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冰

作品数:63 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成像
  • 20篇磁共振
  • 15篇磁共振成像
  • 12篇灌注
  • 9篇动脉
  • 8篇肿瘤
  • 8篇侧支
  • 8篇侧支循环
  • 7篇颅内
  • 6篇动脉狭窄
  • 6篇血管
  • 6篇扩散
  • 6篇加权成像
  • 5篇动脉自旋标记
  • 5篇新生儿
  • 5篇通透性
  • 5篇自旋标记
  • 5篇扩散加权
  • 5篇扩散加权成像
  • 5篇出血

机构

  • 22篇北京军区总医...
  • 1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第一...
  • 12篇空军总医院
  • 9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博爱医院
  • 1篇成都军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61篇吴冰
  • 12篇张挽时
  • 10篇王东
  • 9篇宋云龙
  • 9篇王霄英
  • 9篇孟利民
  • 7篇陈长生
  • 7篇蒋学祥
  • 6篇徐勇勇
  • 6篇时惠平
  • 5篇熊明辉
  • 5篇朱光明
  • 4篇吴新淮
  • 4篇毕永民
  • 4篇黄一宁
  • 4篇陈辉
  • 4篇戈明媚
  • 4篇娄昕
  • 4篇祝红线
  • 4篇赵倩

