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
-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第6条带的检测(LDH6)
- <正>近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通过改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试剂盒,检测到乳酸脱氢酶同工酶6(LDH6)条带的出现,通过对出现 LDH6的患者进行追踪检测,发现出现血清LDH6的患者,其 LDH总活性都很高,均大于520U/L。同...
- 宓庆梅吴飞曹鲁宁仲人前
- 文献传递
- 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检测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iQ200)在管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iQ200检测显示管型阳性的标本进行屏幕图像的审核修改并记录结果,同时用手工显微镜法对76例标本进行管型鉴别和确认。结果 iQ200检测尿液管型阳性标本76例,人工通过屏幕图像信息,对管型阳性标本进行重新修饰和审核。修审后管型阳性标本为57例,手工显微镜法确认管型阳性标本为52例。以手工显微镜法为标准,iQ200未修审管型假阳性率为31.58%,图像审核后管型假阳性率为8.77%。结论 iQ200受检测原理和技术所限,以及尿液含有许多复杂成分的干扰,在管型检测中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为了给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在遇到尿液检测显示管型阳性的标本,必须在仪器的图像信息中重新复审,而且对于图像异常难判别的结果,要以传统显微镜法对管型进行确认和分类检查。
- 樊笑霞吴飞仲人前
- 关键词:管型显微镜图像
- 构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良好的交流方式与机制被引量:5
- 2011年
-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有日新月异的发展,临床医师在实践中需求新的有价值的检验项目。检验科如何针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及时获取临床的相关信息?构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良好的交流平台和长效管理机制,是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与检验发展的迫切需要。
- 吴飞仲人前
- 关键词:沟通能力
- EDTA-K_2对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干扰被引量:6
- 2009年
- 樊笑霞吴飞王凌
- 关键词:EDTA-K2抗凝剂异型淋巴细胞
- 细菌性阴道病的两种快速检测方法比较被引量:10
- 2009年
- 樊笑霞吴飞仲人前
- 关键词:非特异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
- 念珠菌性阴道炎实验诊断方法评价被引量:3
- 2009年
- 樊笑霞吴飞仲人前
- 关键词:念珠菌性阴道炎白念珠菌乳胶凝集法霉菌
- 尿沉渣检查方法评价及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尿沉渣检查的新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其不同的特点在临床推广应用,使尿沉渣正在走出完全依赖人工镜检的落后,不断向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 吴飞樊笑霞温海燕宓庆梅仲人前李莉
- 关键词:尿沉渣
- 急性肾损伤患者腹腔积液检出淋巴瘤细胞一例
- 2012年
- 长征医院近来发现1例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大量胸腔及腹腔积液的淋巴瘤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情况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腰痛近1月,浮肿、少尿约20 d入当地医院治疗。查尿潜血3+,泌尿系B超显示,双肾饱满,皮质回声增强,双肾肾盂轻度积水,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见大量腹腔积液,入院时有眼睑下肢水肿,
- 方捷殷杏项喜喜吴飞仲人前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腹腔积液淋巴瘤
- 粪便转铁蛋白检测在提高消化道出血检出率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比较几种粪便隐血实验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抗干扰性,评价转铁蛋白(Tf)在粪便转铁蛋白检测在提高消化道出血检出率中的作用。方法对600例临床怀疑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标本分别用化学法(匹拉米洞半定量检测法)、检测血红蛋白(Hb)、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Hb和Tf。结果血红蛋白化学法(以下简称化学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57.3%,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44.8%;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以下简称胶体金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60.4%,下化道出血的阳性率77.6%;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以下简称转铁蛋白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82.3%,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66.4%;联合检测法(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两次同时检测,有一项阳性即为阳性)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90.8%,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97.6%。结论粪便转铁蛋白检测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Hb与Tf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阳性检出率。
- 吴飞
- 关键词:粪便隐血化学法转铁蛋白
- 未成年人的脑脊液总蛋白质浓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总蛋白质浓度在未成年人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检测413例(16岁以下)无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它可引起CSF总蛋白质浓度升高疾病的脑脊液标本的总蛋白质浓度,并进行分组与比较。结果出生后CSF总蛋白质浓度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至半岁左右浓度下降变得平缓,在青少年期有轻微增加。结论未成年人的脑脊液总蛋白质浓度与年龄有高度相关性,因此在判断未成人脑脊液总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结果时要有特殊性。
- 樊笑霞吴飞
- 关键词: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