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卫红
作品数:
2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经济管理
更多>>
合作作者
魏钢
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郭勤
重庆邮电学院法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经济管理
1篇
哲学宗教
主题
1篇
信息网络
1篇
信息网络技术
1篇
意识形态
1篇
社会
1篇
社会文化
1篇
数字鸿沟
1篇
文化
1篇
弥合
1篇
构建和谐社会
1篇
和谐社会
机构
2篇
重庆邮电学院
作者
2篇
周卫红
1篇
郭勤
1篇
魏钢
传媒
1篇
甘肃社会科学
1篇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篇
200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网络观教育:内涵与途径
被引量:7
2006年
网络观教育的内涵:以科学的理论、观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运用、评价信息网络,并用以调节自己的网络行为。在当前应主要通过四条途径加强网络观教育: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贯彻网络观教育;加强法制和道德宣传,发挥现实社会制度、规范的教育功能;强化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网络的规范,重视网络用户的自我管理;加强网上宣传教育,营造先进的网络文化。
周卫红
弥合数字鸿沟 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7
2006年
在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技术—社会范式转型的时期,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对社会分化和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影响,应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一个深刻的层面或维度。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弥合数字鸿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魏钢
郭勤
周卫红
关键词:
信息网络技术
数字鸿沟
和谐社会
社会文化
意识形态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