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存造

作品数:82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肝移植
  • 21篇细胞
  • 18篇术后
  • 15篇移植术
  • 14篇移植术后
  • 14篇肾移植
  • 12篇肝移植术
  • 11篇肝癌
  • 11篇肝移植术后
  • 8篇蛋白
  • 8篇手术
  • 8篇并发
  • 8篇并发症
  • 7篇移植受者
  • 7篇营养支持
  • 7篇原位
  • 7篇原位肝移植
  • 7篇受者
  • 6篇荧光
  • 6篇基因

机构

  • 45篇温州医学院附...
  • 23篇温州医科大学
  • 9篇温州医学院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2篇吴存造
  • 43篇杨亦荣
  • 43篇夏鹏
  • 38篇张启瑜
  • 38篇郑少玲
  • 34篇廖毅
  • 32篇陈必成
  • 24篇蔡勇
  • 23篇虞冠锋
  • 23篇孙贤斌
  • 16篇刘勇
  • 11篇潘晓东
  • 10篇白永恒
  • 9篇沈龙捷
  • 7篇周蒙滔
  • 6篇徐自强
  • 6篇李澄棣
  • 6篇余正平
  • 6篇陆红
  • 5篇郭勇

传媒

  • 11篇肝胆胰外科杂...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2005年浙...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华移植杂志...
  • 2篇2007年浙...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背驮式与经典背驮式肝移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经典背驮式肝移植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两种术式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优缺点。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对37例肝炎后肝硬化和急性重症肝炎患者施行了肝移植术,男30例,女7例,年龄18~62岁,平均41...
张启瑜吴存造廖毅杨亦荣虞冠锋孙贤斌夏鹏
文献传递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
目的探讨改良背驼式肝移植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意义方法2例患者采用改良背鸵式肝移植术原位肝移植术。结果手术成功,2例存活至今(分别术后22个月和11个月),且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改良背驼式肝移植术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一种...
吴存造张启瑜虞冠锋廖毅杨亦荣郑少玲夏鹏刘勇
文献传递
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二例被引量:1
2006年
蔡勇郑少玲杨亦荣夏鹏吴存造刘勇
关键词: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尿毒症患者肾移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年发病率抗体生成
Nrf2基因敲除加剧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模型中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Nrf2基因敲除对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纤维化模型中炎症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Nrf2野生型UUO组(Nrf2Wild-type UUO)、Nrf2野生型假手术组(Nrf2Wild-type Sham)、Nrf2敲除型UUO组(Nrf2KO UUO)和Nrf2敲除型假手术组(Nrf2KO Sham),每组6只。PAS与Masson染色分别用于检测肾组织损伤和总胶原累积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IRF5表达;ELISA检测iNOS水平;qRT-PCR检测促炎症基因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RF5蛋白的表达。结果:PAS染色显示,Nrf2基因敲除没有明显引起肾组织损伤,但构建UUO模型后,其肾组织损伤明显加剧。Masson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rf2基因敲除可加重UUO模型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促进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大量浸润,且ELISA结果显示iNOS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深入研究发现,Nrf2KO UUO组与Nrf2Wild-type UUO组相比,肾组织中促炎基因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rf2基因敲除可增加IRF5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Nrf2基因敲除加剧了UUO肾纤维化模型中的炎症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IRF5介导的炎症型巨噬细胞浸润,进而增加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吴存造陆红朱恒悦翁敏施程浩林周豪白永恒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炎症损伤间质纤维化NRF2巨噬细胞
器官移植中的适应现象
2013年
移植适应(accommodation)是指供者器官和组织在受者体内存活过程中获得抵抗供体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ies,DSAs)介导损伤的能力.20 多年前即有文献报道此现象,普遍出现在ABO 血型不相配(ABO incompatible,ABOi)的移植中[1-2],在异种移植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相配的同种异体移植中也可发现.
吴存造蔡勇潘晓东张行夏鹏杨亦荣郭晖陈必成
关键词:器官移植移植免疫耐受抗体介导DONOR抗体滴度
“互联网+”程序化随访方案在肾移植受者中的管理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将“互联网+”与程序化随访方案以手机APP微信端为载体进行深度融合,对肾移植受者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持久化、个性化及程序化的随访管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中心行首次肾移植成功的79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19年1—12月采用常规随访方式管理的40例肾移植受者作为常规组;将2020年1—12月实施“互联网+”程序化随访方案管理的39例肾移植受者作为干预组。对2组肾移植受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肾移植受者饮食管理、躯体活动管理、治疗管理及社会心理管理4个维度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106.58±17.73)分]与常规组[(83.77±14.7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2,P<0.001);干预后干预组肾移植受者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社会功能、疾病治疗等生活质量总评分[(150.77±14.50)分]与常规组[(130.26±12.7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8,P<0.001)。结论将“互联网+”与程序化随访方案以手机APP微信端为载体进行深度融合,对肾移植受者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持久化、个性化及程序化的随访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杨娇弟宋君朱茜叶青吴存造
关键词: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肝移植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SOLT)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肝硬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5年7月合并肝硬化的肝癌肝移植8例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8例手术全部成功,1年存活率87.5%,平均无瘤生存...
廖毅吴存造张启瑜虞冠锋孙贤斌郑少玲夏鹏刘勇
文献传递
KIR基因多态性影响肾移植受者微量巨细胞病毒和BK病毒DNA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R)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微量巨细胞病毒(CMV)和BK病毒(BKV)DNA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48例肾移植受者K/R基因多态性。依照不同功能的K/R单倍体,将K/R基因组合型分为抑制型K/R基因组合型(AA型)和非抑制型K/R基因组合型(BX型,包括BB型和AA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移植术的受者血清DNA中CMV和BKV的载量。分析AA和BXK/R基因型对肾移植术后1年内CMV和BKV DNA血症累积阳性率及血肌酐的影响。结果:不同K/R基因型间,免疫抑制剂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KIR—BX基因型,KIR-AA基因型的BKV累积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而K/R两型间,CMV病毒血症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KIR—AA型术后1~12月平均血肌酐水平较BX型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年随访,KIR-AA型受者血肌酐水平低于BX型(P〈0.05),而2组间血尿素氮和尿酸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IR-AA基因型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内BKV DNA血症增加,而不影响CMV DNA血症。
吴琦陈孝倩王天阳陈景锋潘晓东吴存造夏鹏陈必成杨亦荣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肾移植巨细胞病毒BK病毒
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含量与免疫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PHT)脾亢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与CD3+、CD4+、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脾脏免疫功能改变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PHT脾亢患者20例(脾亢组),健康成人18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及CD3+、CD4+、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脾亢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5.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9)%(P<0.01)。脾亢组CD3+、CD4+、CD8+T细胞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CD127low/-Treg的含量与CD3+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630,P<0.01),与CD4+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561,P<0.05)。结论PHT脾功能亢进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量增多,可能对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郭勇陶崇林吴存造廖毅张启瑜
关键词:脾亢
不同血药浓度FK506在肝移植术后应用的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肝脏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FK506)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应用FK506的浓度分为两组,观察其两组的术后存活率、移植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人/肝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HBV再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在术后3、6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肺部感染、新发糖尿病及高血脂发生率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后应用低剂量FK506更安全有效,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和该药物的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启瑜吴存造廖毅虞冠锋杨亦荣郑少玲孙贤斌
关键词:肝移植FK506并发症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