经自治区科技厅立项,由新疆农科院土肥所主持的《新疆小麦、套种玉米亩产吨半栽培技术研究》项目,...
关键词:
关键词:一年三熟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Ⅱ、Ⅲ号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研究被引量:6
1989年
通过对棉花枯萎镰刀菌生理型Ⅱ、Ⅲ号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再生条件的研究,摸清了同龄小型分生孢子在25℃下振荡培养30—40小时的菌丝,在0.6MNacl为稳定剂、4%的混合酶、39℃下酶解3—4小时能得到较高数量的原生质体。在高渗培养基上培养12小时即出现再生,2—3天后再生率达到66—83%。这一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致病力变异奠定了基础。
田逢秀史大刚宋天凤徐孝华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镰刀菌原生质体形成原生质体再生
棉花枯萎镰刀菌致病力的诱导变异
1991年
镰刀菌的变异性很大,但人们对棉花枯萎镰刀菌的变异性及其致病力能否变化研究尚少。近年,我们根据新疆各地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发生变化的情况,采用寄主组织液诱导培养的方法,探讨其变异的原因。反复试验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连续多年种植同一品种,能够导致棉枯萎病菌致病力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的致病类型。 供试的生理Ⅱ型菌株(胜站菌株)采自吐鲁番市胜金乡农科站棉花枯萎病自然病圃经分离纯化而得,生理Ⅲ型菌株(胜三菌株)采自吐鲁番市胜金乡胜利三队海岛棉田经分离纯化而得。1985年4月至5月下旬。
宋天凤田逢秀史大刚
关键词:棉花枯萎镰刀菌致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