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丽萍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视觉质量
  • 2篇内障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像差
  • 2篇晶状体
  • 2篇晶状体眼
  • 2篇白内障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波前
  • 2篇波前像差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眼科
  • 1篇眼液
  • 1篇散光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视功能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赵梅生
  • 4篇唐丽萍
  • 3篇韩嵩
  • 3篇宫贤惠
  • 2篇张辉
  • 1篇赫曼玲
  • 1篇宫贤慧
  • 1篇赵丽虹

传媒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食品与药品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晶状体眼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自然晶状体眼和4种不同材质人工晶状体眼的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分析不同晶状体眼视觉质量的差别。方法选取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期间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57只眼)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4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ALCON SN60AT,ALCON MZ60BD,AMO SENSAR AR40e和Canon-Staar AQ-310NV。对照组为自然晶状体眼10例(15只眼)。术后2个月回访病人,行对比敏感度和波前像差检查。结果在夜及夜+周边眩光条件下(中频区),自然眼组的对比敏感度明显优于手术组(P〈0.05),自然眼的球差明显低于SN60AT组或MZ60BD组或AQ-310NV组(P〈0.05),自然眼的球差与SENSAR AR40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60AT组的彗差明显大于MZ60BD组、SENSAR AR40e组及AQ-310NV组(P〈0.05)。结论自然眼的视觉质量明显优于人工晶状体眼。4组人工晶状体眼之间的视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宫贤惠赵梅生唐丽萍赵丽虹赫曼玲张辉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白内障超声乳化波前像差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的视觉质量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 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植入两种不同光学面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即非球面和球面IOL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分析人工晶状体光学面设计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3例(60眼)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试验组,21例,30眼)和球面型人工晶状体(对照组,22例,30眼)。术后第2个月回访患者,行医学验光、对比敏感度和波前像差检查。对所得的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 试验组的BCVA为5.00±0.09,对照组的BCVA为5.00±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4,P=0.801﹚。试验组在夜视、夜视加眩光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瞳孔直径5.0 mm状态下,试验组的球差、第四阶像差、第五阶像差、第六阶像差及总体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明显优于球面人工晶状体眼。
宫贤惠唐丽萍韩嵩张辉赵梅生
关键词:非球面波前像差
透明质酸钠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韩嵩赵梅生宫贤慧唐丽萍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生物学特性物理特性眼科滴眼液
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上方11点方位透明角膜切口,研究组按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做角膜切口,分别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回访患者,行医学验光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后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两组患者之间矫正球镜后最佳视力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周对照组角膜散光度明显大于研究组角膜散光度(P<0.05),对照组术后第1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大于术后第3个月角膜散光度(P<0.05),研究组术后第1周角膜散光度明显大于术前及术后第3个月(P<0.05),术后第1个月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第3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角膜地形图的角膜散光轴向选择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散光影响小,早期可获得较好视功能。
宫贤惠赵梅生唐丽萍韩嵩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散光视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