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股骨
  • 6篇骨折
  • 3篇头坏死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近端
  • 3篇老年
  • 3篇坏死
  • 3篇骨头
  • 3篇骨头坏死
  • 3篇股骨近端
  • 3篇股骨头
  • 3篇股骨头坏死
  • 3篇关节
  • 2篇微创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近端骨折
  • 2篇老年股骨
  • 2篇老年股骨近端...
  • 2篇股骨近端骨折

机构

  • 12篇郑州市骨科医...
  • 2篇郑州铁路职业...

作者

  • 12篇吴建军
  • 4篇董辉
  • 4篇王翔宇
  • 4篇郭亮兵
  • 2篇闫灿
  • 2篇雷哲
  • 1篇侯园园
  • 1篇鲁晓娟
  • 1篇曹常松
  • 1篇兴华
  • 1篇王爱国
  • 1篇朱军方
  • 1篇王晶晶
  • 1篇赵亮亮
  • 1篇杨嵩
  • 1篇陈杰

传媒

  • 2篇中医正骨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成药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FNA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性股骨近端骨折使用PFNA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35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并评定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平...
吴建军
关键词:PFNA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髓芯减压配合通络生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配合通络生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72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行髓芯减压、打压植骨术,术后行西医常规处理;研究组在手术的第2天加用通络生骨汤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VAS视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芯减压配合通络生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较好。
吴建军
关键词:早期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
双向针缝合技术微创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双向针缝合技术(TNST)微创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6例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资料。男20例,女6例;年龄28(23,31)岁;断端距跟骨止点(4.2±1.3)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3(2.0,5.0)d;术前MRI检查均为闭合性跟腱断裂。术中采用TNST修复断裂跟腱。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术后按照Arner-Lindholm评分进行优良情况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0.0±5.0)min,切口长度为(2.5±0.4)cm。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神经损伤、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时间(12.0±6.0)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行走正常,患者切口愈合良好,触诊跟腱连续性良好,患者提踵有力,均恢复至跟腱断裂前;踝关节背伸22.6°±3.7°,跖屈25.3°±3.7°;按照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25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26/26)。结论TNST微创修复急性闭合跟腱断裂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低、疗效可靠等优点。
曹常松雷哲吴建军杨嵩陈杰赵亮亮朱军方王爱国
关键词:跟腱微创急性
外固定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2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患者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18—65岁,中位数38岁。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27例。按照Rttedi—Allgower骨折分类,Ⅱ型21例、Ⅲ型35例。合并腓骨骨折4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h至12d,中位数6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4例皮肤坏死,经清创、换药、二期植皮术后创面愈合。均无骨折再移位、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照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19例、可5例、差4例。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固定牢靠,对局部血供及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翔宇郭亮兵董辉吴建军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架PILON骨折骨折固定术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髓心减压术对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髓心减压术对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并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单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n=40),A组接受髓心减压术治疗,B组接受单纯自体BMSCs移植治疗,C组接受自体BMSCs移植联合髓心减压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月时对髋关节功能、髋关节疼痛、髋关节骨密度、股骨头坏死面积进行评价,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骨桥蛋白(OPN)、骨保护素(OPG)、骨钙素(OST)和Ⅰ型胶原C端肽(CTX)。结果术后3、6和12个月时C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A组和B组显著提高(P<0.05);C组髋关节疼痛评分较A组和B组显著降低(P<0.05);C组髋关节骨密度较A组和B组显著提高(P<0.05);C组股骨头坏死面积较A组和B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时C组血清OPN、OST和CTX水平较A组和B组显著降低(P<0.05),OPG水平较A组和B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自体BMSCs联合髓心减压术可显著改善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髋关节疼痛,增加髋关节密度,减少股骨头坏死面积,并且降低血液OPN、OST和CTX水平、升高OPG水平。
侯园园闫灿吴建军雷哲
关键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动力阻挡术式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动力阻挡术式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对35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患者均采用动力阻挡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参照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11例,中6例,无差的病例。结论动力阻挡术式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具有操作简单,对关节干扰小,通过限制肩胛下肌的上移,加强肱骨头前方的解剖结构,增强了肩关节的动态和静态稳定机制。
王翔宇董辉郭亮兵吴建军
关键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
手法复位联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2例患者均获8—36个月随访,中位数16.5个月。运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54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1.7%。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肯定。
王翔宇郭亮兵董辉吴建军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法复位DHS内固定
Philos钢板内固定踝关节融合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Philos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9月—2012年1月,对收治的23例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用Philos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并运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出现1例伤口皮缘坏死,经对症治疗后痊愈,余患者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3.5个月的随访,复查X线或重建CT示均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3.6个月,患者疼痛均消失,无畸形融合和融合失败情况发生。AOFAS踝与后足评分术前为(37.05±8.11)分,术后为(79.28±6.73)分,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Philos钢板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好方法。
王翔宇董辉郭亮兵吴建军
关键词:踝关节融合术
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间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80例作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PFNA组与置换组各40例,其中PFNA组执行PFNA治疗,置换组执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引流量、患侧肢体负重时间及各手术指标差异。结果置换组有效率(95.00%)高于PFNA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置换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7.50%)高于PFNA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置换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PFNA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置换组引流量、手术时间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置换组患侧肢体负重时间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方案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手术疗效更佳,晚期并发症更低,但手术创伤大,术前应严格评估患者手术耐受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吴建军
关键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PFNA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35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近端骨折使用PFNA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35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并评定疗效。
吴建军
关键词:PFNA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