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陆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法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PBL)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法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2007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大班为单位分为传统教学法、PBL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法。教学内容选择核医学教程相关的章节,以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及教师自评作为评价指标。结果:PBL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结论: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PBL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可以推广应用。
- 宋丽萍张欣周陆刘鹏
- 关键词:PBL教学法核医学比较影像学
- 应用GMPI评价AMI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
- 2010年
- 目的应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30例经典型临床表现、特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AM I的患者,首先完成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检查,然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根据GMPI所测静息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EF≥50%,15例;B组EF<50%,15例。在行介入治疗8 w后复查静态GMPI检查。结果 30例患者EDV、ESV及MASS在介入治疗8 w后明显降低。EF和CO介入治疗8 w后明显提高(P<0.01)。GMPI对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0/12)、90%(9/10)、87.5%(7/8)。A组介入治疗前后灌注减低节段的改善数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GMPI对AM 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M I心功能正常组与心功能异常组比较,介入治疗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明显改善。
- 宋丽萍张欣周陆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 肺灌注显像发现肺动脉栓塞1例报告
- 2007年
- 周陆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肺灌注显像医院诊断抗炎治疗自觉症状既往健康
- 唾液腺动态显像定量分析对原发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及评估病变程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唾液腺动态显像在原发干燥综合征(pSS)诊断及病变程度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11月在我科检查的pSS患者44例及28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常规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获得腮腺及颌下腺的动态显像图像,通过勾画腺体的感兴趣区(ROI),获得腮腺及颌下腺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AC)及功能指标:摄取指数(UR)、相对摄取率(S/T)、酸刺激后腺体排泄率(SR)、酸刺激后唾液腺放射性计数由高峰降至最低的时间(Tmin)、酸刺激后平均排泌速率(V)。分析pSS患者与健康者各项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44例pSS患者中,23例患者的动态显像图像及TAC表现为轻度受损(轻度受损组),21例表现为重度受损(重度受损组)。对照组、轻度受损组、重度受损组的腮腺、颌下腺的UR、S/T、SR、Tmin、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轻度受损组、重度受损组腮腺、颌下腺的UR、S/T、SR、V均低于对照组,而Tm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受损组比较,重度受损组患者腮腺、颌下腺的UR、S/T、SR、V均降低,而Tmin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腺动态显像显示pSS轻度受损者的唾液腺摄取及排泌功能较健康者降低,且重度受损者的唾液腺摄取及排泌功能亦较轻度受损者降低。故唾液腺动态显像对pSS的诊断及病变程度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向阳周陆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