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旭辉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TF-RSBI、DE-RSBI联合呼吸肌功能指标预测高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使用超声监测高龄重症肺炎(SP)患者膈肌增厚率浅快呼吸指数(DTF-RSBI)、膈肌移动度浅快呼吸指数(DE-RSBI)及其呼吸肌功能指标,探究三者对高龄SP患者机械通气(MV)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59例高龄SP患者,均行MV治疗,在满足撤机条件后对其行常规自主呼吸试验(SBT),记录呼吸肌功能指标,采用超声监测并计算高龄SP患者DERSBI、DTF-RSBI。根据撤机结局对患者进行分组,收集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撤机结局的因素,并绘制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高龄SP患者MV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的59例高龄SP患者中,撤机成功患者为42例(71.19%)纳入成功组,撤机失败患者为17例(28.81%)纳入失败组。与失败组相比,成功组体重指数(BMI)、呼吸功能指标最大吸气压(MIP)、MIP%、最大呼气压(MEP)和MEP%均较高,MV时间较短,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和DTF-RSBI、DE-RSBI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MI、MV时间、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RR)、MIP、MIP%、MEP、MEP%、DTF-RSBI和DE-RSBI均是高龄SP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DTF-RSBI、DE-RSBI及呼吸肌功能指标对高龄SP患者MV撤机结局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效能最高。结论DE-RSBI、DTF-RSBI及呼吸肌功能指标均能预测高龄SP患者MV撤机结局,且三者联合预测的整体效能最高。
- 孙丽颖王林琳叶旭辉余均平戴李华
- 关键词:重症肺炎高龄机械通气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自身挤压伤致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 2011年
- 患者女,80岁,因“突发胸痛、胸闷3h”于2011年1月18日入院。心电图示V3~V5导联ST段抬高〈0.1mV,心肌肌钙蛋白T(cTnT)0.68μg/L,肌酸激酶(CK)158U/L,血清肌酐(SCr)94.7μmol/L。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 叶旭辉涂春莲吴焱胡良凯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横纹肌溶解症挤压伤突发胸痛V5导联心电图示
- 高频彩超、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在早期乳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且超声显示包块小于2cm的374例病例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超声、X线钼靶和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0%;钼靶诊断乳腺癌敏感性74.6%;二者联合诊断敏感性88.9%。P<0.5。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钼靶次之,超声检查与x线钼靶摄片结合能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降低误漏诊率,在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马利亚伦淑玲叶旭辉梁少梅李丽娟卢景新
- 关键词:高频彩超钼靶早期乳腺癌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1例重型破伤风的救治
- 2023年
- 破伤风是由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的破伤风梭菌分泌的神经毒素引起的肌肉痉挛,轻微刺激即可诱发全身强直性发作,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特异性感染[1]。尽管破伤风发病率不高,但重症破伤风的病死率仍高达15%~40%[2-3]。本病例病程长达2个月,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20 d,镇静药物使用时间30 d,ICU时间50 d。该病例的救治经验为重症破伤风患者在控制抽搐,改善自律性,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方面提供参考。
- 孙丽颖王林琳叶旭辉余均平吴焱戴李华
- 关键词:特异性感染重症破伤风镇静药物破伤风梭菌
- 气管穿刺细导管置管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
- 目的 探讨气管穿刺细导管置管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为提高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措施.方法 根据该研究的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我院综合性ICU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
- 叶旭辉方旭晨涂春莲王敏鹏
-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3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24 h分别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70 mm Hg。采用ELISA法测定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时调节血流量在250~350 mL/min,维持超滤比率在20%~25%,碳酸氢盐置换液以前置换与后置换按1∶1比例同时输入。结果:所有治疗均顺利进行,经过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治疗,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改善,收缩压提高(P<0.05),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有明显减少,并且能维持到治疗结束后24 h(P<0.01),而体温、心脏指数、氧合状况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结束时血浆内毒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预测病死率为71%(基于APACHEⅡ评分)和66%(基于SAPSⅡ评分),实际28 d病死率为47%(14/30)。结论: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能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是一种可行、有益的辅助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的方法。
- 江波杰方旭晨涂春莲赵仲谋沈励吴焱刘新兵叶旭辉
- 关键词:脓毒血症重症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血流动力学
- 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24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60例,血钠均〈130mmol/L,最低107mmol/L,血浆渗透压〈270mOsm/L,尿钠均〉80mmol/24h。中心静脉压〈6cmH2O 60例,〉12cmH2O 24例。除15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功能衰竭外,其余患者低钠血症均得以纠正,治愈时间为2~4周。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钠浓度,SIADH和CSWS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及时正确地诊治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 沈励方旭晨涂春莲许雍耿赵仲谋吴炎叶旭辉江波杰
- 关键词:颅脑损伤低钠血症并发症
-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MIP)对初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8例初发NSTEMI入院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前无MIP88例(无MIP组),存在MIP120例(MIP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与无MIP组比较,MIP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较低(P〈0.01)。MIP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7.5%,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为3.3%、心力衰竭16.7%、再发心肌梗死2.5%、30d心血管死亡10.8%;无MIP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0.9%,其中VT/VF为11.3%、心力衰竭33.0%、再发心肌梗死4.5%、30d心血管死亡13.6%;与无MIP组比较,MIP组VT/VF、心力衰竭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降低(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IP是VT/VF(OR0.27,95%CI0.08—0.89,P=0.031)、心力衰竭(OR0.41,95%CI0.21-0.78,P=0.007)和总体心血管不良事件(OR0.55,95%CI0.31-0.98,P=0.043)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MIP可改善初发NSTEMI入院患者的近期预后,包括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VT/VF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 叶旭辉李伟明冯六六刘新兵安丽娜
-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缺血预适应肌酸激酶同工酶室性心律失常预后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6
- 2018年
-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正压通气(IPPV)联合常规吸痰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心率(HR)、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支持时间、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量、24 h吸痰次数、气管切开率、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治疗后28 d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 HR、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支持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量多于对照组,24 h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气管切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和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P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8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8 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能有效提高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吸痰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降低VAP发生率。
- 叶旭辉王敏鹏方旭晨涂春莲沈励
- 关键词:肺炎呼吸衰竭老年人无创正压通气
- 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对ICU机械通气(MV)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ICU收治的86例实施MV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每日唤醒镇痛镇静方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评分(CPOT)维持0~3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维持在-4^-3分,观察组选择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CPOT维持在0~1分,RASS维持在-1~0分,使患者达到安静、舒适、合作的镇静状态,并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MV时间、ICU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镇痛镇静后2 d,观察组MDA水平明显下降,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有助于缩短MV时间,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预后,是ICU内MV患者理想的镇痛镇静方式。
- 叶旭辉方旭晨涂春莲王敏鹏
- 关键词:每日唤醒镇痛镇静机械通气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