传媒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2005年全...
  • 2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通透性预测再通后出血转化
多模MRI磁共振成像和CT尤其是灌注影像的使用增加了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参数.大部分研究显示血脑屏障通透性(BBBP)升高更有可能在再灌注治疗后发展为出血.现代病理生理学理论认为,血栓形成区血管损伤最严重,导致...
陈辉吴冰朱光明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脑血栓形成出血转化血脑屏障通透性
文献传递
医学重复观测数据组间比较的生长曲线模型被引量:4
1998年
医学研究中常会遇到重复观测数据分析的问题。例如,在临床上,定时重复测量患者的某项生理指标,如中毒病人血液中毒物浓度的定时检测;在儿少卫生中,为了研究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定期追踪观察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体格发育指标,如身长、坐高、体重等。这类研究对个体的观...
陈长生徐勇勇张音张音吴冰
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设计的光弹性应力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设计对牙槽骨应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光弹应力冻结切片法,分析⑤⑥⑦、⑤⑥、⑥⑦、⑥固定桥修复模型的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余留根牙槽骨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双端固定桥修复模型(⑤⑥⑦、⑤⑥)的基牙周围牙槽骨的应力值低于单端固定桥(⑥⑦、⑥)(P<0.05);单端固定桥⑥⑦、⑥应力值间有显著差异(P<0.05);双端固定桥⑤⑥⑦、⑤⑥应力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磨牙半切术后在临床上应选用双端固定桥的修复设计。
张冬梅张少锋张铁吴冰卢芳丽
关键词:半切术光弹性试验应力分析
中国香港地区0~7岁儿童生长曲线的非参数模型构建被引量:8
2000年
陈长生徐勇勇夏结来吴冰
关键词:儿童非参数模型
婴儿头颅CT中铋屏蔽对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研究婴儿头颅CT检查中使用铋屏蔽材料降低眼晶状体受照剂量的效果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适合患儿使用的自制铋屏蔽防护眼罩、婴儿体模,采用热释光探测器测量受照剂量。CT扫描条件选择120 kV、130 mA轴位扫描,分别进行铋屏蔽和无屏蔽两组模体测试,比较模体内相当于晶状体位置的受照剂量;应用同样CT扫描参数,对临床疑为颅内出血的99例患儿佩戴铋屏蔽眼罩后进行头部扫描,由2名高年资医生分别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并比较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体模实验显示,无屏蔽时眼罩后方区域吸收剂量为25 mGy,经铋防护眼罩屏蔽后眼罩后方的吸收剂量为17 mGy,降低辐射剂量32%。佩戴铋屏蔽眼罩对患儿头部CT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婴儿头颅CT扫描中使用铋屏蔽防护眼罩,可明显降低眼晶状体放射吸收剂量,同时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戈明媚吴冰陈华赵倩冯泽臣张泓于宏伟张宗丽杜国生
关键词:头颅CT婴儿眼晶状体
正常成人后循环脑区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的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60
2014年
目的 研究不同MR扫描仪之间正常成人后循环脑区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技术的可重复性.方法 12名健康成年人在2台同一机型的3.0TMR扫描仪上分别进行1次全脑3D ASL扫描,扫描间隔时间为10 ~15 d.3D ASL序列扫描的标记延迟时间(PLD)分别为1.5和2.5s.基于3D ASL序列获得脑血流量(CBF)图.使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提取后循环各个脑区的CBF值,即双侧小脑半球、中脑、脑桥、延髓、丘脑和枕叶.统计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结果 PLD为1.5s时,后循环脑区CBF平均值为36 ~47 ml·min^-1·100 g^-1;PLD为2.5s时,CBF平均值为36 ~46 ml·min^-1·100 g^-1.2次测量结果比较,PLD为1.5s时,ICC值为0.851 (P <0.05);PLD为2.5s时,ICC值为0.914(P <0.05).Bland-Altman图形分析证实后循环脑区对应的点绝大部分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PLD为2.5s数据的分布范围比PLD为1.5s小.结论 2台MR之间的3D ASL测量重复性好,该序列的测量数据可用于多中心研究,PLD较长时后循环脑区的CBF测量重复性更好.
娄昕吴冰黄点点吴新淮吴南洲马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灌注成像评价兔后肢缺血模型肌肉灌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在评估兔后肢缺血模型肌肉组织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右后肢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4,21,28,42,56,70d行MR灌注成像检查,原始灌注图像资料经MeanCurve软件处理,将感兴趣区(ROI)信号强度变化绘制成时间-信号增强百分比曲线,分析该灌注曲线特征并观察灌注参数(注药后开始强化时间、强化峰值、强化斜率)变化趋势.结果:术后右后肢血流灌注较对侧急剧减低,术后7d内灌注恢复非常缓慢,从14d起灌注恢复逐渐加快,但直至术后70d仍未恢复至正常灌注水平.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安全、无创、半定量地且较准确地评估动物后肢缺血模型随时间推移发生的肌肉组织灌注变化.
孟利民张挽时宋云龙吴冰王东毕永民祝红线
关键词:灌注缺血
磁共振梯度回波T2*WI与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序列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T1WI与GRE-T2*WI和SWAN序列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对本院新生儿(早产和足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并怀疑颅内出血的患儿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共...
戈明媚吴冰赵倩张爱莲张宗丽王华伟孟祥凤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梯度回波
低通透性预示再通后出血转化
目的多模MRI和CT尤其是灌注影像的使用增加了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参数。大部分研究显示血脑屏障通透性(BBBP)升高更有可能在再灌注治疗后发展为出血。现代病理生理学理论认为,血栓形成区血管损伤最严重,导致毛细血...
陈辉李莹吴冰张微微朱光明
文献传递
赝复体塑料支架的溶胀对其与SY-1型硅橡胶的粘接性能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评估塑料义齿基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溶胀对其与SY 1型硅橡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方法 :按照国际标准 ,用自凝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 )溶胀塑料义齿基托表面后 ,测试其与SY 1型硅橡胶间的拉块强度及剥离强度与溶胀前的差异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塑料义齿基托表面经自凝单体溶胀后 ,其与SY 1型硅橡胶的粘接强度较溶胀前有显著下降 .拉块强度 :溶胀前 (0 .98± 0 .0 4 )高于溶胀后 (0 .5 3±0 .0 4 ) ,P <0 .0 1 ;剥离强度 :溶胀前 (0 .70± 0 .0 3)高于溶胀后(0 .33± 0 .0 3) ,P <0 .0 1 .结论 :溶胀对塑料表面的处理使得其与SY 1型硅橡胶的粘接强度下降 。
渠乐赵铱民伊元夫吴冰王超方晓梅
关键词:溶胀硅橡胶粘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