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丽红

作品数:48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12篇动脉狭窄
  • 11篇血管
  • 10篇颅内
  • 10篇颅内外
  • 7篇蛋白
  • 7篇血管狭窄
  • 6篇再狭窄
  • 6篇缺血
  • 5篇中毒
  • 5篇外动脉
  • 5篇细胞
  • 5篇颅内外血管狭...
  • 5篇脑病
  • 4篇血管造影
  • 4篇再灌注
  • 4篇造影
  • 4篇数字减影
  • 4篇数字减影血管...
  • 4篇疗效

机构

  • 48篇承德医学院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承德医学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8篇周丽红
  • 28篇王嗣欣
  • 21篇高燕军
  • 20篇米艳娟
  • 12篇赵亮
  • 11篇陈启东
  • 9篇林大正
  • 6篇王芳芳
  • 6篇胡亚军
  • 3篇王海燕
  • 3篇单伟颖
  • 3篇房铭辉
  • 3篇贾晓凤
  • 3篇董可辉
  • 3篇李青
  • 3篇姜锋
  • 3篇辛小林
  • 3篇闫晶
  • 3篇陈泳
  • 3篇刘铭

传媒

  • 14篇承德医学院学...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河北医学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四届中国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护理风险的来源与防范
贾晓凤闫晶贾连胜刘恩君周丽红姜锋陈亚静王华荣李红芳刘昆
课题的创造性、先进性体现在急诊科使用护工的选择上采取了一种新的模式,选择做急诊护工的大学五年级实习学生和大学四年级在校学生84名进行研究,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无医疗纠纷发生。提高了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收到了良好社会...
关键词:
关键词:急诊科临床护理学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MP)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缺血前后应用大剂量 MP对脑组织自由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的影响 ,同时做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MP治疗组脑组织丙二醛 (MDA)水平较对照组 (盐水组 )明显降低 (P<0 .0 1) ,而 SOD水平较对照组增高 (P<0 .0 1) ;脑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发现 MP可抑制再灌注中脑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结论  MP的脑保护作用与抑制自由基产生。
王嗣欣周丽红王云中高燕军米艳娟赵淑敏李绍英
关键词:脑缺血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再灌注损伤
颅内外血管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评价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介素-6(IL-6)与颅内外血管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分析2003年~2006年25例接受内支架成形术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复查血管造影的时间为6~12个月,就术前、术后3d以及造影复查时(术后6~12个月)血清hs—CRP与IL-6的水平以及与血管再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于25根血管上放置25枚支架,随访6~12个月,12/25出现了再狭窄(48%),超过50%的再狭窄为6/25,余6例再狭窄率介于10%~30%。同时监测术前以及术后血浆hs—CRP与IL-6水平,发现25例患者支架术前血浆CRP和IL-6水平在狭窄组和无狭窄组中无明显差别P〉0.05;支架术后3d血清hs—CRP与IL-6水平均高于术前,统计学比较均P〈0.05;术后6~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的12例患者血清hs—CRP与IL6水平高于未狭窄的13例患者,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血清hs—CRP与IL-6与动脉硬化的炎性过程有关,两者可能参与支架术后动脉再狭窄的过程。
王嗣欣周丽红赵亮林大正高燕军米艳娟刘志华
关键词:脑动脉狭窄再狭窄白细胞介素-6
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颈性眩晕患者行颈椎X线、CT以及MRI检查,并给予颈段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螺旋CT血管成像示:22例双侧椎动脉正常;10例可见一侧或双侧椎动脉V1、V4段轻中度狭窄,狭窄率为30%~60%。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颈性眩晕的判断是一种客观、实用的影像检查手段。
房铭辉周丽红王嗣欣高燕军米艳娟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英文)被引量:4
2008年
选择2003-02/2006-02北京天坛医院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2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患者对治疗及实验均知情同意。于颈内动脉颅内、外段以及椎、基底动脉25根狭窄的血管上放置25枚支架,术后6~12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血管再狭窄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术前、术后3d和造影复查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术后随访6~12个月时12例(48%)出现了再狭窄,其中6例再狭窄超过50%,余6例再狭窄10%~30%。另外13例血管未发现明显再狭窄。术前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3d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6~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组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未狭窄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支架置入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可能与术后再狭窄有关。
房铭辉王嗣欣周丽红赵亮林大正高燕军米艳娟刘志华陈启东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半胱氨酸材料生物相容性
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姜锋宋显晶周丽红贾晓凤
关键词:非洛地平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
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进行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的体检者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追踪随访,将乳腺血氧检查结果与追踪随访结果对比,分析其在乳腺疾病筛查中的价值。结果:检查正常者246例,诊断符合率为100%;乳腺轻度增生,BI-RADSⅡ级,1890例,诊断符合率为100%;乳腺良性结节,共1087例,诊断符合率为95.01%;乳腺癌,BI-RADSⅣ级,24例,诊断符合率为92.31%。结论: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无创、无痛、敏感、准确,可作为体检科乳腺癌筛查的常规检查方法。
周丽红王敏隋文栋王鹏飞
关键词:乳腺疾病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体感诱发电位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病例组:2001-2011年收治的资料较为完整的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4.8±2.3)岁。发病前2个月内均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史,中毒后昏迷3-48h,急性中毒期经过治疗,意识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到再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间为假愈期,该组病人假愈期为2-45d,所有患者均符合赵向智等的诊断标准^[1]。
周丽红高玉峰王芳芳王竹君金兆维
关键词: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体感诱发电位
急性—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EEG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DEACMP)脑电图(EEG)的变化,为判定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DEACMP患者的临床与EEG资料。结果:24例患者EEG均表现为异常,其中轻度异常13例,中度异常7例,重度异常4例,且与临床表现大致对应。结论:EEG检查对DEACMP的病情、预后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周丽红王嗣欣王海燕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脑电图
瓦伦贝格综合征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 探讨瓦伦贝格综合征(WS)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方法 32例WS患者行MRI、MRA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探讨WS的成因。结果 本组32例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病变侧椎动脉颅内段未见显影12例;病变侧椎动脉起始处闭塞6例;病变侧锁骨下动脉高度狭窄伴同侧椎动脉颅内段显影不清1例;病变侧锁骨下动脉闭塞伴对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1例;一侧小脑后下动脉未显影或起始处狭窄4例;双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狭窄率30%-50%3例;椎基底动脉管壁不光滑,动脉硬化样改变3例;椎基底动脉未见明确变化1例;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伴病变同侧椎动脉起始处高度狭窄1例。结论 WS与椎动脉颅内段或起始处狭窄或闭塞密切有关,而单纯由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相对较少见。
林大正王嗣欣周丽红高燕军米艳娟陈启东董可辉
关键词: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