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良泉

作品数:55 被引量:381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土壤
  • 14篇蜜柚
  • 13篇养分
  • 8篇施肥
  • 7篇氮肥
  • 7篇利用效率
  • 6篇水稻
  • 6篇交换性
  • 6篇琯溪蜜柚
  • 5篇套餐
  • 5篇镁肥
  • 5篇钾肥
  • 5篇交换性镁
  • 4篇氮肥利用
  • 4篇氮肥利用效率
  • 4篇有机茶
  • 4篇施用
  • 4篇酸性土
  • 4篇酸性土壤
  • 4篇农民

机构

  • 49篇福建农林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西藏自治区农...
  • 2篇哥本哈根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福建省林业科...

作者

  • 53篇吴良泉
  • 6篇杨文浩
  • 5篇陈新平
  • 5篇郑朝元
  • 4篇张福锁
  • 4篇崔振岭
  • 4篇李延
  • 3篇叶菁
  • 3篇武良
  • 3篇王义祥
  • 2篇隆英
  • 2篇廖红
  • 2篇林怡
  • 2篇翁伯琦
  • 2篇许锐能
  • 1篇郑冬晓
  • 1篇郭世伟
  • 1篇张卫峰
  • 1篇刘玮
  • 1篇方慈

传媒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果树学报
  • 3篇西藏科技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土壤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技推广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资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2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福建热作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4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2021年
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中探讨了植物营养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路与对策,通过挖掘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搭建网络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传统精髓增强民族自豪感、以科技前沿引导创新创业热情、以时代需求激发责任感”构建全方位的隐性课程思政育人方式。
吴良泉李延
关键词:植物营养立德树人
乌龙茶产区镁肥肥效及其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明确乌龙茶产区镁肥投入对茶叶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土壤镁素平衡的影响,旨在为茶园科学施用镁肥及提高茶树镁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省乌龙茶代表产区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设置不同镁肥用量试验,两个试验地均以不施镁肥为对照(Mg0),安溪县镁肥(MgO,下同)用量处理为17.5、35.0、52.5和70.0 kg/ha,武夷山市镁肥用量处理为17.5、35.0、70.0和140.0 kg/ha,镁肥用量由低到高均依次记作Mg1、Mg2、Mg3和Mg4,收获期测定茶叶产量、养分吸收量、茶叶品质及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并分析镁肥肥效反应。【结果】施用镁肥可提高茶叶产量及茶芽密度,安溪县春季和秋季茶芽密度增幅分别为2.2%~10.6%和8.5%~19.4%,武夷山市春季和秋季茶芽密度增幅分别为3.6%~15.3%和17.3%~22.9%。施镁对茶多酚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下同),各镁肥处理的春茶游离氨基酸总量也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安溪县秋茶Mg4处理、武夷山市秋茶Mg2处理的游离氨基酸总量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下同)。施镁可提高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及茶叶纯收益,安溪县春茶和秋茶纯收益分别增加2846~5127和2636~6282元/ha;武夷山市春茶和秋茶纯收益分别增加5676~37659和9171~14347元/ha。施镁后新梢氮、磷、钾浓度及秋茶镁浓度无显著变化,但春茶新梢镁浓度增加,安溪县Mg4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7.8%,武夷山市Mg2处理较对照显著提升7.4%;各镁肥处理的新梢氮、磷、钾和镁带走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两个试验地0~20 cm及武夷山市20~40 cm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均随施镁量增加而增加,且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和镁素盈余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安溪县20~40 cm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变化不显著,土壤交换性镁浓度与镁素盈余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施用镁肥在改善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同时,提高了茶叶产量及茶芽密度,其中�
黄梓璨尹家旭黄永鑫苏达吴良泉
关键词:乌龙茶交换性镁养分吸收镁肥
一种适用于茶豆套作茶园的有机专用肥及其施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茶豆套作茶园的有机专用肥及其施用方法,该有机专用肥中有效成分含量为:有机质33‑37wt%、总氮2.7‑3.0wt%、五氧化二磷4.8‑6.5wt%、氧化钾5.4‑6.7wt%、氧化镁1.6‑1.9...
吴良泉廖红徐为宁
文献传递
长期施肥对酸性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集约化果园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对琯溪蜜柚主产区29个果园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的酸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蜜柚果园土壤磷素累积对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约化蜜柚果园中,土壤磷素累积丰富,随树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上升显著,且土壤磷形态在不同土层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全磷含量≤0.5 g/kg时,土壤磷形态主要以有机磷、铁磷为主,随着全磷含量的上升,铝磷含量、占比均显著上升;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中铝磷与有效磷相关性最好。果园土壤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磷库,且有效性较高,可适当减少磷肥投入,降低土壤磷含量,减少经济成本,提高生态效益。
颜晓军苏达郑朝元叶德练吴良泉
关键词:酸性土壤磷形态磷有效性
一种蜜柚套餐肥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蜜柚套餐肥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套餐肥由采果肥、促花肥、稳果肥和壮果肥组成;采果肥和壮果肥的有效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氮13‑17%,五氧化二磷13‑17%,氧化钾13‑17%;所述促花肥的有效成分按重量百分...
吴良泉 许修柱 黄伟杰
文献传递
铁观音茶园土壤酸化与交换性镁的现状被引量:19
2021年
明确了酸化茶园中的土壤交换性镁状况,为茶园科学施肥提供支持。在安溪县主要产茶乡镇共采集了297个表层土壤样品,通过测定土壤pH及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了分布特征研究,应用相关分析进行了土壤pH与交换性镁相关性研究。安溪茶区的土壤pH值变幅在3.1~6.7之间,超过68%的茶园土壤pH低于4.5,土壤酸化极其严重;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1.0~79.0 mg·kg~(-1)之间,平均为23.7 mg·kg~(-1),82%的茶园土壤低于40.0 mg·kg~(-1),土壤交换性镁普遍缺乏。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镁有效性和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茶园土壤大面积酸化以及土壤交换性镁缺乏是目前茶园生产普遍面临的问题,建议在茶园生产上控制氮肥的投入,同时重视镁肥的补充以确保茶叶优质高效生产。
穆聪黄梓璨苏达苏火贵陈燕华吴良泉
关键词:交换性镁土壤酸化铁观音
中国小麦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为研究中国小麦不同区域氮磷钾肥优化用量及肥料配方,引导区域科学施肥并为肥料产品优化提供依据。在总结分析了2005—2010年在中国小麦主产区进行的各1 575、4 232和3 924组的氮、磷和钾肥肥效试验,并在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小麦主产区分为7个施肥亚区,并对这些区域的氮磷钾肥优化用量及肥料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Ⅲ华北冬麦区的产量水平较高6.8~7.5 t/hm^2,Ⅱ-2西北灌溉冬麦区和Ⅳ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次之6.0 t/hm^2,其他区域较低5.3 t/hm^2;7个小麦施肥亚区的氮肥推荐用量平均为N 169 kg/hm^2,Ⅰ以东北春麦区最低N 106 kg/hm^2,Ⅲ-1华北灌溉冬麦区最高N 184 kg/hm^2;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P2O5 77 kg/hm^2,以Ⅴ西南麦区最低P2O5 55 kg/hm^2,Ⅲ-1华北灌溉冬麦区最高P2O5 88 kg/hm^2;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K2O 50 kg/hm^2,以Ⅱ-1西北雨养旱作冬麦区最低K2O 36 kg/hm^2,Ⅲ-2华北雨养冬麦区最高K2O 59 kg/hm^2。根据上述不同生态区域的氮磷钾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有针对性的为中国小麦7个施肥亚区确定了9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7个基追结合施肥方式下的配方和2个一次性施肥配方。
吴良泉武良崔振岭陈新平张福锁
关键词:小麦大区域肥料配方
磷肥用量对甜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5
2021年
明确磷素吸收利用特性,是磷素高效利用及作物高产的基础。本研究通过2年田间磷肥梯度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磷肥供应(0、37.5、75、150和300kghm^–2,分别用P0、P1、P2、P3和P4表示)对甜玉米产量、不同器官生物量和磷素累积与分配、磷素转运特征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供应均显著提高2018年和2019年甜玉米的鲜穗产量,但不同磷肥供应处理(P1~P4)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磷肥供应显著提高甜玉米拔节期、吐丝期和鲜食期植株的生物量及磷素累积量,其中籽粒磷素累积量约占植株磷素累积量的42%。磷肥供应下花后磷同化对甜玉米穗部磷素累积量的贡献率达到57.3%~93.0%;而1kg磷素生产鲜穗量、磷素生理效率、农学效率、回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着磷肥供应量增加而明显下降。综合考虑产量与磷肥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37.5 kg hm^–2磷肥供应可满足甜玉米高产和磷肥高效利用的需求。
颜晓军叶德练苏达李芳李芳郑朝元
关键词:甜玉米磷素利用
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改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被引量:8
2021年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持续下降、造成农田养分严重失调并危害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国农田土壤酸化问题较为严重,突出表现在耕地酸化面积大、酸化演变速度快等特点,科学防控耕地酸化与提升土壤质量是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结合福建省土壤酸化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现状及诱因,在介绍国内外治理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防控福建省农田土壤酸化的思路及其对策。土壤酸化是福建省耕地质量与农业优质高效的关键限制因素。开展土壤酸化治理,提升耕地质量,坚守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红线,是实现福建全方位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迫切需求。
翁伯琦吴良泉林怡朱齐超张思文叶菁王义祥
关键词:土壤质量
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农户施肥行为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江苏省兴化市是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示范县,2011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在兴化茅山镇东冯村实施了整村推进的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活动。通过该市2个乡镇5个村庄的农户调查,比较了示范户和非示范户的水稻种植技术、产量水平及对农技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价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活动初期的效果。结果表明:示范村、辐射村和对照村的基线情况相近,农户施肥量和产量差异较小;但不同类型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其中以示范村情况最好,说明江苏兴化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已初见成效。
方慈尹蛟吴良泉郑冬晓郭世伟张卫峰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农户调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